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曾建議我國教育學制要縮短,我很贊同。小學與高中能否各縮短一年?你怎麼看?

南京宇振林


我覺得確實應該重新設計一下我們現行的教育制度。我想象出來的教育制度是這樣的。

一至五年級為基礎年級:

一年級只學語文,國學,道德與法治,美術,音樂,體育,勞動,實踐。語文以拼音和識字寫字為主每週七節,道法以繪本兼以漢語拼音為主每週三節,國學和體育每週三節,國學以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和背誦三字經和古詩詞為主。音樂,美術,勞動每週兩節,實踐課以環境保護,家庭教育為主,少數民族地區可以開設一節本民族語言的特色課程。每週兩節,班會活動一節課。課後輔導以語文,閱讀,寫字,和音體美為主,各校根據情況自由安排。

二年級開始增加數學,國學課,語文課,勞動課,實踐課相應的減少。課後輔導以語文,數學,閱讀,寫字,音體美為主,各校視情況自行安排。

三年級增加外語,科學和信息技術,四中外語由各校自由安排語種來學習,可以選擇六大語言,英語,俄語,日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韓語,但要兼顧學生的中高考和以後的選擇。課後輔導以語文,數學,外語,寫字,寫作,科學,音體美為主,各校視情況自行安排。

四年級沿用三年級的方案。

五年級為畢業年級,要參加學區內統一的招生考試。對於成績不合格的學生可以有一次補考機會。補考不過的學生必須再次復讀五年級,如果再次參加考試且補考不過的學生必須接受教育局的安排,復讀學生需繳納義務教育階段的一年的學費。統一招生考試為語數外,科學,國學由各區縣自主命題,統一考試。道德與法治由國家教育部統一命題實行在網上統一考試,既在規定的時間裡讓學生在電腦上統一考試,道法考試必須提前考試至少提前語數外等統考科目考試一個月,道法考試不合格的不允許參加區縣的統一升學考試,當然道法考試也只有選擇題和判斷題,沒有問答題,難度不高,都是社會常識和公民的基本道德修養。體育考試由各區縣統一組織考試,並記入學生的升學考試成績,提前統一考試兩個月考試,體育考試難度也不高。

每個年級可由家長主動申請,學校複核後讓學生降級,注意這是由家長主動申請降級的,學校還要進行審核,不得由學生主動安排降級,降級復讀生需繳納該生復讀一年的學費,且降級復讀只能降到下一個年級,不能降兩個年級及以上,一年級學生不允許降級。

中學入學:由學生家長主動申請中學,實行中學和學生雙向選擇。一個學生可同時申請該學區內一所學校,縣區內兩所學校,和城區內的一所學校,以及一所私立學校,以確保最大限度的讓學生有學可上,對於落選的學生由教育局安排就近學校就讀,對於由教育局安排就讀的學生,學生必須無條件服從,學校必須無條件接受。

中學必須和小學分開,不得產生10年制學校

中學年級6-10

6年級相當於現行的初一年級。數學必須銜接小學階段併兼顧中學的教學內容。其餘科目照初一科目安排。

七年級照現行初二年級安排。

七年級下學期必須安排一次遠足活動。各校自行組織和安排,記錄到學生的成長冊裡

八年級照現行初三年級安排並補充地理和生物科目。

八年級上學期必須安排一次不少於5天的軍事訓練。記錄學生的成長冊裡。由各校統一組織。

八年級下學期必須安排一次不少於5天的軍事訓練。記錄到學生的成長冊裡。由學校統一組織,也可以幾個學校聯合組織。

八年級暑假各區縣必須統一安排一次不少於15天軍事理論和軍事訓練,由各區縣教育局和武裝部統一組織和訓練。

九年級按照現行高一年級安排。

九年級每學期必須鞏固軍事訓練成果。

十年級按照現行高一年級安排,並補充複習準備畢業考試。

義務教育畢業考試:道德與法治由國家教育部統一命題統一考試,實行網上答題,統一考試,考試難度不大,有單選題,多選題和判斷題。提前統考科目半年考試,考試不合格可以補考,補考不合格,不得參加統一考試。體育考試每年四月份舉行,記入畢業考試成績。信息技術,音樂,美術考試由十年級上學期安排,由各地級市統一安排並記入畢業考試成績。其餘科目由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統一命題,統一考試,記入學生畢業考試成績。對沒有通過考試科目的學生可以實行降級復讀,對於道德與法治考試補考不過的學生由縣教育局實行統一安排再教育,並再進入學校降級復讀。每生可選擇五所普通預科學校,三所工職類預科學校,有藝體類預科需求的學生可選擇四所藝體類預科學校,且必須參加該學校組織的統一的藝體考試。

