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人物老子:缺少科學性的執著,也是一種迷信

驚蟄過後,我居住的小城裡,如期而至地下了一天一夜的春雨,但沒有聽到春雷聲。於是,我飄忽的遙想起“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語出漢代樂府《上邪》)”

讀過中文系的同學,對這首愛情的詩及誓言,大抵還是熟悉的,沒有讀過的對“冬雷震震,夏雨雪”也會有點印象。六月飛雪——竇娥冤。實際生活中,我們也不可能遇上“冬雷震震”,這不過是詩中反映女子“想與有情人相知,長命無絕衰”向上天發誓時的痴情話。長江水可能因為一人愛戀而斷流?


史記人物老子:缺少科學性的執著,也是一種迷信

水面更不可能浮起秤錘,白日見星辰,北斗回南面。這在我們現實的地球世界中,很難發生。就當前的空間裡,人與物都依著自己的本性發生、發展、運行或活動,日月經天過,江河行地流,春日花盛開,秋天葉飄落。這就是地球自然事物的本性和規律。

宇宙也有本性和自然規律,只是還有許許多多的規律目前人類沒有發現。為此,從法天地的角度出發,人類的管理者若想用強力來治理天下民眾,是很難達到他自己的目的,結局也必定事與願違。

史記人物老子:缺少科學性的執著,也是一種迷信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第29章) ”天下,神聖又神秘,能憑軍隊武力強力奪之,卻無法用強力來治理他,憑藉強力有為來控制它。劉邦既悟得也實踐過。陸賈經常在人面前談到《詩書》。劉邦卻十分反感,說:“乃公居馬上得之。安事《詩》《書》!”陸賈不服氣說:“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見《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還有,1961年朴正熙軍事政變奪得高位入住青瓦臺,一十八年進行軍政統治,最後落得被刺殺,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就是有意控制天下民眾,反而反了天下,“為”之得之敗,“執”之得之失。

史記人物老子:缺少科學性的執著,也是一種迷信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違背大自然規律,招致大自然的報復,抗拒世界發展潮流和歷史走向,也會遭到歷史的報應,違抗了民心與民眾意志終究會被民眾推翻。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唐代黃巢《題菊花》)”好在這傢伙沒有做成“青帝”,不然,歷史真要個陰陽倒錯春秋不分,從此金秋見不到金菊了。武則天讓洛陽牡丹冬天開放,那畢竟是傳說,但主觀願望要蠻橫破壞扭曲生物本性的作法,結果當然不會像文學作品表達那種新奇有味。


史記人物老子:缺少科學性的執著,也是一種迷信

強行讓所有的花在春天開放會破壞生態,強行讓各行各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樣也是如此。過度干預經濟上的規律,不是越多越好,只有因勢順利進行變革,才能“因勢就導,順而不施”。

“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在基本制度和公德制約下,豐富多彩、參差多態的體驗自然,親近自然,才是人內心的真實情態。不妄為、戒偏執、去私智,人得其志而不干預,自然水流花開而不矯枉。所以,作為集團、公司、單位的高層管理者們,在疫情還在繼續的情形下,你是不是試著去除極端的、過多的、過度的指標與措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