為什麼不少城鄉居民在交養老保險時會交低檔的而不交高檔的?應該如何選擇?

好運165843037


人都喜歡玩躲貓貓的遊戲,都喜歡耍小聰明。

在達到退休年齡領取養老金的時候,繳納職工社保的人領取的養老金最多,下來便是城鄉居民人員,領取的養老金較少,他們領的少就會抱怨為什麼別人領的多而我領的少。

無論是繳納哪一種社保,養老金施行的都是“長繳多得,多繳多得”,職工的社保因為有單位控制,所以員工很難自己做主,所以一般不存在就低原則,而城鄉居民繳納的社保是個人去社保局辦理,可以選擇繳費的檔次,一般會根據經濟能力選擇繳費的檔次,大家都是能少交就少交,所以能選擇低檔的一定不選擇高檔的。

一是因為從自己腰包拿錢給別人給誰都不願意,二是他們確實不懂得多繳多得的原則,他們會以為只要繳納了費用,到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都是一樣的,結果到了退休後才發現差異,這個時候已經無濟於事,悔之晚矣了。

所以退休後想要領取高一點養老金的人都會選擇繳納的稍微高檔一些的,經濟能力弱或者不懂養老金領取原則的人都會選擇低檔,從而導致將來領取的養老金少。

希望繳納城鄉居民社保的同學看到後能明白這個原理,繳納時以自己的實際情況為準,否則一味選擇最低的檔次到時候養老金幾乎不夠養老哦!


筆記簿杏豆


很多城鄉居民選擇繳納低檔養老保險,而不是高檔,一是因為沒錢,交不起高檔,二是有錢,但是因為不理解,不相信多拿養老金,沒動力交高檔。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城鄉居民可以自願參加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有著不同的繳費檔次,各地標準有高有低,全國最低的繳費檔次是每年只需繳納100元,高檔的則有兩三千元,一線城市最高檔達到9000元,比如北京。

之所以很多城鄉居民寧願每年繳納一兩百塊錢,而不是選擇繳納幾千元,原因主要有兩大方面:

一是經濟條件不好,沒錢,交不起高檔的養老保險。

這種人就屬於想交高檔養老保險但交不起,雖然她知道高檔養老保險以後的養老金更多,但是目前經濟條件和能力有限,無力承擔高檔的養老保險繳費,所以只能選擇低檔的養老保險。

這是屬於心有餘而力不足,沒有能力繳納比較高的養老保險繳費檔次。

二是對居民養老保險,很多人雖然有錢,但不知道、不相信養老金是多繳多得。

根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制度設計,參加繳費是有政府繳費補貼的,繳費檔次越高,政府補貼就越高,最低是30元。

但是很多人不瞭解不知道,他們心裡也不相信養老金可以多繳多得。

這就導致很多城鄉居民手裡有足夠的錢,可以選擇高檔養老保險繳費,以後多領取養老金,但他們沒理解,沒動力繳納高檔。

這就需要當地政府多管齊下,通過多種措施來促進城鄉居民來提高自己的繳費檔次。

一是提高居民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檔次,2019年開始,很多地方將居民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檔次從每年100元提高到了200元。

2,要多多宣傳,向居民講清楚養老金是多繳多得,讓他們瞭解和相信

比如像河北省就推出了這種居民養老保險的養老金待遇計算表,你選擇什麼樣的繳費檔次,以後能拿到多少養老金,一目瞭然。



根據測算表可以清楚的知道,繳費15年,選擇每年繳納100元以後養老金只有122元,每年繳費3000元,以後養老金有441元,高低立現,十分清楚。


這有利於讓他們有比較穩定的預期,有利於促進他們更加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選擇高繳費。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


思之想之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對問題看法是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群收入不高,以最少的錢能得到國家的基礎養老金何樂而不為呢?經過我反覆計算,繳費最少的回本時間是最短的,意味著拿回成本以後,就可以賺國家的錢了。但是個人賬戶養老金佔比卻不高,意味著自己養老金僅僅比基礎養老金高一點點,以後養老得不到保障。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領取待遇由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礎養老金中央確定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2018年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為每人每月88元。個人賬戶養老金,年滿60週歲,並且繳費滿15年,自己個人賬戶儲蓄額(包括個人繳費、政府補貼與銀行利息)除以139個月(計發月數)。

