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山西澤州大東溝農村下鄉生活見聞印象(9-12)


上世紀90年代山西澤州大東溝農村下鄉生活見聞印象(9-12)

之九 冬日的春的孕育

  

    這時節的天氣已有些暖意,雖還帶著春寒,然而人們的形色和衣衫早已褪去冬季的瑟瑟,“冬春之季解決問題”,冬天已經過去,春天自然不會遠了。

  

    偶而,我到外面散步,眼見些熟悉的風景,新舊的院落,車輛與行人,還有一組組瘦削的樹木,感慨是不如當初的泉湧了,況且農村所孕育的矇昧遠比其樸實浩瀚,我自己姑且不說,父母和身邊的人就經常陷入在太多撲朔的心理糾紛之中,遠離了那個環境,我可以講出這樣的束縛,自顧的行走,但他們尚需在那樣的土壤裡徘徊,老去。

  

    

上世紀90年代山西澤州大東溝農村下鄉生活見聞印象(9-12)

常常想起清財工作的一些事情,對結局便迷離起來,生些百無聊賴的心緒,當忽然在一處枯葉覆蓋的土地邊緣發現擠出的綠意,幾小株野草的時候,我的心靈為之一動,頓時又感受到了陽光的和煦,一種浪漫主義的激情,也在瞬間襲遍全身,我想詩意誕生了,因為這大概就是春天的希望。

  

    我們春節之後的進駐田莊,是在悼念完一個偉人逝世之後,村裡的景緻我們很見熟稔,因為從陽光到人,我們都感受到了一種“親切“,地面的凍土正在消融,踩上去綿軟舒適,背陰的地方,積雪融化,呈現出泥濘的景象。

  

    氣氛並不似剛來時那般劍拔弩張,廟門口換了紅紙黑字的對聯,以廉政愛民為主題,住房和廟宇一如往常,鐵爐火燃著,不過改為燒煤。

  


上世紀90年代山西澤州大東溝農村下鄉生活見聞印象(9-12)

之十 野地野菜

    外面的空氣明媚了許多,接近春暖花開的日子,一切顯得溫和起來,地裡返春的麥苗油黑的一片在彼伏的四面環繞,走往田間的路雖然坑凹不平,但我們的心情仍是很舒適,工作比較順利。陳隊長心情很好,特地和村長借了一個花籃兩把小鏟去麥田裡挖麥蘭草,想在農村吃頓野餐。這個活由我陪同,順便到村中走訪一下,瞭解百姓對工作組工作的看法。

    我們的目標是先往工作難推的焦點,豬廠走去,這幾十萬元的建築閒置不用,在大家都是一個疑團。

    一路見了些房屋和零星的人,還有村邊那磨面的騾子,大家的臉色裡彷彿都帶了春天的松馳,除卻田地裡烏黑的柿樹幹不見泛青之外,附近高低的土塄上拱出了許多野味的草,有盛開的黃蕾傘、火山黃的薄公英,這些,是些新的生命和新的開始,我們沿途又看了幾個正在開挖的小礦洞,外地的民工吃力地拖拉著破舊的鐵皮車,不時向幽深的井底喊話,然後將騰空的鐵筐放進井裡,用繩子吊下去。這近乎原始的採礦,在此地成為一大風景,外地的民工們包攬了這些重累的活,拿著微薄的工資,聊以度日,但人們掠奪性的開採卻有力地滋養了吞吐著濃煙和巨大轟鳴的一座座小高爐,小高爐的林立誠然為不少人們積累了鈔票,但卻無情而又無知地殘害了他們生存的土地。這是一種“吃祖宗糧,斷子孫路”的做法,但人們似乎顧不了許多,對於環境,人們並未有太深層次的意識。

    豬廠就在一些小礦洞的附近,兩排幾十間的平房疲乏地盤踞在一塊諾大的平地上,外邊用舊木板釘成簡易的大門,從門縫中往裡看,可見些堆放的舊物和空曠,象一個停車廠。

    “院子挺大”,陳隊長說,“一個現代化的豬廠嚇得豬都不敢進去了”。

    

上世紀90年代山西澤州大東溝農村下鄉生活見聞印象(9-12)

順路看一眼豬廠並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所持的籃和鏟證明我們的心思在於野菜,陳隊長這年輕的幹部忽發奇想,要再現一下童年,或尋回些舊的記憶,同時也讓城裡的隊員們品嚐一下自己挖的野菜。

