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中國警察沿用了30多年的衝鋒槍,為何至今仍在繼續裝備?

灰太狼日記


因為對於警察的實際需要而言,79式衝鋒槍的性能是能基本予以滿足的,所以其至今是很多警察部門的制式武器之一。

79式衝鋒槍本身是給軍隊研發的,作為微型衝鋒槍便於攜帶,在後來的邊境戰爭中得到了一定規模的使用,但是其也存在著射速過快、彈匣太小等缺陷,所以實際作用比較有限。後來軍隊基本不再使用這種武器,被轉交給了警察部門使用。
警察部門的使用環境明顯不同於軍隊,我國本身嚴重暴力犯罪就不多,而且槍械更是嚴格管制,因此很多時候警察使用的手槍就能解決問題,當然,在必要時使用79式衝鋒槍等武器。在這樣的實際使用條件下,79式衝鋒槍射速過快、彈匣太小等缺陷並不怎麼嚴重,還是可以接受的。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79式衝鋒槍也開始得到改進,如今一部分79式衝鋒槍就加裝了改裝套件,增加了電子瞄準具、握把等附件,使用起來更加舒適。不過79式衝鋒槍畢竟還是70年代的老槍,本身的技術水平已經嚴重落後,因此近年來我國也推出了多款新式衝鋒槍,其中就有一部分就進入了警察部門裝備使用,接替了79式的工作。


戰爭之王


這事兒小編來說一下吧,好歹俺也玩過幾年的79微衝。

話說當年當兵時,部隊發的槍有56、79、81槓,說實話那陣子最愛的就是79,原因只有一個:輕便。

當時中隊的79式全部配發給班長,戰士們全部是81槓,偶爾也有56衝,搞戰術訓練時,大家都吃夠了大傢伙的苦,各種磕磕碰碰不說,關鍵是81槓太重,帶那玩意兒爬戰術的酸爽……不提也罷。



後來帶兵後也開始使用79,那陣子感覺人生就要達到巔峰了,主要是爬戰術再也不擔心苦跟累,輕巧的79拿在手裡跟玩具槍似的。

後來,隨著95的陸續裝備,56、79、81也陸續退出“現役”,不過79倒是裝備給了公安部門。

相對於武警部隊訓練大於實戰,公安部門使用79的幾率更高,警方以前配備的槍械有左輪、54、64、77,以及後來配發的92、95,除了手槍外,連發武器中多以95居多,單就如同網上武器愛好者所言,95簡直太像“大殺器”了,很多時候使用場景有限,威力似乎太過了,而79恰好能彌補手槍與95之間的空缺,既便於攜帶,又兼具火力覆蓋、射速需求。



最主要的是,目前咱們國內的犯罪基本都是冷兵器時代,79足夠用了,射速高的問題多備幾個彈夾就解決了,因為警察又不需要與犯罪分子拼熱火器(某些反恐作戰79就歇一邊了,95必須頂上)……

加之現在警方又對79進行了魔改,加裝了導軌、瞄具、手電、握把等“外掛”,更便於任務的完成。



從實戰出發,警方大量裝備79,一是這槍操作方便、後坐力小易上手,短時間內面對暴徒還能形成火力覆蓋,保準打的犯罪分子頭都抬不起來,平時老百姓報警後打個野豬、藏獒、瘋牛也足夠了……

綜上所述,警方至今大量使用79再正常不過了。


盛廷徵地拆遷律師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79式衝鋒槍是很爛的武器,警方在包括平遠街的實戰中,已經多次吃虧。

事實證明,如果用79式衝鋒槍對抗擁有自動武器的歹徒,火力和可靠性都佔劣勢。

為什麼79式衝鋒槍直到今天還在用呢?

主要同我國嚴格控槍有關係!

從90年代開始禁槍,搞了這麼多年。現在社會上的軍用制式手槍都很少,更別說自動武器,比如自動步槍、衝鋒槍之內。

大部分犯罪分子都不用槍支,用的話也就是自制手槍、獵槍之內。

而79式衝鋒槍雖爛,單發精度還是不錯的,比手槍要強的多。

而性能更好的85式輕衝,精度卻不行,適合軍方壓制性掃射,不適合精確射擊,因此較少見到實戰使用

當年的人質持刀劫持女孩案件,警方在15米距離選擇近距離採用79式衝鋒槍狙擊,一槍就命中。

如果換成手槍,就算頂尖射手也不能包括在15米一槍擊中頭部大小的目標。

更別說,歹徒還劫持者人質,一槍不中,人質立即有生命危險。

另外,79式衝鋒槍可以裝彈20發,可以連續單發射擊,也可以掃射。

目前警方也有79式衝鋒槍的訓練任務。

之前報道這麼寫:79式衝鋒槍躍進射擊訓練,是特警傳統訓練科目,在模擬城市障礙物的環境下進行越障和衝鋒槍射擊,期間多次更換彈夾,旨在加強隊員對79式的使用熟練度和快速移動中的急停射擊精度。