目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高是上海1010元,北京800元,天津307元,江蘇148元,廣東170元,海南178元,河南103元,黑龍江90元等等。

我們以河南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標準,做一個表格繳費15年,60週歲以後多少年收回自己繳費的錢。

通過表格計算得出繳費越低,收回自己繳費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用,時間越少,每高一個檔次,收回自己繳納的錢時間就會多幾個月,繳費最低檔200元1.8年就收回成本了,而繳費5000元需要7.8年收回自己的繳納的保險費,到68歲開始賺國家的錢。

其實像經濟發達的北京上海,北京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標準是1000元到9000元,上海是500元到5300元,基礎養老金越高最低繳費標準也越高,但是這兩城市繳費最低檔拿回自己繳納的保險費,時間更短,粗略計算一下半年就回本了。要是我是北京上海戶口毫不猶豫直接最高檔,反正不虧本。

其實是繳費越多與繳費最低檔拿到手的差距沒有拉開距離,繳費高一檔養老錢也沒有多多少,反而繳費還多了,話說你有腦袋瓜子,中國老百姓腦袋就笨嗎?誰都會算算經濟帳,再說了除了北京上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幾十上百塊錢增長,網友們真沒有看到那個地方有這樣的魄力,這樣的財力普惠老百姓。

建議有關部門,可以按比例增加基礎養老金,繳費高檔次的可以提高基礎養老金,這樣繳費的老百姓才有積極性。提高對繳費高檔次補貼標準,看到內蒙古自治區繳費7000元,補貼100元,我就想說內蒙古的漢子們能繳費高檔次嗎?例如10%補貼標準,繳費7000元,補貼700元,那肯定有吸引力。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裡錢進行資本運作,例如像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國家實行記賬利率,記賬利率高達7-8%,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實行的是三年銀行定期利率目前給的是2.75%。

無論繳費多少,個人賬戶裡的錢收益甚少,不能拉開與繳費低檔的差距。拉不開差距,意味著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是一句空話!

總結:目前農村養老保險從2009年開始,2012實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2014年兩個保險合併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這樣算下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目前已經十一年了,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從1992開始,目前已經28年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也在不停的改革中成長,相信在未來十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會迎來更大的改革,如果到時自己繳費少了,像我上文說的,國家實行記賬利率,那就虧大了,繳費越多越划算,到時個人賬戶裡的錢也會越來越多,不會側重於國家基礎養老金,那到那時候,多繳多得,長繳多得不再是一句空話。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文子說社保


我們當地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在2012年7月1日啟動的,當時已滿60週歲以上的城鄉居民破天荒領取到了第一筆養老金。按規定,16週歲以上,不滿60週歲的城鄉居民,凡未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都應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當時,縣政府給下達的任務目標是參保率要達到95%以上。

作為名社保工作人員,本以為任務很好完成,因為政策實在太寬鬆、太實惠了,100元至1000元、1500元、3000元十三個繳費檔次隨便選,個人繳費全部計入個人帳戶,還可以繼承。這樣只掙不賠的買賣上哪兒找去,老百姓太容易接受了吧。

但參保繳費工作卻出乎意料,老百姓根本不積極,不得已各鄉鎮普採取了是說服動員、不參不行的帶有強迫意味的措施。

那麼城鄉居民為什麼選擇低檔繳費呢?

