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跑十公里多嗎?你怎麼看?

陳坑兒快跑


第一:普通人的鍛鍊,科學上是5-8公里最為合適,慢跑即可,5公里的運動時間大概是30分鐘,長期堅持加上控制飲食可以達到減肥的效果,如果每天跑十公里建議早晚各一次,每次五公里,這樣既不會因為過度運動拉上肌肉,鍛鍊身體的效果會更佳

第二:身體有過傷害、高血壓、心臟病、哮喘等不適合。長時間運動會促使身體機能高度緊張,如出汗,心跳加速,大口急促喘氣等,這都是身體機能快速調整的體現,如果有以上病症的人很容易出現危險,所以適當減少運動也是很好的自我保護方法。

第三:老年人不適合,跑十公里需要連續劇烈運動一個小時以上,對骨質密度和膝蓋要求特別高,老年人大多缺鈣,骨質疏鬆,很容易造成骨頭和膝蓋上的病症

第四:如果是愛運動的年輕人,我還是建議跑十公里的,因為這個運動距離可以在短時間內增長肌肉,保持體型,增強身體機能和抵抗力,當然,變帥也是必然的!但是一定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要急功近利,我曾經有一個朋友,沒有運動經驗,只知瞎跑,而不注重跑步後的放鬆與拉伸,半個月以後的一天,左腳背開始有刺痛感,一開始,沒注意,結果後來腫了一個包,第二天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是腱鞘囊腫,也就是關節之間發生積液或者血膿引起的腫脹。醫生說不確定裡面是血還是關節液,只有做CT鑑定,但多半隻有做手術切除,而且醫生建議不要再跑步了。在那之後停了半個月,後來腳不疼了,又開始跑步,跑了五六天左腳背上又有一個包,因為沒有及時治療迄今為止已經掉了四個指甲了。

總結:十公里這個距離一次性跑下來略微有點長,如果不是經常運動的運動達人還是建議跑五公里左右,然後慢慢增加距離,先慢跑,跑完以後再做一下放鬆的動作,行成了習慣可以堅持每天十公里,對身體健康還是非常有利的。

希望能幫助更多愛運動的人。歡迎交流指導



只有兩把刷子


一點都不多,首先要看看你的血壓和心率,一定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要盲目跟風,我參加長跑15年了,跑過了50場全程馬拉松,2016年推著老媽坐著輪椅跑了5個馬拉松,有丹東,大連,齊齊哈爾,北京,廣州,覺得陪伴是最大的孝順,2019年又推著老媽跑了兩個半程馬拉松,霍林郭勒一個,赤峰林西一個,感覺特別幸福和快樂,希望你能慢慢來加速和加量,有一天在賽道上希望能相逢。


遲文志


馬拉松運動員能每天跑10公里,厲害一點的業餘跑者也能每天跑10公里,但是初中生不行,無運動經驗無天賦者不行;過度肥胖的人可以少吃適當控制飲食,但體力勞動者不行,身體過瘦者不行;精力旺盛者可以每天只睡五小時,養成習慣的人也可以,但是我不行,很多人都不行。

人各不同,所以不可能有一個標準能適用於所有人。到底能不能每天跑10公里,要根據自己真實情況來確定,不能輕信網上說“隔天跑十公里沒問題”,或者“每天只能跑五公里”這類無厘頭不負責的說法。

本篇文章不會簡單粗暴的告訴你每天應該跑多少,最多隻能說一下如何確定適合你自己的跑步強度。跑步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所以一定要先有目標,只有明確了目標,才能接著明確計劃,明確計劃才能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跑步強度。

比如目標是提升三公里跑步速度,那就先計劃每天跑三公里,然後爭取提升配速,如果堅持一段時間後,身體出現疼痛,受不了了,說明你的身體不適合每天跑步,可以改成隔天跑,或者跑三天停一天。

目標也可以不是那麼明確,比如跑步是為了身體健康,那很簡單,首先要適應跑步,每天跑一點,或者隔天跑一點,不管一開始只能跑400米、1公里都好,只要能夠堅持,速度與距離一定會在身體的適應中慢慢提升,每天也要認真的檢查自己的身體,是否有因為跑步而出現肌肉痠痛、關節疼痛之類的問題,如果有,就要適當減輕強度或者降低提升強度的速度。