所有進入預科學校就讀的學生必須進行軍事理論和軍事訓練,不少於15天。

普通大學預科學校

入學:由學生主動申請,學校和學生實行雙向選擇。各類預科學校必須參考學生的義務教育階段的畢業成績,不得再次安排入學考試。學生入學時必須選擇自己的大學招生考試科目,以便統一安排學習。方案就按照現在高考的3+6選3的規則來。各個預科學校必須尊重學生的選擇,不得一刀切。對於不具備條件的學校可以跟其他學校協商,並同學生協商轉學。

就讀:預科學校分為兩個年級,且大學預科的預科知識教育不得少於一學年。預科一年級必須實行大學統一招生考試報名。

預科二年級就是複習備考,外語可實行一年三考,其餘科目按照全國統考要求進行。

普通大學預科學校,每天學生不得少於一小時統一鍛鍊的時間。

藝體類大學預科學校

入學:1.由學生主動申請,學校學生雙向選擇,入學前需進行統一的藝體測試。

2.由普通預科學校推薦,且學生主動申請,學校學生雙向選擇,入學前可進行藝體測試。

3.由學校主動挖掘藝體苗子,可免藝體測試,需經過統一的藝體測試

就讀:分為預科一二年級,訓練時間不得少於一年,文化知識教育時間不得少於半年。

工職類大學預科學校

入學:1.由學生主動申請,義務教育中學畢業學校推薦,學校學生雙向選擇。

2.由普通預科學校推薦,學生主動申請,學校學生雙向選擇。

就讀:分為預科一二年級,文化教育時間不得少於一年,外出實訓實習不得少於半年。可以參加對口高職和職業本科大學的招生考試。

所有進入預科學校就讀的學生畢業後均可獲得預科學校的畢業證,所有大學入學必須參考預科學校的畢業證和畢業證明。

參軍需要有預科學校和義務教育學校的的畢業證和畢業證明。

除工職類預科學校的學生外,其餘預科學校的學生亦可選擇課外輔導機構進行長期有效的學習。所有課外輔導機構均不得提前教學和加重學生學習負擔,且享受和預科學校學生一樣的報名權利,每天鍛鍊時間不得低於1小時。學習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10小時。每週必須安排12小時的休息時間。

大學統一招生考試:

按照現行的國家統一招生考試要求來作答。

進入高職,高專,本科就讀的學生,必須進行不少於15天的軍事理論的學習和軍事訓練

大學就讀:按照現行制度來實行彈性學制3-6年。

碩士研究生就讀:按照所學專業實行彈性學制3-6年。且所有在校學生均有權利獲得獎學金,不論是否延期。

博士研究生就讀:按照所學專業實行彈性學制3-10年。所有在校學生均有權利獲得獎學金,不論是否延期。

博士後:按照現有目標來培養。

社會人士進入大學:

面向社會人士,已獲得或暫未獲得大學畢業證的社會人士。主要以網絡在線教育為主,面授為輔。每年各省市,自治區組織各科考試的統一命題。對於成績優秀者,通過就讀大學的面試可進入該大學就讀,正常畢業可獲得全日制畢業證。通過畢業答辯可獲得學士學位。對於通過統一考試的考生可獲得該學校網絡教育的學習憑證和網絡教育的畢業證。


Ace阿木羅羅


去年我女兒上班,我屈指一算,她已經讀了19年書,小學5年,初中4年,高中3年,大學4年,研究生3年,女兒讀的是全國名牌大學的研究生,導師也建議她繼續讀博,我們初步盤算了一下,博士得4-6年才讀出來,到時候,女兒就需要讀23-25年書,20多年前,我們這裡卡入學年齡卡的很緊,不到8虛歲不讓讀。這樣,如果女兒讀博,畢業出來就在31--33歲,剛參加工作也總不能整天找對象吧,稍微一拖,就33-35歲,婚姻問題就成了大問題,倒不是女孩多挑剔,適齡的優質男孩幾乎沒有了,也就成了剩女!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將來的幸福,如果成了羈絆,還讀的啥意義!於是,我果斷讓女兒放棄讀博,參加考編複習,還好,當年考到了上海的一個事業單位!

