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長線就能釣大魚?如何四兩撥千斤,記住釣大魚的三個關鍵點

<code>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放長線釣大魚”這句話,其含義是指:為了有更大的收穫凡事應該從長遠考慮。不得不感嘆漢語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個很形象的比喻能夠表達深刻的含義,那麼這句話究竟是怎麼來的呢?既然有這種說法那是否真的如此呢?估計很多釣魚人和我一樣有同樣的疑問,本著存在即合理的原則,經過一番論證和思考,我發現這句話用在釣魚上有其片面性,釣大魚並非只要長線就夠,藉此機會和釣友們談談釣大魚的那些事。/<code> 
放長線就能釣大魚?如何四兩撥千斤,記住釣大魚的三個關鍵點

正確理解放長線釣大魚

釣魚人有幾大憾事,其中之一便是野釣遇到大魚,結果因為種種原因斷竿跑魚,簡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怎麼能不垂胸頓足?在野外水域,大魚的個體數量是相對稀少的,畢竟個頭越大需要成長的時間越久,按照目前人為開發的速度和程度都是不允許的,正是因為這樣,更覺得十分可惜了。

案例分析

記得去年夏天的一個夜晚,和釣友約好在家附近的湖裡釣魚,正值盛夏,有火爐之稱的武漢白天溫度高的離譜,為了節省時間,特意下班後和朋友約好直接湖邊匯合。到釣點時已經傍晚七點左右,天還未完全黑,趁機趕緊做好準備工作,打窩、開餌、支起裝備一氣呵成,就靜待魚兒上鉤了。可能是白天高溫的原因,魚覓食的時間都調整到夜晚涼快時,所以浮漂信號不斷,陸陸續續上了幾條小鯽魚,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眼看已經晚上十一點了,決定再釣幾竿便收拾裝備回去。

由於時間短暫,我意猶未盡的盯著浮漂,讓朋友先收拾不用的裝備,隨時準備撤退。就在這時,我發現浮漂上有了細微的動靜,上下“點頭”,十分輕微,雖然和之前的吃口信號不太一樣,慣性思維以為仍然是小鯽魚鬧窩,沒有太在意,過了十多秒鐘,浮漂突然慢慢下陰了一目左右,沉穩有力,正當浮漂繼續下沉時,我選擇了提竿。這一提不要緊,明顯感覺手感不對,魚竿瞬間呈“弓”形,浮漂依然再往下走,很難拉出水面,知道碰到“大物”了,急忙呼叫旁邊正在收拾裝備的朋友過來幫忙,只見他看了我一眼,很無辜的說:“早不上晚不上,現在抄網都已經收起來了,你堅持一會,我把抄網拿出來”,不知道是因為緊張還是溜魚吃力,滿頭大汗的我很艱難的左右搖擺,就這樣堅持了5分鐘左右,一條白色的身影露出水面,藉著手電筒微弱的燈光看出是一條10斤左右的鯉魚,難怪力氣這麼大......

好不容易勉強拉到離岸2米左右的地方,朋友用抄網嘗試著抄魚,由於近岸處長滿了水花生草,鯉魚可能也是看到了水草,一發力掙扎了進去,就這樣魚線和水草纏在了一起,由於水草的阻礙,朋友抄了幾次都沒有成功,突然魚線一鬆,心中頓時明白:魚脫鉤了!眼看著煮熟的鴨子就這樣飛了,我和朋友四目相對,愣在原地......回家路上想起剛才那一幕後悔不已,這次的跑魚經歷也給我們深深的上了一課。

放長線就能釣大魚?如何四兩撥千斤,記住釣大魚的三個關鍵點

野生鯉魚力氣大

如何正確理解放長線釣大魚這句話

長線,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更長的魚線,作為直接接觸魚的裝備,魚線是所有漁具中最薄弱的環節,因此,它直接決定了釣重,所以拿魚線來衡量釣到魚的大小是十分有道理的。那為何一定要用長線而不是粗線呢?我認為主要用以下幾點原因:

1、大魚的警惕性高,往往在離岸較遠處,需要更長的魚線觸達。

根據魚的生活習性,它們有固定的棲息和覓食地點。近岸處的特點是食物豐富,各種水草、昆蟲、微生物和水面雜質都在離岸不遠的地方,受到食物的誘惑,個體較小的魚幾乎整天都在近岸處活動,那為何大個體的魚不過來呢?其實並不是大魚沒有食物的需求,而是因為大魚在生長過程中,自然環境優勝劣汰,弱肉強食,迫使它們擁有了很強的生存能力,對危機的感知和判斷形成了條件反射,岸邊雖然食物充足,但是人的干擾因素也更多,不管是腳步聲、談話聲還是接觸水的聲音都會被大魚捕捉到,不敢靠近。

