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大師在遇到暴跌時,都是這樣做的

每一次市場下跌,都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思考整個市場,思考投資的邏輯。

節後首個交易日的大跌,再次給我們上了一課。

歷史上的投資大師們也都經歷過數次暴跌,面對暴跌時,他們是如何應對的呢?


巴菲特:暴跌千億美元我都不在乎


投資大師在遇到暴跌時,都是這樣做的

沒錯,是我說的


巴菲特是經歷過多次股災的,我們把他應對股災的經驗,歸納為“股災中的三大法則”。

1)災前要謹慎

1999年巴菲特碰到股災,隨後三年美股持續下跌,累計跌幅超過一半,但在這三年股災期間巴菲特業績上漲了10%。

這是因為,巴菲特追求的確定性並不是來自於股市的波動和股價的漲跌,而是來自於公司內在價值的持續增長,正因為如此,他才能逃過1999年的網絡科技股泡沫。

2)災中要冷靜

1987年股災的時候,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公司股票也未能倖免。短短一週之內就暴跌了25%。身處暴跌中的巴菲特沒有恐慌地四處打探消息,也沒有恐慌地拋售股票,面對大跌和財富縮水,他非常平靜。

這是因為他堅信其持有的上市公司具有長期的持續競爭優勢,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具有很高的投資價值。他堅信,股災和天災一樣都只是暫時的。

3)災後要耐心

巴菲特相信其持有公司具有長期的持續競爭優勢。急於抄底,很可能抄到的只是一把正在跌落的小刀,而且你很難抓到刀把,往往都是抓住了刀刃。


彼得·林奇:暴跌之時,也許是最好的時機

彼得·林奇說過:“每當股市大跌,我對未來憂慮之時,我就會回憶過去歷史上發生過40次股市大跌這一事實,來安撫自己有些恐懼的心,我告訴自己,股市大跌其實是好事,讓我們擁有一次好機會,以很低的價格買入那些很優秀的上市公司的股票”。

1)堅定信心

用大局觀來看股市,堅定信心,長期投資股票,收益肯定要高得多。而聽信哪些新聞評論員和經濟諮詢專家的悲觀語言,相信經濟衰退即將到來而嚇得將全部股票投出轉而投資債券的人,收益率肯定要比堅定信心長期投資股票的人要低得多。

2)暴跌之時,也許是最好的時機

市場下跌沒什麼好驚訝的,這種事情總是一次又一次發生,就想明尼蘇達州的寒冬一次又一次來領一樣,只不過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如果你生活在氣候寒冷的地帶,你早就習以為常,事先早就預料到會有氣溫下降到能結冰的時候,那麼當室外溫度降到低於零度時,你肯定不會恐慌地認為下一個冰河時代就要到了。

索羅斯:及時修正


投資大師在遇到暴跌時,都是這樣做的

索羅斯是叱吒全球金融市場的金融大鱷,幾場金融大戰讓其聲名遠播。然而,這位金融大佬在成名前也栽過跟頭。

1987年,索羅斯遭遇投資生涯的最大一次“滑鐵盧”,當年股市崩盤,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在這場股災中損失6.5億至8億美元,跌幅甚至超過大盤。

但索羅斯認賠出場,低價出掉所有投資組合,然後用所剩資金再加上融資建立美元倉位。到年底,量子基金增長率重回14%,完成一次大逆轉。

索羅斯:錯誤並不可恥,可恥的是錯誤已經顯而易見了還不去修正。承擔風險,無可指責。但同時記住千萬不能孤注一擲。

以上就是投資大師們面對困境的反應,你學到了嗎?


投資大師在遇到暴跌時,都是這樣做的

如果你覺得文章不錯,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和點贊噢,熱血財經將為你提供更多深度財經解讀!《熱血投資課》持續更新中,前往我的主頁可查看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