經過近幾年的實踐,我感覺到,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宣傳不到位。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收繳有階段性,各地大體上都是在每年的7月至10月,這個時間段,大部分城鄉居民外出打工不在家,家裡留守的盡是些老弱病殘疾人員,這個時候你就是天天廣播,天天進村入戶,能有多大效果?而我們的保險費收繳又是一陣風,10月底一過,再沒人關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了,所以宣傳還有好多死角,有相當一部分城鄉居民還沒有充分認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的好處,繳低檔次是為了完成任務,為了應付,甚至有點迫不得已。

二是城鄉居民的收入普遍低。

城鄉居民面臨著諸多壓力,子女教育、健康醫療、房貸等等讓他們生活艱辛。打工不固定,種地不掙錢,錢來的不易,他們花的時候也很小心,能省點就省點。

三是年齡小的不接受。

基本上35歲以下的,每年繳100元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也就是為了應付,都期盼有了固定職業或經濟條件寬裕了,繳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沒有過多的考慮如何選擇檔次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四是待遇偏低,沒有吸引力。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養老金普遍不高,大多數地方每月只有100多元,單靠養老金維持不了年老後的基本生活,沒有吸引力。

如何選擇檔次繳費呢?

其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比職工養老保險政策抗風險度高,更優惠。職工養老保險自己繳費的話,如果未到退休年齡就身故的,將來只退個人賬戶部分,大部分將留給統籌基金,也就是說有大部分錢就白繳了。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全部劃入個人賬戶,可繼承,還可享受政府繳費補貼,既無風險,更優惠。

所以,在沒有任何風險的情況下,一定要選擇最高檔次繳費,繳得多,政府補貼也多,將來的養老金就多。


溫馨社保


為什麼不少城鄉居民在交養老保險時會交低檔的而不交高檔的?應該如何選擇?

您說的問題確實存在。

城鄉居民社會保險是新型農村保險與城鎮居民社會保險的統稱。我就拿其中的新農保來舉例說明吧。


1、新農保在絕大多部地區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參保的。舉個例子說,假如一個戶口上有五口只,那麼這五口人選擇當地最高檔1000元,那麼就是5000元/年,要知道,這還僅是養老保險的費用,還沒算上醫療保險呢。對於一般家庭而言,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寧願選擇低檔。

2、由於政策執行的不十分理想,有些家庭明明有人外出打工,在外省已經交納了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向村裡提供了在外地繳費的證明,可是村裡仍然要求必須交納,否則全家都無法繳費。這種重複繳費,但卻無法重複享受待遇,等於交了也白交,你還會選擇交高檔麼?

3、由於新農保中的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佔養老金的比重較小,更多的來源於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來源於政/府補助,不論選擇高檔還是低檔交費,基礎養老金是一樣的,只要繳了就給的。所以,大多數人也只願意選擇低檔交費。

其實,還有很多細節上的問題,就不一一列舉了,就以上的原因,就讓人選擇的時候,寧願選擇低檔而非高檔了。


老王觀職場


老百姓的智慧才是真的聰明,進行低檔繳費的選擇道理很明顯!主要在於被社會統籌之後,多交的部分不一定用到自己身上,那麼還何苦交高檔呢?企業負擔也加大了,自己的收入也少了許多,未來還拿不到很多錢,三者算下來,是不是非常不划算?

很多“專家”沒有詳盡算賬,下的結論是太簡單粗暴

很多“專家”不算經濟賬,只是簡單的回答:養老保險費繳納的高低直接影響退休時養老金的多少,繳得高將來領取的養老金就高。這誰不知道!但是算算賬,發現就是交低檔好過交高檔。

在很多有單位繳納社保的情況下,很多單位為員工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繳納養老保險,當然企業單位的這種做法是不對的,但是也有苦衷,也有還利給員工的想法,讓大家每個月可以到手工資更多些。

假如是靈活用工者,是沒有有單位,需要自己繳納社保的,那更要選擇低檔了。否則交錢多,養老金少,你繳納的錢都被社會統籌給其他人了,自己反而變成了吃虧的。

總結:小心“專家”的話,自己算算賬,選擇哪個檔位來繳納是最划算的。

來看看養老金計算公式,就會發現社會統籌的奧秘,你被統籌了嗎?

