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對自己的親人愛發脾氣,而對外人卻很有禮貌?

早安臨沂


為什麼會這樣?看到大家的評論,其實大家可能都忽略了一個心理問題,那就是“得寸進尺”。

一個人在外面,想把自己的思想、想法、做法,或者是個人世界觀、價值觀去影響或教訓、指揮外人,但外人有他自己的思維能力,你所做的一切他人並不贊同也不可能執行,即便你發脾氣,別人不一定理採你,也許還會回擊你。在這種情況下,你越發脾氣越於事無補。久而久之,你爆操的另一面性格在外人面前會慢慢的收斂,處事會變得小心翼翼而圓滑,久而久之你會養成有理有節而禮貌的去處理與外人的各種關係。當然,破罐子破摔的人不在此列。

為什麼有些人對自己的親人又愛發脾氣呢?眾所周知,各自的親人都會或多或少的把自己與親人之間看做是一個情感利益群體。在這群體裡,那些愛發脾氣的人,親人們為了顧全大局而選擇說服或忍讓,發脾氣的人也會暫時得到了滿足,久而久之他會就得寸進尺,從而變本加厲的採用發脾氣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改輛床車去旅行


這樣的人很多,對外人很有禮貌,對父母,妻兒大吼大叫大發脾氣。為什麼?慣的唄。

對自已最親的人發了脾氣,最親的人能原諒自己。對別人沒禮貌,別人肯定對你也不客氣,常了在這個社會上就會沒朋友,無法立足。

我們最親的人可能就是父母。我在青少年時,老感覺母親說話做事土裡土氣,不合乎我的心意,有時忍不住對母親發脾氣。發脾氣後我也後悔,但母親好像沒什麼,還是一如既往的疼愛我,於是就有了一而再,再而三的發脾氣。爸爸就不一樣,有一次,妹妹不聽話和爸爸頂嘴,爸爸氣得在自己臉上打了幾十下。嚇得妹妹跪地磕頭,求爸爸原諒。所以我們姐妹沒人敢不順著爸爸的,更別說發脾氣了。

長大以後,更深刻的理解了父母的愛,無論父母說得對與錯,只要無關緊要,都可以順著父母,更沒必要發脾氣。不要因為最親的人寵愛自已,就揮霍這份愛。一個人對最親的人都不好,很難理解他對別人是真誠的。



湖光映雪925


這個問題對我來說真的是感同身受。自家的姐就是這樣子。總是拿家裡人撒脾氣,但是對於外人卻很尊敬有火也不敢發。我也感覺很納悶為什麼會是這樣子?一直以來家裡人都是十分的遷就她生怕她生氣,她一旦生氣的話我們就覺得很無辜。儘管是她的錯她也會認為她是對的。我們也糾正不了她的這個壞習慣。反正有時候她在那裡發牢騷罵人,我們就不管他不理她不出聲就是這樣子了。



檰錵糖


真是不能理解,搞不明白,我弟就是屬於這種,對我和我爸就像我們欠他一樣,我爸在他面前像孫子,有好東西好事情全與我們無關,需要東西和錢的時候總能第一個找到我們要,從畢業沒往家裡給個一分錢,我爸去年不在了(69週歲去的),到死沒收到過他兒子給的一分錢,這次疫情也是別人給了他一箱口罩,他誰都給,我讓他自己多留一點,他說他家的能用個二三十年的,我說我這邊都買不到口罩,如果再有給我買點,立馬沒聲了,我都沒敢說讓他給點,他就從沒想過我這當姐的,這麼多年我對他的好權當喂白眼狼了,老爸不在了,以後就沒那麼多顧忌了,這種弟弟不要也罷


linnek2


我看大多數人的回答都忽略了教育的重要性,曾經看過一張照片,令我印象深刻,照片裡有兩組家庭,都是兩個母親帶著一兒一女,一個看穿著打扮明顯是農村的,另一個一看明顯是城裡的。城市打扮的這位女性,端端莊莊的坐在自己位置上,旁邊的兒女各抱著一本書,在認真閱讀。