在2012年上海市年度特警大比武中,一名年輕隊員在“1200米運動後利用掩體快速射擊”科目中,憑藉出色的體能、穩定的心率和沉著的射擊,以全場最高的92環成績奪冠中。而在此之前,他每天都要堅持長途負重訓練,在三個月時間裡進行了6000多次訓練擊發。

一名警員曾在2013年上海市特警系統實戰技能比武中榮獲“長短槍應用互換射擊”科目個人第一名。他在展示長短槍互換技巧時,在平行推進中快速射擊完79式衝鋒槍中的子彈,將槍迅速甩向肩後,同時從大腿快槍套中抽出已經上膛的92式手槍繼續射擊,在快速射擊中保持了火力的不間斷。


面對手槍、獵槍的槍戰,79式衝鋒槍當然是足可以應付的。

它畢竟是自動武器,火力壓制性還是可以的。

其實就是一句話,我國槍戰還是很少。

如果我們和美國調換一下,怕是明天就要把79式衝鋒槍全部淘汰了。


薩沙


說的應該是79微衝吧。

79微衝的身世、性能在這裡咱就不談了。之前就有朋友留言抗議,說我寫的沒數據,寫的是散文。但我是這樣想的,想討論,最起碼你得有點基礎知識,對不對?

79微衝這些年名聲不太好,最常見的說法就是射速太高,扣一下扳機,子彈就打光了,沒有空倉掛機,在以前的緝毒、打黑的行動中有戰士、警員吃了虧。

但現在看,恐怕不是這麼回事,並不是槍的問題,而是錢的問題。

從7幾年開始一直到2010年,幾十年裡,我們國家在軍事處於戰略忍耐期,主要的精力、財政都拿去發展經濟。7幾年到9幾年,這20年屬於就是沒錢,9幾年到10年屬於有錢也得優先投到經濟領域,這就導致部隊、警隊嚴重的缺錢。

那年月軍隊太窮了,以至於咱們張將軍現在提起來還哭鼻子呢。把軍隊窮的去經商,去搞第三產業......

軍隊沒錢,就無法組織起有價值的:訓練。

當年最常見的現象就是我們的炮兵在大炮上綁機關槍,以槍代炮,炮彈打不起,用子彈湊合。這種訓練,肯定是比不訓練強,但也肯定是比那真炮彈訓練的效果差很多。

到現在也有不少人在網上抱怨,當了三年兵,打了5發子彈。

而作為一個合格的槍手,你手裡拿著79微衝,按理說,它的性能你應該爛熟於心,每分鐘1000發的射速,彈夾裡有20發子彈,可以單發設計可以連發射擊,有效射程200米,這些是你必須在拿槍之前就知道的。

在實戰中,你打了幾發子彈,彈匣裡還剩幾發,這個槍在你手裡,在多少米的距離之內,你有把握擊中目標,而目標是否有防護,能不能一槍擊倒......這些你都應該隨時做到心裡有數。

拿到槍就像和老戰友在一起,心裡踏實,這把槍已經和你融為一體,它零件裡多了半粒沙子你都能感覺出來,這才行,對不對?

想達到這樣的效果,那必須要經過長期的訓練,最起碼你得打幾千發子彈,甚至是打壞兩支槍。而且還要配合各種戰術動作以及戰友之間的協同。

問題是在先前的三十年裡,軍隊、警隊根本就沒這訓練條件。當兵訓練的時候打過5發79,然後就下基層了。突然有一天告訴你去執行任務,抓毒販,然後給你一支79,你說你慌不慌?

用腳後跟想一下也能知道,就是跟毒販見面一梭子子彈擼光了的結局。

根本就不是槍的問題,是因為缺錢,基層戰士、警員嚴重缺乏訓練的問題。

作為軍事愛好者,有時候寫文章也很苦惱,因為你一談經濟、後勤、資金就容易把這些“愛國智障義和團”勾引出來,你談經濟,他罵你漢奸、走狗、賣國賊。你談後勤,他罵你沒骨氣。然後跟你喊:我們大明子孫鐵骨錚錚,我們打仗不用錢,我們打仗不用後勤,我們打仗連腦子都不用......跟這幫玩意你說你有啥招。

其實79微衝就是個最典型的例子:沒錢,你就缺乏訓練,缺乏訓練,技能就不過硬,技能不過硬你上戰場就慌,慌就出錯,出錯就死人......