我國退休後,養老金的計算公式: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其中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最高為300%,最低為60%,那麼指數在0.6-3之間)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是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由社保部門公佈,其中大致計算方法是=(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12(一年12月)

3.通過公式分析,得到養老金的內涵規則是:

確實養老保險實行的是“多繳多得”的原則,就是繳得越多,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

但是基礎養老金就是社會統籌發揮作用的部門,這才是養老金的大頭,主管部門通過全省月平均工資,來進行調節,如果你在此指標之下,那就可以多拿到養老金,如果在之上,那就被統籌了。

總結:社會養老金制度不可能做到完全的誰繳納誰受惠,最終是需要平衡的,這叫社保的相對公平性。

來個案例分析,算算經濟賬,就明白被統籌了多少了

設定一個案例,按照最低繳費基數和按照實際工資為繳費基數,在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金額相差多少?差距有多大?其中繳納額差多少?

張三在江蘇工作,工資6000元,公佈的月平均工資為4862元。假設繳費15年,單位繳納19%,個人繳納8%,60歲退休,公佈的計發月數為139。

1.張三按照最低繳費基數60%繳納養老保險,那麼繳費基數=4862×60%=2917.2元。

單位和張三,一共每月繳納養老保險=(19%+8%)×2917.2=787.64元;

每年要繳納養老保險費9451元。

基礎養老金=(4862+2917.2)÷2×15×1%=583.44元;

個人賬戶儲存額=2917.2×8%×12(月)×15=42007.68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42007.68÷139=302.21元;

每個月領取養老金=583.44+302.21=885.65元;

每年領取養老金總額=885.65×12=10627.8元。

2.張三按照實際工資繳納養老保險,那麼繳費基數=6000元

單位和張三,一共每月繳納養老保險=(19%+8%)×6000=1620元;

每年要繳納養老保險費19,440元。

基礎養老金==(4862+6000)÷2×15×1%=814.65元;

個人賬戶儲存額=6000×8%×12(月)×15=864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86400÷139=621.58元;

每個月領取養老金=814.65+621.58=1436.23元;

每年領取養老金總額=1436.23×12=17234.8元。

3.做個對比,我們會發現:

  • 兩者養老金,每個月差550元,一年下來養老金相差了6607元,差距還是非常大。

  • 但是每月繳納額,發現差832元,一年下來繳納額差距9988元,差距也是非常大。

  • 兩者一對比,發現現在繳納額度高,未來還完全沒有拿回來,差距大約在1/3,是不是吃虧了。

  • 在此情況下,還沒有算這15年的利息增長和再投資獲利數,如果算上,差距更大。

  • 這是在有單位繳納19%的情況下計算的,如果是自己全額繳納(自由職業),那不是更虧了?

結論:如果單位願意將少交基數部門,折現成工資,交付員工,那麼當然按照低檔次繳納划算了!但是按照社保條例,其實企業這樣做是違規的。也是因為社保也算過賬,如果不進行查處,其實最終都會選擇在低位繳納。

養老保險,確實是一種老年最靠譜的保障,但是如果目前職工工資不高,連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無法實現,那麼少繳或者不繳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經濟狀況還可以,企業也配合,都拿到自己手中,那麼少繳也划算。當然其他方面,如果能多繳還是多繳,這樣退休生活會更好一些。

現在國家社保改革,就是將繳費基數降低下,給企業也鬆鬆綁,讓國家多出點,個人多繳納點。這才是未來三贏的局面把。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跟隨德先生得到最簡單的答案和最實用的解決之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


勻楓財技大兜底


樓主您好,為什麼不少城鄉居民在交養老保險時會交低檔而不交高檔的呢?應如何選擇?這個問題首先,交低檔的就意味著你的繳費總額相對來說比較少,那麼你今後辦理退休享受到的養老金待遇也是比較少的。如果說你選擇一個較高的檔次來繳納這個社保待遇,那麼你所獲得的養老金待遇也是比較高的。

但是無論你選擇低檔繳費,還是選擇高檔繳費,累計繳費年限都是能夠正常計算的,在累計繳費年限達到15週年以上,那麼就可以正常的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的待遇。所以很多人選擇低檔消費也是為了湊夠這樣的一個累計繳費年限,又要讓自己的一個繳費壓力最小化,所以說選擇一個最低檔繳費。

但畢竟最低檔繳費,所獲得的退休金待遇相對來說也是一個最低水平。那麼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養老金待遇,比如說自己退休以後想要獲得一個較高的養老金待遇,那麼只能夠在自己的這個繳費檔次,還有就是累計參保年限上做文章,只有通過較高的一個繳費檔次和較長的一個累計繳費年限,才能夠讓自己獲得一個較高的養老金待遇。


社保小達人


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時,選擇低檔次而不選擇高檔次,你會錯過什麼待遇?