農村打扮的這位女性斜靠在椅子上,兒女也是隨便斜靠在她身上,各抱著一個手機玩的激情飛揚。

這就驗證了一句話,叫做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

我想表達的主觀意識就是,每個人的品性都和家庭的教育背景息息相關。

很多人都能找出問題,而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和在座的大多各位都很相似,說直白了,就是懶惰。在指責別人的同時,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該如何避免這種現象?這其實都是我們每個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如果松懈,或者忽略了,受害的還將是我們自己


凡事講方法


可能兩個人在一起熟悉了,發脾氣不代表不愛,我平時在公司也對同事嘻嘻哈哈,別人總說我好說話,,回到家對我老公就是大吼大叫,站在我的角度可能沒啥,可是我老公的感覺總說我擺架子,不顧及家人的感覺,,其實這樣真不好,以後我會改正



ma楊洋陽


有以下三種人

1,虛偽的人,善於演戲和偽裝。人前一套,背後一套。

2,心腸不壞,只是不懂的如何疏導情緒的人。把最好的脾氣,給外人,最壞的脾氣留給親人。

他覺得在家裡人面前不需要偽裝,不開心就是不開心。人總是要發洩的,他相信親人不會因為他發脾氣就輕易離開自己,或者傷害自己的利益。事後也能自我反省,主動道歉,並且做出相應補償。

3,原生家庭裡面受過傷的人。

他們有一個共同點:不懂得“人應該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不瞭解如何正確地疏導情緒。

這三種人當中,第三種人是最需要同情和幫助的。因為很多時候,他自己都不明白,為什麼面對家人情緒反而容易失控。

原生家庭裡面受過傷的人

原生家庭受過傷的人,內心積壓了很多的情緒問題,有些是潛意識層面的。

比如我接觸的一個個例,一個看起來很陽光的男孩子。他在某家上市公司做銷售,脾氣真的超級好,對誰都很好。工作能力也很強,經常拿到團隊第一名。

但是很奇怪,她媽媽反饋說他在家裡脾氣特別不好,一句話的不對付就大發脾氣。

後來我瞭解到,他小時候常常被父母打罵,媽媽動不動就對她大吼大叫,而他又沒有反抗的能力。所以小時候的他特別沒有安全感,每次聽到媽媽說話的聲音大一點,他就害怕得發抖。

他長大以後,已經能夠獨立生活了。但是跟媽媽在一起,媽媽說話的聲音只要大一點,他身體立馬緊張起來,如果預感到媽媽要衝他吼,他馬上先吼他的媽媽,大發脾氣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吼完以後他自己又很後悔,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個樣子。

以前看過一個新聞,一個女孩子在餐館跟朋友吃飯,正聊得好好的,突然有一個小孩子在餐館裡面大吵大叫到處亂跑。結果這個女孩子突然就情緒失控,站起身衝上去,對那個孩子拳打腳踢。

後來在一段採訪中,女孩子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樣,我聽到那個小孩大喊大叫的聲音,突然間就很憤怒。我記得我媽媽有一次就是因為一個小孩子吵鬧,導致突發心臟病,差點沒搶救過來。總之我當時就是突然很生氣,我自己也很後悔。”

這些都是潛意識層面的情感創傷。

警惕潛意識層面的情感創傷

因為過去的某段經歷,當事人承受了巨大的傷害,積壓了某種情緒,當類似的場景出現的時候,潛意識產生情緒連接,導致失控。

那個男孩子鏈接的情緒是恐懼,因為恐懼所以條件反射得進行反擊,保護自己。那個女孩子鏈接的的情緒是憤怒,因為憤怒所以條件反射地產生暴力行為。

所以說,原生家庭裡面受過傷的人,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癒,就好比在自己的身上安裝了情緒按鈕,家人碰一下,相關情緒立馬就爆發了。

為什麼有些人對自己的親人愛發脾氣,對外人卻脾氣很好?您怎麼看?

關係修復的大步驟:

預備動作:“我想和你談一下有關……的事情?現在是合適的時機嗎?

