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必要過度防疫嗎?過度防疫對人們的心理影響大嗎?

無線傳感及工業物聯


沒有必要,因為你已經說了這是“過度”防疫。

與其說過度防疫對對人們心理影響大,倒不如說人們的心理對如何適度防疫影響更大。勒龐寫了一本《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這本書放到現在都還是有很強的借鑑意義。另外我們也可以看看前蘇聯學者卡拉穆爾扎的《論意識操縱》,相信心理層面會因此擁有一些保護層,教人們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應激反應,特別是在危急時分。當然從我本人的領域,我更注重心理韌性這塊,或者稱為“最佳表現心理學”,歡迎關注~



心理韌性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您說的“過渡防疫”是從哪裡來的?對比新加坡和韓國、日本?新冠的傳染性非常強,不戴口罩排排站十幾秒鐘,就可以遷移到新的宿主身上。新聞裡,很多人都看到過。一位老年男性因為沒有戴口罩買菜時,遇到同攤位的一位新冠病毒攜帶者。然後孽緣就此展開……它侵犯人體之後,很快在身體裡複製。尤其攻擊五大臟器的肺臟,製造了一個個類溺水窒息的死亡事件。

新冠的可怕之處是我們用生命的代價,一點一點地試出來的。

屍檢之後的數據可以看到肺臟的細胞損傷和病理學特點。其他部位的損傷目前沒有看到報道。專業的數據可能很多人無法理解。試想一下,假如讓你一輩子無論做什麼,哪怕出去跑步,爬山,旅遊,睡覺,時時刻刻都帶著口罩,你可以接受嗎?這大概就是很多新冠病人在很長一段時間過的日子。因為肺臟細胞損傷,和戴了隱形口罩一樣。

更可怕的是,如此強的傳染性,恐怕周邊的家人朋友因此遭殃。還記得一個心理遊戲嗎?讓你寫出5個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人。然後一個一個地失去……那麼,新冠感染之後,恐怕你就要在生活中體驗這種失去了。到時,你會怎樣?詰問生活為什麼對你如此殘忍?

對人群來說,我們的政策制定要託底。因為,要保證水桶最短的那個板,不會漏水。

更建議換個詞語:科學防疫。

第二個問題。知道我們抗戰時最厲害的懲戒措施是什麼嗎?恭喜你,是的。那就是“關禁閉”。人是群體動物,他需要確認自己存在的價值。所以對很多人來說,宅家,不扎堆,會誘發很多幽閉恐懼症來。但是我們已經和新冠狹路相逢了,總是需要選擇的。我先選擇保住生命和生命裡愛的人們。你呢?

傳染病的傳播學特點需要阻斷傳播途徑。這是最好的方法。

獨處多讀書。祖國媽媽很愛我們。所以,我們也要做點啥,對吧?

調整生活作息,適當運動,電話聯絡感情。養養花草。好好調節一下。假如疫情過後,可以去談個戀愛,成個家……(下面第二張圖是我9歲的孩子畫的。他心裡有對新冠的恐懼,但是也有保護自己的力量。可以看看,對您有沒有療愈的作用。)

希望對你有用。

祝安




向陽生長劉十七


防疫是否過度,現在不好確定。畢竟中國14億人口,以新冠病毒如此強的傳染性,如果不採取嚴格的管控措施,必將導致中國醫療系統的崩潰,在無醫無藥的情況下,死亡率也絕對不會僅僅只有3%,到時候對整個國民經濟以及人們心理的衝擊,可能會是毀滅性的。

而持續了一個多月的“隔離期”,雖說造成了不小的經濟損失,但是對人們心理健康的影響,是利大於弊的。

經過幾十年的迅速發展,人們的心態越來越浮躁,越來越多的人早已成了簡單的“經濟動物”,離真實的生活越來越遠。而當下藉著防疫之機,讓大部分人不得不放下手頭的工作,進而有機會可以重新審視自己以及當下的生活,獲得更深層次的生命體驗。

所以,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即使是防疫過度,其帶來的後果也未必都是壞的。至少從心理健康角度來看,中國人早就需要暫停狂奔,休養一下身心,好好的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方向了。


姜丁粽子


萬事都要"適當"不能"過度"!


中國服飾服裝網


什麼呀過渡防疫,如果你染上這病試試看,你會怎麼樣?是怕?還是恐懼?我看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