現在不少城鄉居民在參加養老保險的時候,往往選擇最低檔次繳費。最低檔次繳費是多少呢?100元一年。當然各個地方並不相同,有的地方是200元,有的地方是1000元。很多參保居民覺得錢還是放自己手裡實在,又不虧本,是這樣嗎?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什麼?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2014年國家合併了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新農村養老保險,而建立的統一城鄉的養老保險新體制。

它的建立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沒有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個人有也有一份養老金待遇。我們要建立一個覆蓋全民的養老保險大體系。

2018年,被納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數已經達到了9.4億,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是4.19億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人數是5.24億人。


繳費檔次低的會失去什麼?

養老保險的基本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是這樣的,每年繳費100元檔次,待遇會是最低的。而且很多國家的福利政策,也不能夠享受得到。

第一,參保補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跟職工養老保險並不一樣,個人繳費國家是有補貼的。比如個人按照100元檔次繳費,國家補貼30元,進入個人賬戶裡的錢數不是100元,而是130元。未來計算養老金的時候,我們就會按照相應的個人賬戶餘額計算。

國家補貼的標準是繳費檔次越高,補貼越高。一般補貼檔次是30元到100元,但是一些省市將有關檔次提高至300多元。比如寧夏自治區按照30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320元,河南省按照50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340元,上海市按照33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575元。

第二,養老保險穩定、增值快。其實我們大多數人的理財方式都是將這筆錢存銀行。目前的銀行利率也就在3%~4%之間。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收益,也是有政府統一運作的,普遍在4%~5%以上。

國家正在推動各地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委託中央財政代管。2017年中央財政代管的基金收益是5.3%,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受委託管理的養老保險基金收益是5.23%。目前,委託中央代管的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已經到位9000多億元。

實際上,存在自己手裡最大的問題是管不住自己,很有可能會拿去用掉。這樣就攢不到養老金了。

第三,養老金待遇。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待遇,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待遇。

基礎養老金是國家全額補貼的待遇。全國最低基礎養老金標準是88元每月,各個地方會在中國家標準基礎之上進行額外補貼。不過受各地財力的影響很大。黑龍江省只有90元每月;河南、湖南、湖北、吉林、雲南是103元每月;北京市達到了800元每月,而上海市則是1010元每月。基礎養老金基本上人人相同,全國普遍的標準在100~120元之間。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它是關係參保人退休待遇高低的決定性因素。

很多人說參保居民每月領取500元的養老金就可以滿足了,但是僅憑每年100元的繳費是做不到的。想領取500元的養老金,差不多退休60歲的時候個人賬戶要有5.6萬元,這樣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是400元,再加上100元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就能領取500元了。

差不多按照2500元檔次繳費,15年就可以領取這樣的養老金待遇。畢竟人生的勞動力階段有30到40年,相信絕大多數人是可以做到的。

個人賬戶養老金待遇一個最大的好處是:如果我們去世的早,個人賬戶的餘額是家人可以繼承的,也就不存在虧本的可能。如果我們比較長壽,將個人賬戶的餘額領取完畢了,國家也不會降低我們的退休待遇,會有國家補貼個人賬戶養老金,保證我們的待遇不變。一般活到75歲以後,都能夠享受到這樣的國家待遇了。

結論

所以,按照較高檔次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非常有好處的。

不過關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應對重大疾病和變故不強的問題,還是希望國家能夠創新方法允許在參保人群在迫切的時候提取個人賬戶的部分餘額,以做應急使用。這樣大家參保時可能會更放心,積極性也會更高。


暖心人社


雖然這個問題回答的人比較多,我還是想說說自己的觀點。不少人之所以會選擇交低檔而不交高檔,主要還是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認識不足造成的。

