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諜」新中國經濟領導人之一,曾是中共情報“潘系統二號人物”

在中共情報保衛系統裡,一向是高手輩出,不僅僅是在情報保衛這個範疇裡,對於新中國的建設,在很多關鍵的國家建設中都有著卓越的貢獻,如我們知道的李強院士、兵工業領導人劉鼎,改革開放的弄潮人袁庚等。還有一位,極少見諸人們的視野之中,他就是經濟學家,三聯書店的創始人之一,戰爭年代作為中共華東地區主要的情報領導人,原華中情報部副部長徐雪寒。

「說諜」新中國經濟領導人之一,曾是中共情報“潘系統二號人物”

徐雪寒,原名徐漢臣,曾用名徐梅君,浙江慈溪人,中共黨員。官方對其的定義為: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編輯出版家,資深的經濟管理家、政策諮詢家和外貿專家。

建國後,曾先後擔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顧問、國務院經濟研究中心原常務幹事、中央對外貿易部原副部長等職。

他是杭州中共早期領導人之一,三聯書店前身之一新知書店主要創始人,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曾首先向中央提議在上海開闢國家第二經濟特區。鮮為人知的的是,徐雪寒曾是中共最重要的情報系統之一,潘(漢年)系統“二號人物”,直接配合潘漢年工作,縱橫敵後。

1925年冬,徐雪寒加入共青團。

1926年,轉為中共黨員,先後任紹興縣委書記、杭州地委組織部長,成為大革命後期杭州的中共重要領導人之一。

1927年4月,中國國民黨右派於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徐雪寒奉組織命輾轉於浙江各地(如紹興、寧波)開展恢復組織及堅持鬥爭。

「說諜」新中國經濟領導人之一,曾是中共情報“潘系統二號人物”

西柏坡時期的薛暮橋(左)和曾山

1928年初,由於叛徒出賣,徐雪寒在寧波被捕。隨即,徐雪寒與鮑悲國、莊啟東等一起關押於浙江省陸軍監獄關押。將監獄當成大學和戰鬥堡壘,期間,徐雪寒與薛暮橋(中國經濟學界泰斗,譽為“市場經濟拓荒者”)、張崇文、駱耕漠、蘇淵雷、鮑悲國、莊啟東、史永等中共黨員、共青團員和進步學生難友形成了一個“特殊”的進步群體。學習理論,儲備知識。五年期間,在惡劣的獄中環境下,徐雪寒系統的學習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經濟理論,並學會了世界語和日語。

1933年6月,徐雪寒被保釋出獄。

1934年春,徐雪寒到上海尋找組織。經先他出獄的薛暮橋介紹,參加了著名學者陳翰笙(著名蘇聯紅色特工佐爾格在中國最重要和主要的助手)領導的中國農村經濟研究會,參加研究會的還有駱耕漠、錢俊瑞、姜君辰、張錫昌等人;他們編輯出版《中國經濟情報》週刊和《中國農村》月刊,撰寫文章辯論中國社會性質,討論經濟問題,評論時弊和揭露日本軍國主義暴行。

「說諜」新中國經濟領導人之一,曾是中共情報“潘系統二號人物”

陳瀚笙,佐爾格小組二號人物

1935年8月,徐雪寒奉組織命,承辦新知書店,任經理、總經理等職。新知書店陸續出版了一批進步書籍:《中國農村社會性質論戰》、《鄉村建設批判》、《中國農村經濟常識》、《通俗經濟學》和《大眾經濟學》、《中國貨幣制度往哪裡去》等著作。在編輯出版圖書的同時,新知書店還組織專題討論、組織群眾運動、印製傳單等宣傳品、擔負著中共隱蔽戰線中政治、經濟任務。

此外,徐雪寒接受組織任務,參與上海全市重大抗日救亡運動內部秘密行動指揮部工作,成員為胡喬木、徐雪寒、王紀華(王文清),徐雪寒另外推薦了沙文漢(著名地下黨領導成員,陳修良丈夫)進入核心組。

抗戰爆發後,徐雪寒進入長江局,後來的南方局系統,根據周恩來指示,在各地規劃部署二線、三線書店、印刷廠和副業機構。作為中共出版宣傳機構的兩條腿之一(另一條腿為公開的中共《新華日報》)

1940年冬,周恩來交給徐雪寒一項特殊任務。從新知書店挑選一批能做買賣的可靠的黨員幹部,到江西、福建、浙江一帶開設四五個灰色書店、文具店等,隱蔽待命,準備必要時作為掩護和交通站之用。

1940年初至皖南事變前,新知與塵活、讀書三家書店在各地的分店陸續遭遇查封。

「說諜」新中國經濟領導人之一,曾是中共情報“潘系統二號人物”

1941年1月7日皖南事變後,新知書店桂林總店被查封。徐雪寒面對被迫“清理內部暫停營業’’的局面,採取分散經營策略,從桂林撤退,從事地下工作。按照“設三條戰線的策略”,徐雪寒、黃洛峰決定新知和讀書兩店店名暫不公開使用,安排部分人員參加胡愈之等聯辦的文化供應社,安排部分人員去浙江、江西、福建等地開展經營活動,設立圖書文具公司,或文具店、土特產等副業經營機構。隨後他們去香港執行任務,再到上海“孤島”設立泰風公司作為和大後方及香港聯繫的公開機構,開展對外聯絡,並策劃創辦遠方書店出版圖書。與此同時,他與湯季宏等同志建立上海和蘇北、山東以及浙東根據地之間的海上運輸業務,向根據地輸送書籍、藥品、醫療器材及至軍用物資。