    我們愈往上走,地勢愈高,眼界也自然的拓寬了,麥苗正在返青的季節,起伏的田野迴盪著起落的綠意,夾著山風,沐著遠山的薄霧,我覓出了自然之中的明媚,儘管她正受著她的臣民們的汙染,自然對於她臣民們的無知,應該是寬容的,但這種寬容並不是無止境的,噩運的種子也會生根發芽,並且茁壯成長。

    

我們找了一塊疏於修葺的麥地,麥蘭草自然容易尋到,也便很快豐盛了籃子。


陳隊長自己將野菜摘淨,快完成的時候,我們才發現,便幫著一起做,當它成為一道菜盛在一個大鋁盆中的時候,大家都品嚐了品嚐,說味道不錯,只是略帶些苦味,因是隊長親自做的菜,數量不多,所以很快也就消耗完了。

    


上世紀90年代山西澤州大東溝農村下鄉生活見聞印象(9-12)

之十一 晚上的會議

    

    八點鐘開會,事實上群眾逐漸的、紛紛的來齊,有年老的也就不來了,晚上的會議有市、縣、鎮裡的人員參加,卻又適逢停電,村幹部忙供應了蠟燭,昏黃的燭光映照下,渲染出一幅大會前的氣勢。

    還是主持工作的市、縣、鎮人員坐在正中的大桌子前,田莊的幹部、村民躺的、靠的、站的、蹲的,擠在屋子的四角,一時,煙氣氤氳, 人聲壓抑下的沸揚,陳隊長和縣、鎮的人在沉默中翻看文件、資料,百姓則在門口關注事態的發展,偶而有一兩個女人,抱著小孩,來掃了一眼又迅速離去,大有聚義廳之勢,而在座的都是各路豪傑。

    “咳”,縣主持群眾工作的李局長清了清嗓。

    

上世紀90年代山西澤州大東溝農村下鄉生活見聞印象(9-12)

人們馬上靜了下來,或者人們自覺的互相維持秩序,年輕的村民坐好了些,年老的村民仍舊眯縫著眼,怠惰的保持原有躺靠的姿勢,靜觀下文。

    “今天的工作是這麼安排的,首先由市工作組作出表態、發言,而後群眾工作組提出問題,由村委回答,第三,市裡作出總結,第四,縣、鎮領導作出指示,這是關鍵的一次大會,大家一定要暢所欲言,把問題解決,另外,我給大家提個小小的建議,田莊的小麥已明顯的有了蟲害,這不”,李局長從桌上拿出一個本,翻開一頁,裡面覆蓋一片片死去的小蟲子的屍體,“這是紅蜘蛛,數量已完全超過標準,我們還得想辦法,根除蟲害,保證今年小麥豐收”,下面由張局長講話。

    人們馬上有人仰起頭來看,或者竊竊私語,大有驚訝之色。

    會議在毫無掌聲中進行,半中間的時候,來了電,人們眼前一亮,但迅即又黯淡了下去,講話、答覆、作報告,有人已打起了鼾聲。

    臨近一點的時候,會議有了了結,張局長問大家還有什麼事沒有,人們沒有什麼言語,“那麼,散會吧”,張說。


上世紀90年代山西澤州大東溝農村下鄉生活見聞印象(9-12)

之十二 一些思考

    之後,我們的工作組也就似完非完的懸著,但隊員們已打斷了去田莊的念頭,張局長在回來後,又出國去學習,事情就擱著,聽說還有一次全市的總結表彰大會,大家就若有若無的等著,各自回去搞自己的工作,還有領取下鄉的一些補貼。

    

上世紀90年代山西澤州大東溝農村下鄉生活見聞印象(9-12)

所謂的工作組,不過是些只能治表不能治根的表面做法,癥結在於農村具體制度不清,農村幹部隊伍素質低下,那麼工作推進效果也不佳,結果也還是從土生土長的本村尋找,而素質是不可能在短期內提高,作為領導方面,為安撫百姓,不得不做一些表面的安撫工作,而百姓自身,若不圖自強,一味依靠有好的領導,則求生求富之路是萬萬行不通的,故我們的百姓應該切實認清一個靠自身努力拼搏的道理,富了為求智,智了為求富,治窮治愚,只要自我先強,則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也就會爆出巨大 的合力,強盛起來。

    

上世紀90年代山西澤州大東溝農村下鄉生活見聞印象(9-12)

作者簡介:旅行歲月小記,用心靈感悟記錄人生的實際和心靈的旅程。勵志語錄,進則兼濟天下,退則獨善其身。曾經在紙媒發表散文、詩歌、論文多篇。歡迎交流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