第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建立的背景概況。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從2014年才開始建立起來的,2014年國務院出臺了《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即國發(2014)8號文件,將原來農村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合併,建立新的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對象為沒有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其他城鄉居民。那為什麼有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了還要建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呢?這主要是根據社保法關於“廣覆蓋、多層次”的要求建立的。雖然現在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已經允許沒有工作的城鄉居民參保,但是由於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比較高,養老金的計算方式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不同,對於部分無工作、無就業的人員的參保繳費比較困難,達不到“廣覆蓋”的要求,所以就需要設計一種讓絕大多數人都能參保的養老保險制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最低每年繳費100元,這是絕大多數人都能交得起的,這就能夠達到“廣覆蓋”的目標。

第二,城鄉居民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認知度不足。

很多農民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認知度、理解度是非常有限的,大多數都是在村社幹部的動員下不情願繳納的,由於村社幹部都是熟人、朋友甚至是親戚,所以如果拒絕了面子上過不去。村社幹部在動員時,也不是從政策的角度,從多繳多得你,長繳長得角度去宣傳,而是從支持、幫忙的角度去宣傳,這樣即使大家有一千個不願意,但是看在村社幹部的面子上,才勉強同意按照最低標準去繳納。加之由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到現在為止推廣宣傳只有不到五年的時間,基本上還沒有按照正常的繳費年限達到15年而辦理退休的人員,大家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感受還不深,認知度是比較差的。如果同一個村的人,有幾個已經按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拿到比較高的待遇的人來做示範,那麼我想大多數人都願意選擇按照高檔標準去繳納。

第三,按照最低繳費和最高繳費的養老金計算。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我採取舉例計算的方式,通過最低繳費和最高繳費來幫助大家進一步認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否划算。假如按照最低每年繳費100元,2019年辦理退休,繳費15年個人賬戶為1500元,國家每年補助30元,15年為450元,國家補助和個人繳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那麼繳費15年個人賬戶資金餘額為1950元。都是按照60歲來領取基本養老金。養老金分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為2019年全國大多數地方在120元左右,我們這裡按照120元來計算,這是由財政全額髮放的,只要繳費滿15年,達到法定的領取年齡都有,不分繳費檔次高低都是一樣的;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是由個人賬戶餘額除以139個月,那麼按照每年100元繳費的,個人賬戶累計金額為1950元除以139個月,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為14元,每月個人領取的基本養老金為134元,每年為1608元,也就是說如果按照每年繳費100元來計算,不到一年時間就把自己全部繳納15年的1500元全部收回,以後都是白領淨賺的。如果按照最高標準來繳費,每人每年繳費2000元,政府補助140元,繳費15年個人賬戶資金餘額為32100元,除以139個月,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為231元,加上基礎養老金的120元,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為351元,每年為4212元,需要將近8年才能收回自己繳納的費用。

第四,通過舉例計算,原來按照最低繳費的原因在這裡。

根據上面的分析,如果按照每年繳費100元,繳費15年每月的養老金為134元,一年為1608元,不到一年就可以收回自己繳納的成本;而按照每年繳納2000元來計算,每月養老金為231元,一年為4212元,需要將近8年才能收回成本。從投資的回收期來分析,無疑按照最低每年繳費100元是最划算的,因為賺取的是什麼錢呢?國家發放的基礎養老金部分。因為這個基礎養老金是不分繳費檔次高低都是一樣的,所以造成繳費檔次越高,回收本金的週期就更長,從投資回報的角度來看,按照高檔繳費的確不划算;但是如果從每月領取養老金高低的角度來分析,繳費越高養老金水平就會越高,畢竟投入和產出始終是成正比的。我們需要的是養老金來養老,按照每年繳納100元,每月領取的134元顯然是達不到養老的目的,還是那句話說得好“多繳多得、長繳長得”,不來的付出哪來的收穫呢?


幫兄愛唱歌


交100和交1000差距不大,當然交100,你看1000多交IO倍還不是和交100差不多,應該多給點獎勵,才會有人多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