如果每天跑十公里,這也是一個很明確的目標,首先要能達到單次跑十公里的小目標,然後可以隔幾天跑一次十公里,平時跑強度低一點的四、五公里左右,最後慢慢提升頻率,讓身體慢慢適應,堅持下去,每天跑十公里並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

也許有人會說,每天跑十公里,膝蓋一定會磨損之類的話,其實膝蓋並不是一個機器零件,它是人體的一部分,是有機物組成的,總有雖然不強但確實存在的自我修復能力,只有不顧一切、盲目的堅持跑步、不科學不合理的目標,才有可能導致身體承受不住。

人體的潛能是有上限沒錯,但遠不止如此。


小波閒扯淡


這個問題有一個基礎就是主觀主動也就是從心裡喜歡這項運動,在此基礎上簡單的分二個年齡段,個人認為是50歲以前和50歲以後。50歲以前只要你是長年保持長跑習慣且跑10KM後能夠快速恢復體力不耽誤你任何事情,那就沒問題!我管這個階段叫儲養,儲就是儲存儲備,長年的鍛鍊會使得你的心肺功能,血管、肌肉及身體各機能培養的相當良好且儲備了相當紮實的身體素質。

第二階段即50歲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開始老化衰減,這時候個人認為應該藏蓄,也就是隨著機體逐漸老化,人體各器官都在退步,運動,恢復,營養吸收能力逐漸走低,那相應的運動量就要適當減少,減低運動強度或減低周運動容量,這樣才能藏好你年輕時運動打下的良好身體資本再加以經常的適當運動,也就達到了藏蓄的目的,為將來的老年生活打下基礎。

以上是本人近三十年運動的小經驗,好運動的人都有“病”,治病的藥就是那身臭汗,汗如雨下的感覺老爽了!!!


啥都養


如果你要是鍛鍊身體的話,你的鍛鍊過頭了,我們身體和機器一樣在運動時候會磨損的,越年輕,身體恢復越快,如果鍛鍊強度太大,不是鍛鍊身體,是損傷身體。

你可能覺得運動身體很棒,舉重,馬拉松,鐵人三項等等,其實這些運動在透支他們的健康,很多運動員為什麼退休時候一身病,就是身體高強度訓練,肌肉拉傷,韌帶拉傷,骨骼摔傷等等。這些損傷是永久的,陪伴自己一輩子。

建議你適量運動,建議每天走路不要超過1萬步。跑步不要超過5公里,運動方式很多,適量運動,有益健康。


話歷史談道理


年輕人沒有老年人的體會,我年輕時也是每天五公里長跑,整整堅持五年,現在膝關節髖關節都有病。登樓爬山是奢侈的想法。如果再有一次年輕的機會我決不會用長跑來鍛鍊


北冰洋燈塔


你好,我是減肥達人——諧和生活!
去年決定減肥,從元旦開始,每天慢跑10公里,用了3個月,體重從170斤降到140斤,後面直到12月底,基本上平均每天慢跑5公里!
所以,每天跑10公里,對我來說,應該有點多,因為減肥效果明顯啊!
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一樣,所以每天10公里對於大多數人,是很多的!
能跑下來的,基本上都是運動達人!
相信,你應該是一位運動達人!
希望,我的回答,能與你共鳴!
拜拜!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cfabfed158647cbabb64f1baaa00030\

諧和生活


個人認為,要從兩方面看,更要聽從自己的身體,詳戳下面視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53db20997ce94c71a342062ec7b4ac23\

小胖東遊記


每天跑10公里,對普通人而言,絕對很多了。

如果你是主動每天跑10公里,並且風雨無阻,那你絕對是牛人了。我身邊也有一些朋友是跑馬拉松的,但他們也不是每天都會跑上10公里的。你做到了,為你堅強的意志點贊。

如果你是被動的跑10公里,也我只能說“呵呵,好好活著!”


Martin720


對我們做體力活的農民工來說,做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