得到同意後,就可以開始對話。

傾訴人:儘量用尊重、不指控的語氣,按照下面十個步驟,把你真正的心聲和感受表達出來。

步驟一:“首先,我感謝/欣賞你……”

老婆,我非常感謝你這麼多年對我的幫助,你真的非常地辛苦。我非常欣賞你是一位勤勞、善良、充滿愛心又堅強的女人。這些年,非常地謝謝您為這個家做出的努力。

步驟二:“描述事件的情境:當……”

那天晚上,我因為應酬,喝了酒回來太晚,把家裡吐了一地。當你大聲說話,甚至說以後再也不管我的時候……

步驟三:用情感詞彙標明感受,“我覺得……那感覺好像……”,如果語言能夠有畫面感就更好了。

我內心感到非常地害怕和委屈,因為我不是出去外面瞎玩。那感覺就像小時候有一次我出去跟同學一起打球,回來就被媽媽痛打一頓,她還把我趕出家裡去。我當時那麼小真的害怕極了,非常地憤怒,也非常地委屈。所以,我後來就跟你吵起來了。

步驟四:“我所需要的是……”

我需要的是理解和信任,我害怕被拋棄。

步驟六:提出關係目標:“我希望我們倆的關係能……”

我希望我們倆的關係能更親密一些,可以相互信任,相互尊重。

步驟七:“對這件不快的事情,我也有些責任,我為我……的部分道歉。”

對這件事情,我負主要責任,我為我和你爭吵道歉,對不起,老婆。

步驟八:“我下次可以改進的是……”

我下次可以改進的是,如果需要應酬我一定第一時間告訴你,不讓你擔心。

步驟八:“我需要你幫助我或者為我做的是……”

我需要你幫助我,如果下次有應酬,我酒量差不多了,我讓你給我打電話,就說家裡有事讓我早點回家。你幫我找個臺階。

步驟九:“如果我們各自改進自己可做得更好的部分,這能幫助我們倆……”

如果我們各自改進可以做得更好的部分,這能幫助我們倆更好得照顧到工作和生活,也能給孩子一個安全、幸福的家。

步驟十:“謝謝你的傾聽、考慮我的請求和對我們關係所做的努力。”


大家好,我是宇軒。關注我,為愛點贊~

我們一起成長,用情感智慧點亮自己,讓愛充滿生活!


情感智慧指南


情緒是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的外在表現,有些人善於隱藏自己的情緒,或者壓抑自身負面情緒,這些人在外人眼中屬於沉穩,喜怒不言於色的那種。還有些人屬於天生的豪放派,情緒掛在臉上,說話辦事也不會拐彎抹角。

但無論是哪種人,在家人面前都會拿出最真實的一面,因為家是最安全的地方,家人是最值得信任的。在這裡,人們可以放下心中的包袱,釋放自己的情緒,做真是的自己,這個時候第一類善於在平時隱藏自己情緒的人就會變得極其突出,平時人前溫文爾雅的他,為什麼回家後就變得相當豪橫。這類人我認為是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並且自尊心很強的人,不願意輕易得罪外人,凡事都想做的更好,這就導致他們的內心壓力比較大。而回到家中後,面對最親近的人,他們逐漸放下在外人面前的偽裝,釋放自己的壓了,從而導致情緒的釋放,也就是題主面臨的問題。

但有時對家人而言,這種情況卻是不公平的,很多夫妻間不能相互理解,最終導致家庭的破裂。面對這樣的問題困擾,希望題主能夠耐心和家人進行深層次的溝通,瞭解他的真實想法,幫助他釋放心理壓力,從而改變生活狀況。生活不易,多些理解和關愛,才能走的更長更遠,祝題主生活幸福、安康!



手捧初夢的皓


這種人非常多,說白點就是不成熟缺家教、成長過程中溺愛造成的,在外面受點委屈回家拿親人出氣...

除去有些腦袋受過嚴重刺激的人,剩餘的都是、窩裡橫、沒愛心、憤世嫉俗、懷疑、自卑、無能、

這裡用了多個貶義詞...慢慢去體會

親人是最愛的人,看當前社會有太多拿自己家人出氣的混賬...這類人不及時反省將來也不會孝順父母、沒有感恩心,我就很痛斥這一類天天喊著工作累壓力大心情不好當幌子的貨色...




知府大神


有句俗話叫做:“胳膊肘往外拐。”講的是對外人很好,卻對家人沒有耐心,脾氣暴躁。

量變引起質變,如果是經常性的“胳膊肘往外拐”就說明自身有著心理創傷,而這樣的心理創傷又會導致心理疾病。

這種心理疾病不止傷害著他自己,也傷害著他周圍的人[互粉][互粉][互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