近岸處還有一個特點是水淺,當然這裡指的是通常情況下相對更淺。個體大的魚需要更大的活動空間,水淺意味著更容易被人發現,簡單的說就是沒有安全感,魚和人一樣都喜歡在安靜和安全的環境中生活。並且越淺的地方受到空氣溫度的影響越直接,在夏季或者冬季極端氣候下,會讓魚感到不適,因此,個體大的魚往往在深水處。

放長線就能釣大魚?如何四兩撥千斤,記住釣大魚的三個關鍵點

大魚往往在離岸更遠處

2、釣大魚需要更大的溜魚空間。

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大家可以拿海竿做對比,海竿的魚竿並不長,但是魚線卻有幾十上百米,在遇到大魚時,釣魚人會任由魚拉著魚線跑,只需不停的放線即可,等魚的體力消耗的差不多了,再慢慢收線,再大的魚也不用擔心,正是因為長長的魚線給出了足夠的溜魚空間,我們在手竿做釣時才有可以周旋的餘地,不至於硬碰硬。

總結:野外個體大的魚可遇不可求,畢竟大魚生長的年限長,就跟人一樣年紀越大經歷越多,經驗豐富,對危險的感知也就越警惕。除了裝備的選擇以外,要想釣到大魚,還要選擇合適的釣位,當然個人的溜魚技巧也十分關鍵,最後一點也是很多人不具備的,那就是良好的心理素質,臨危不亂才能想到好的應對策略。

放長線就能釣大魚?如何四兩撥千斤,記住釣大魚的三個關鍵點

個體大的魚警惕性越高

關鍵點一:選擇合適的釣位才能一展身手

很多釣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中魚後,魚會往深水處逃竄,這其實是魚的一種本能反應,根據上文中談到深水處更安全的道理,魚自然會向它認為安全的地方逃竄。不只遠處更安全,水草或者有障礙物藏身的地方同樣安全,所以還有一種情況也會出現,就是案例中的現象,魚在幾個回合的掙扎後也會停下來蓄力,同時觀察周圍可以躲藏的環境,如果釣點周圍有水草等障礙物很可能就會造成跑魚的悲劇。魚鉤在掛到障礙物時,障礙物會起到類似擋針的作用,讓魚嘴從魚鉤上滑出,這就是造成脫鉤的根本原因。

放長線就能釣大魚?如何四兩撥千斤,記住釣大魚的三個關鍵點

水草會起到擋針的作用

關鍵點二:善用技巧,揚長避短

溜魚時,如果說裝備佔到60%的決定因素,那剩下40%就是技巧問題了。不要小看溜魚技巧,四兩撥千斤說的就是善用巧力,而不是蠻力。因為中魚的一瞬間,由於魚鉤刺中魚嘴帶來的疼痛,魚會使出全身的力氣,要知道魚藉助水的反作用力能夠發揮出來的力量是其自身重量的數倍,再好的裝備如果硬碰硬都無法支撐。八字溜魚法就是根據魚逃竄的方向,有的放矢,牽引魚按照“8”字形迂迴轉圈,這樣可以避免魚線不夠長帶來的劣勢,消耗掉魚的剩餘體力,最後只能乖乖就範。

放長線就能釣大魚?如何四兩撥千斤,記住釣大魚的三個關鍵點

溜魚技巧可以彌補裝備的弱勢

關鍵點三:良好的心態是成功的關鍵

有人說釣魚之所以讓人著迷是因為中魚後會分泌多巴胺,使人感覺到興奮和刺激,正是這種精神上的需求讓人難以忘懷。按照這個說法,中大魚後人的那種喜悅和自豪感更足,神經緊張,無法冷靜和理智的思考。一慌就會亂,原本牢記的那些技巧、手法都拋之腦後了,只想快速征服大魚,結果就應了那句話:欲速則不達。由此可見,良好的心態的技巧得以運用的前提。那如何養成良好的心態呢?在野外水域很少碰見大魚,沒有機會讓我們鍛鍊,所以偶爾到黑坑中練練手還是很有必要的,雖然黑坑中魚的力氣不及野生魚的力氣大,但是並不影響溜魚的手法和心態的控制。

放長線就能釣大魚?如何四兩撥千斤,記住釣大魚的三個關鍵點

黑坑可以用來練習溜魚手法和心態

寫在最後

綜上所述,“長線”只是釣大魚的必備條件之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適的裝備是釣魚的前提,本文之所以不對裝備做重點說明,主要是裝備的獲取相對容易,我們在購買時不管是魚鉤、魚線還是魚竿都會有建議釣重,只需合理搭配就行。但是對技巧的掌握釣魚人卻是有所欠缺的,很多口訣式的技巧在實際的運用當中一知半解無法發揮作用,好不容易領略其中的原理,在上大魚後緊張激動結果拋之腦後了。所以,按照重要等級我認為應該這樣排序,首先是良好的心態,其次是釣魚技巧的掌握,最後才是合適的裝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