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為何反覆發作?

退休教師郝女士一年前曾患過膀胱炎,住院治療後好轉。最近,令人煩惱的尿頻、尿急狀況又出現了。她想,可能是膀胱炎又犯了,於是服用家中備用的諾氟沙星,誰知服用後並不見效。郝女士感到奇怪,這是住院時用過的有效藥,為何不靈了呢?

膀胱炎,為何反覆發作?

老年人為何易發膀胱炎

膀胱炎是指發生在膀胱和尿道的炎症,多發於育齡期女性以及老年男女身上。

感染多由細菌引起,也可由支原體、衣原體、結核桿菌引起。

因女性尿道短,並與陰道臨近,更易發生膀胱炎。

膀胱炎的症狀主要是尿頻、尿急、尿痛、小腹和會陰部疼痛等膀胱刺激徵。

首次發作時,醫生會根據病情,經過藥敏試驗後,給患者使用抗生素,如諾氟沙星、複方新諾明、阿莫西林、呋喃西林等,一般用藥3~7天后大多可治癒。


為何反覆發作、用藥無效

  • 一是盲目應用抗生素

有些患者一有尿頻、尿急等症狀,不經醫院檢查就自行盲目應用抗生素。

其實,尿頻、尿急症狀有時是精神性的,有些是膀胱功能不穩定,並非都需要使用抗生素。

不當使用抗生素會有副作用,長期使用還會出現耐藥性,給以後的治療帶來難度。


  • 二是治療不徹底,自行停藥

有的患者症狀一好轉就停止治療。其實,好轉不等於治癒。

過早停止治療會使殘存的病原微生物死灰復燃,而且增加了抗藥性。

臨床上,對反覆發作的尿路感染常採用2種或2種以上抗生素治療,症狀緩解且連續3次尿檢正常才能停藥

過早地停止用藥,沒有徹底將殘留在膀胱內的細菌殺死,症狀就會反覆。


  • 三是不願做尿液細菌培養

尿液細菌培養需要一個過程和一定時間,有些患者怕麻煩,不願接受。

只有明確具體的致病菌,才能提高藥物的敏感性,治療效果才會好。

反之,療效自然就低,也會使病情反覆。


  • 四是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

如尿道口附近有感染,有尿路梗阻(如結石)等。

如有全身性疾病(糖尿病、結核病、肝病等)。

經抗生素治療後療效不佳者,醫生應考慮對其他疾病進行檢查,同時予以治療。


  • 五是患者的免疫功能較差

這是反覆發作的原因之一。

若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差,可設法提高免疫力,如合理營養、加強運動、注意休息、心理調適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