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吃什麼好?吃木瓜好嗎?

芯愉



1 飲水方面:多飲水每天大約2000-2500ml。注意,2500ml水中,食物的水量大約是1000ml,剩餘的1500ml應根據尿液的PH值來確定。一般假如早上起來的第一次的中段尿的PH值低於5.5,建議增加250-500ml蘇打水直到PH達到6-6.5為止。剩餘的水既可以是白開水,也可以是茶水。飲水的好處既可以稀釋尿酸,也可以利於尿酸的排出;


2 限制含果糖高的食物的攝入:果糖含量高的食物一方面抑制尿酸的排出,另一方面會增加尿酸的產生,應該儘量避免。看看這些食物有豐富的果糖。


(1)甜飲料,市面上銷售的各種甜飲料都含豐富的果糖,它們會增加尿酸產生,還會導致肥胖,應該儘量避免;


(2)蜂蜜,蜂蜜的糖以果糖和葡萄糖為主,對於痛風患者不宜選擇;


(3)水果,有些水果富含果糖應儘量避免。如蘋果、梨子、芒果、榴蓮、柑橘、李子、杏等都是高果糖水果!不過木瓜果糖含量極低,僅次於牛油果,完全可以選用。


3 關於嘌呤食物的選擇:既往認為痛風患者需要限制嘌呤的攝入。目前認為對於痛風病人僅僅限制動物性的嘌呤即可。動物嘌呤含量豐富的食物主要為動物內臟及蟹黃,其餘的都可食用。




痛風是由於人體內長期嘌呤代謝紊亂或尿酸排洩減少,導致血尿酸增高而引起機體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多發生:30歲以上的男性,而女性常在絕經後發病,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0:1。經常於夜間突然感到關節劇痛,最常發作於腳拇趾根部的第一蹠趾關節,痛風結石可能沉積於腎臟,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腎結石形成,損害腎功能,導致腎功能衰竭,從而威脅生命。

此外,還可能發生動脈硬化、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等併發症。痛風是一種終身性疾病,目前尚無根治方法,但合理的飲食調節可獲得良好防控的效果。對於痛風患者來說,節制飲食、科學進餐,對緩解病情和預防痛風發病、復發是至關重要的。

痛風患者如何飲食?

控制總熱量

痛風患者要保持或達到理想體重,最好能使自己的體重低於理想體重的10%~15%。要做到後者,重點是控制每日進食的總熱量,飲食總量要比正常飲食低10%左右,不可過多吃零食,也不可每餐吃得過多、過飽。痛風病人若合併有肥胖症者,每天的熱量攝入應限制在1200~1600千卡。但熱量也不能過低,過低熱量的飲食雖能降低體重,卻會誘發痛風發作。

多飲水

充足的水分可促進尿酸的溶解與排出,預防腎結石發生,減緩對腎臟的損害。

低嘌呤飲食

嘌呤是存在人體內的一種物質,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其在作為能量供應、代謝調節及組成輔酶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嘌呤在人體內嘌呤經過一系列代謝變化,最終形成的產物又叫尿酸,人體尿酸過高就會引起痛風。痛風患者應長期控制嘌呤攝入。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動物肝、腎、胰、腸等)、骨髓、蠔、沙丁魚、鳳尾魚、蛤、蟹、濃肉湯、雞湯及菌藻等可誘發痛風急性發作,痛風患者要應禁食;含中等嫌嘌呤如蝦、肉類、幹豆類、菠菜、蘑菇、蘆筍等,儘量少吃;低嘌呤食物如五穀雜糧、蛋類、奶類、水果、植物油、新鮮蔬菜等,應首選。

嚴格忌酒,尤其不能酗酒

酒中所含的乙醇能使血乳酸濃度升高,後者可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分泌,可降低尿酸的排出;同時乙醇還能使尿酸合成增加。乙醇對痛風的影響比膳食嚴重得多,特別是在飢餓後同時大里飲酒和進食高蛋白、高嘌呤食物,常可引起痛風性關節炎的急性發作。即使啤酒,因其中含有大量的嘌呤,也不宜飲用。

低蛋白、低脂肪飲食

過高的蛋白質可產生大量的嘌呤代謝產物,使尿酸生成增多,可誘發痛風發作。每日蛋白質攝入量以每公斤體重0.8~1.0克為宜,每日蛋白質總置應控制在40~65克,以植物蛋白為主,動物蛋白可食用牛奶和蛋類,盡蟹不吃肉類、禽類、魚類等。

脂肪攝取太多會抑制尿酸代謝,增加痛風發作的危險,尤其動物性脂肪和油炸類食物少吃為宜。痛風患者每曰脂肪攝人總量在50克左右為宜,注意要以植物油為主,少吃動物脂肪,如果是瘦肉、雞鴨肉等,應該煮沸後去湯食用,避免吃燉肉或滷肉。

少吃火鍋

火鍋食材大多數是嘌呤的“富礦",如動物內臟、蝦、貝類、海鮮、蘑菇等(火鍋味道鮮美也是得益於富含嘌呤),加上嘌呤容易溶解到持久加熱的液體中,故火鍋湯中嘌呤的濃度特別高。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痛風患者可以吃木瓜的。

也可以吃。麥、面類成品、小粉、秫秫、通心粉、馬鈴薯、甘薯、山芋等。奶類:牛乳、乳酪、冰淇淋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