1941年12月8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日軍進佔上海公共租界後,徐雪寒等即不能再做出版工作了。經組織商定,撤銷書店在上海的公開機構,徐雪寒潛伏淪陷區,並組織存書秘密轉運去蘇北根據地等工作。

1943年3月,徐雪寒輾轉從水路飄海到膠東,再飄海到達蘇北根據地。周恩來同志電告新四軍軍部和華中局,證明他的組織關係,開始擔任華中情報部副部長(部長潘漢年)。他具體負責三方面工作:

1.情報分析研究,為中央決策提供戰略參考,為中共中央、華中局,新四軍軍部提供重要信息;

2.代表華中情報部和中央社會部(潘漢年),巡視滬寧情報工作,加固情報系統的安全事宜;如聽取張唯一(代號‘老太爺’,是中央社會部敵後情報系統的出色領導人之一),劉人壽(繼張唯一後接掌上海情報系統的負責人)的工作彙報。

3.應對突發或特殊事件。如45年8月,汪偽警衛三師在六合起義,就是由其將八路軍總部情報部門的關係徐楚光、馬蘊平轉入華中情報部門後,策動成功的。

「說諜」新中國經濟領導人之一,曾是中共情報“潘系統二號人物”

解放後曾任政務院秘書長的張唯一

1943年底,華中局為籌建華中一級抗日政府,成立了政權研究小組(政策研究室),徐雪寒兼任研究員,在曾山和馮定領導下,從事抗日民主根據地財政經濟建設及貨幣鬥爭。

1944年5月間,華中局成立經濟情報處(經濟研究處),任務是蒐集研究戰時三方經濟信息,及時準確地提供給華中局和各部隊參考,並支持後勤保障與經濟建設,徐雪寒任經濟研究處處長,同時仍兼任情報部工作。

1945年夏初,華中財委成立,徐雪寒任華中財經委員會委員。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徐雪寒任蘇皖邊區華中銀行副行長、華中運輸公司總經理。

1945年10月起,為準備參與國共第三次合作的聯合政府和發展經濟,華中局根據中央命令,派徐雪寒拓展上海、臺灣、香港等地商貿活動,陸續投入上萬兩黃金資產籌建一批金融和對外貿易企業,並領導一個採辦物資和運輸的秘密工作機構。

1948年,9月,山東濟南解放,徐雪寒隨軍接收濟南的公路、鐵路部門,任市軍管會交通部部長和華東區鐵路管理局局長,負責領導修復被戰爭破壞的鐵路,送大軍南下。

1949年3月,徐雪寒按華東局和華東財委指令,率隊籌備接收以上海為中心的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四省一市鐵路系統,為華東人力流動和物資流通,提供運輸保障。其中一項重要任務是保障從蘇北、皖南和蘇南等地組織的糧食,從唐山、淮南和秦皇島等地調運煤炭,從中南地區調運棉花能運抵上海。

「說諜」新中國經濟領導人之一,曾是中共情報“潘系統二號人物”

1948年10月,為了迎接新中國的誕生,讀書出版社、生活書店、新知書店三店在香港合併,成立生活書店·讀書出版社·新知書店三聯書店。其中,新知書店前身是錢俊瑞、薛暮橋、姜君辰、徐雪寒等編輯的《中國農村》月刊。成立時推舉錢俊瑞為理事長,徐雪寒為總經理。

「說諜」新中國經濟領導人之一,曾是中共情報“潘系統二號人物”

朱楓,原名朱諶之。和另一名中共情報、統戰戰線上的女傑,即原解放後中共南京市委主要領導人,上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陳修良(曾是遠東國際情報組成員)是同學。

1938年上半年,在武漢新知書店認識徐雪寒,接受中共主張,自願加入中共抗日運動,並且變賣家產資助臺灣抗日義勇隊。

經過了7年的觀察和考驗,尤其是1944年新知書店外圍上海同豐申莊被日情報機關破獲,朱諶之被俘,卻在嚴刑之下,無暴露身份,安全出獄。

1945年徐雪寒作為其入黨介紹人之一,朱湛之加入中共,其組織關係隸屬中共華中情報部,由張唯一(即黨內著名的“老太爺”)直接領導。代號‘四阿姐’。黨內用名,朱彌明(彌明為朱諶之的字)。

「說諜」新中國經濟領導人之一,曾是中共情報“潘系統二號人物”

後朱楓由於臺灣中共組織的破獲,領導人叛變而被出賣,英勇就義。偵破此案國民黨情報少將谷正文後來曾留下一篇《吳石等叛亂案》,

其中稱朱楓“此種維護重要工作、不惜犧牲個人生命之紀律與精神,誠有可取法之處",並贊其“黨性堅強、學能優良"。

徐雪寒,一個偉大的情報工作者,可以說,在情報戰線上,他的功績絲毫不遜色於目前曝光的那些耳熟能詳的情報先驅們。

所謂,雪中寒梅暗盈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