在此,我建議初中4年和高中3年各縮短一年,小學5年,中學5年,允許蹲級!


不好意思16


莫言的建議是對的,現在的教育已經不適合當下的社會需求,大道理不說就說你們正常本科畢業,踏入社會有多少知識是學校學的,很少,甚至踏入社會還要從頭再來。

現階段的英語就是典型的例子,發揚英語不如發揚漢語,英語可以留給專業人才,而不是讓全國的學生去實現那%1都不到的專業,數學也可以適當的減少,同時增加一些高端數學專門去培養數學家。

現在的教育已經佔用了太多的時間,學生基本上都處於亞健康狀態,違背了生活本質,本科畢業的學生畢業怕找不到好的工作只好讀研,讀研畢業才發現高中畢業的同學都有孩子了,有的還開了公司當了老闆,自己再工作幾年就三十了找老婆也不好找,女孩年齡小的沒有話題,年齡一樣大的對女孩來說又太大了,最主要的是我們工作兩三年手裡也沒多少錢,就算結婚順利,生孩子順利到孩子結婚,自己也快退休了,目前我國至少有一半同齡人是沒有準時結婚的。

教育要是縮短三年至少我們在三十歲之前有個三年的緩衝期,可以更好的找工作,找對象,有助於成家立業。


雨中的海


我非常同意莫老師的建議,小學到高中完全可以各縮短一年,同時大學也可減一年,三年大學即可,四年制大學過長了,有點浪費學生青春。這樣就可節省四年時間,每個學生節省四年的教育費用,這筆錢是巨大的,與國與民都有好處。


平凡山村的李哥


目前我國的教育情況,學前教育不算,小學六年,中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三到四年(除特別專業不算,一般本科四年,專科三年),碩士兩到三年(專業型碩士兩年,學術性碩士三年),博士三到六年。

普遍來說,一個學生七歲讀小學,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到初中),三年高中,大學畢業的話,22,23週歲以上,虛歲年齡還要大一歲。如果讀研,則是本科再加上三年,也就是26週歲,如果讀博,畢業的話在三十歲左右。

為什麼說讀碩博的人壓力特別大呢?因為在他們畢業的時候,如果沒有家庭的幫助,他們剛剛踏入職場,可能混的還不如高中畢業的同學好。

雖然說長遠來看,讀過碩博的人肯定要比沒上過大學的出息的多,然而在目前的社會現狀來看,學歷似乎越來越不受重視,其它背景可能更重要。

我的高中學校,就有兩個本科師範生到我們學校任教,期間,一個老師辭職去考研,讀了三年書後,又回到我們學校教書,此時,本科的那個老師已經是主任級別,而讀碩回來的老師,在本科老師領導下工作。

縱橫在這裡不是宣傳讀書無用論,這裡面也有偶然因素,我主要是講一個現象,越早踏入社會,對讀書人幫助可能越大。如果一個人在25歲之前讀完研究生,無論是心態還是精力都處於巔峰時期,就業一到兩年後結婚,應該還處於比較好的時期。

再來回到問題的本身,莫言說小學高中各減少一年學制,引發極大的話題性,有教育從業者認為,莫言不過一個寫小說的,得了個諾貝爾文學獎就敢對教育行業指指點點,非常不專業。

我倒是認為,對教育問題恰恰是一些教育專家身處象牙塔中與社會脫節,而我們每一個讀過書的人,都應該有發言權,換句話說,教育的問題不單是教育專家的問題,更是每一個相關者的問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話語權。

基於這一點,我再來說說我的觀點,我認為莫言說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並非深入瞭解教育問題後得出的結論,也不是正兒八百的建議,不過是隨口一說,產生了名人效應。

