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恐慌的往往不是真相,而是真相的缺席

健康傳播的透明公開普遍被認為能幫助公眾正確認知公共衛生事件,遏制謠言或錯誤信息的流傳,避免社會恐慌,建立切實可行的防範機制(孫旭培,王勇,2004;王卉,2009) 。

造成恐慌的往往不是真相,而是真相的缺席


正如白巖松所說,信息公開是最好的疫苗。

與SARS相比,這次對新冠病毒的信息公開已有進步,但仍有一些重要的信息缺乏官方及時權威的認證,不利於揭示覆雜的真相,引起了諸多猜測和懷疑,有損相關部門的公信力。

造成恐慌的往往不是真相,而是真相的缺席


如武漢本地早期對疫情的報道都以“穩定大局”為主,未能提起人們足夠的注意,一定程度加劇了病毒擴散的風險;再如針對“某些科學家對於病毒的研究轉化成學術成果早於對公眾進行預警”,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因缺乏態度明確、權威可信的官方回應導致了輿論場的割裂。

造成恐慌的往往不是真相,而是真相的缺席


因此,營造更加公開透明的信息環境,不僅能降低人們對未知的不安和恐懼,更能讓媒體迅速反應,方便尋找應對之策,為民眾提供建設性意見,進行心理疏導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