我認為中國的教育問題很大,而且很必要改,還要大改。小學和高中都減一年,太籠統,不夠具體。

我國以前是將小學和初中當作素質教育階段,將高中當作普通教育,而將大學教育當作精英教育。

事實的結果是,隨著高校擴招,以高考為分水嶺形成了前緊後松的大學教育體制,換句話說,拿著精英的教育資源培養一群不合格的學生,導致的惡果就是,本科畢業的學生大多是垃圾。

看看中國的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都在幹些什麼?學習到了什麼?高校擴招的初衷好像是為了解決當時的社會就業問題,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教育消費,然而不能因此將精英教育垃圾化。

精英教育該有還是得有,人才的培養從來都是一件艱辛的事,不應該放棄。我認為應該將中國教育的三個階段沒問題,分別是素質教育階段,普通教育階段,精英教育階段。

但是應該提升全面素質教育時間,提升普通教育規格,將精英教育留給碩博教育。

具體來說,素質教育階段,將小學和中學(包括初中和高中,原來12年)變成十年學制,這是一個人踏入社會的必經階段,提高全民素質,這個畢業率應該是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參考民國示範教育省閻錫山治理下山西的做法,不完成素質教育階段,就罰款,強制學生接受教育。

第二個教育階段,也就是普通教育,人應該有兩個發展方向,一個應用型人才培養(包括中專和大專),另一個是學術性人才(本科教育)。假如七歲上學,十年素質教育後,是十七歲畢業,可以考慮學三年專業,二十歲就業,或者二十一歲本科畢業,參加工作。

第三個階段是精英化教育階段,應該提升到碩博教育階段,主要以培養高端化人才為目的,我沒有考研,就不做評價了。

如果實行這樣的階段教育,高考壓力減少,只要想讀書,讀大學就跟以前中考一樣。

從經濟方面來說,我認為作為一個普通人,花目前讀完高中的錢,可以把大學讀完,花目前讀大學的錢,至少可以把碩士學完。

總體來說,碩士前的教育變成大眾教育,碩士後面才是精英教育。

當然,學年體制其實也並非教育的根本,更大的問題是教育的內容,教育的方式,還有教育的思想。

當然,教育公平也刻不容緩,生而為人,應該享受的是平等,一個京籍普通本科生在就業的時候,秒殺非京籍211,985碩士生是什麼鬼?


史論縱橫


我上一屆小學是5年制,我這一屆改成了6年制。說真的,直到現在我也不知道到底有什麼意義,感覺就是白浪費了一年時間。有時候覺得就是國家為了晚婚晚育,大學畢業基本上24週歲。家庭條件不好的,上班早幾年付個首付,然後結婚生子。 個人感覺就我們縣而言,基本上高二就上完高中三年課了,剩下的就是一遍一遍的複習準備對付高考。

估計我這樣的人,最好水平就是高中水平了,大學裡面不需要學理科,最多用到加減乘除😄。所以我的觀點是小學時間真的可以少一年,初中高中能少就少一點,還有大學和研究生😄,可以達標畢業麼,年限可以自由點。


陳小杰律師


初中和高中各減少1年最好,很多都是無聊的重複,很多東西學而無用


西部荒原


小學其實是可以縮短一年,我讀小學就是隻有五年級,當時我們是最後一批五年制,後面就全部改為六年了,但是我們五年學的課程基本和六年的差不多,考試和做題上並不輸六年制的,六年制看起來也並沒優秀多少,而且我後來也考上了大學所以小學六年改五年影響不大


88西門吹水


對呀,應該小學五年制,記得我小時侯因為五年制和六年制的事情,害得我們在小學四年級時,多讀了一年,等於是在小學我們讀了7年,而那時的我們,讀書本來就晚,等讀完小學後,都差不多成年了,還有初中高中和大學,出學校後,別人的孩子都叫我們伯伯了[捂臉][捂臉]


雪狼江南-狂龍


身為小學教師,又曾是最後一屆小學五年制學生,我深深覺得小學五年足夠了。建議小學文化課以語文識字,閱讀等基礎知識和國學經典為主,培養孩子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小學對文字的理解力打下基礎了,有助於孩子後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因為在實際教學中,發現一些孩子數學差,是因為不理解題意。小學其他學科建議以激發和培養孩子興趣為主,為孩子後面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發展方向打基礎。數學難度可以再降低些,英語建議放到中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