沒錢可以打仗,也可以打勝仗,但錢、經濟、後勤、國力這個窟窿是要拿人命去填的。問題是我也希望咱們國家再打仗也能像美軍那樣,追求零傷亡啊。

現在國家經濟起來了,錢可以大把的投到軍隊,055萬噸大驅一次就造了8艘。拿79微衝訓練,多打幾百幾千發子彈,已經不是事兒了。訓練跟上去了,基層戰鬥人員的技能就強了,再執行任務,心裡也更加的踏實,還可以掛上瞄準鏡、戰術手電筒,這時候79的性能才算被充分發揮出來。

所以現在79微衝不但沒有消失,反倒是各種改裝,外掛,出鏡率越來越高。

回到咱們上面提的空倉掛機,實際上作為一個合格的槍手,你打出了幾發子彈,槍裡還剩幾發,這你必須要心裡有數。跟敵人對面了,扣扳機才發現子彈沒了,這就是訓練不充分。根本就不應該要空倉掛機來提示你。見面一梭子直接把子彈打光了,你說這是槍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你說是人的問題還是訓練的問題?你說是訓練的問題還是錢的問題?

拿50萬訓練出來的槍手和拿5塊錢訓練出來的槍手比,都用79,效果能一樣嗎?


銳度何老師


因為我國全民禁槍,警察對持續火力猛的衝鋒槍沒有強烈需求,79式衝鋒槍也能湊和著用。

衝鋒槍是除手槍之外最廣泛的警用槍械,與手槍相比,衝鋒槍指向性更好、精度更高、持續火力更猛,是對付暴力、尤其持槍犯罪分子的有效利器。

我國警察隊伍一直使用79式衝鋒槍,該型衝鋒槍短小精悍,從體型上看比較適合警用。

但是,79式衝鋒槍研製之初並不是為警用研製,而是為軍隊在叢林地區執行軍事任務研製,研製成功後首先裝備了南方的解放軍偵察部隊,而後在武警、公安特警中廣泛裝備。

79式衝鋒槍採用了活塞短行程導氣式自動方式,最高射速1000發/分鐘,使用51式7.62毫米手槍彈,採用20發彈匣,槍托可摺疊,摺疊後長度為470毫米,槍重不足2公斤,可謂短小精悍、威力強大。

客觀的說,79式衝鋒槍並不是一款理想的警用衝鋒槍,作為警用衝鋒槍,它有如下三個缺陷:

1、精度不足。警用槍械最大的要求就是精度,因為需要一槍斃命、避免無辜人員傷亡。但是79式衝鋒槍採用活塞短行程導氣式自動方式,運動部件多、加工精度差,再加上槍身重量低對後坐力吸收不足,使得79式衝鋒槍設計精度差,尤其是連發精度,高達1000發/分鐘的射速,也就是第一發能命中,剩餘子彈全飛,即便有幸沒傷到無辜群眾,打到花花草草也不好。

2、殺傷力過剩,停止作用差。警用槍械並不追求過高的殺傷力,如果殺傷力過高,子彈快速穿過人體後並不會使犯罪分子立即失去行動能力,而且穿過人體的彈頭可能對後面的人員造成傷害。

79式衝鋒槍使用的51式手槍彈是以蘇聯7.62毫米託卡列夫手槍彈為基礎仿製,彈頭直徑7.62毫米,彈殼長度25毫米。作為一種軍用彈藥,51式手槍彈威力較大,初速420~450 m/S,最大膛壓平均值210MPa。而目前最主流的警用彈藥是帕拉貝魯姆9mm手槍彈(9MM*19MM)初速396 m/S,最大膛壓平均值201MPa,而且由於彈頭質量大、頭部形狀更原圓鈍,停止作用更好。

上圖中間是51式手槍彈,右邊是92式9mm手槍彈,很明顯51式手槍彈體型更壯碩,威力更大。

3、79式衝鋒槍彈匣容量只有20發,而連發射速高達1000發/分鐘,一旦與持有重型武器的悍匪交火,秒射之下持久力不足。

MP5之類的衝鋒槍才是理想的警用衝鋒槍。

不甚理想的79式衝鋒槍在我國警察隊伍中沿用了30多年,而且目前尚無全面換裝的替代槍型,說到底還是因為需求不強烈,因為作為一個全面禁槍的國家,我國警察面對持槍犯罪分子的機會鳳毛麟角。

像這種場景,在我國已經算是嚴重的暴力犯罪了。

79式一般只在這種場合才派上用場,可謂“殺雞用牛刀”,雖然有點尷尬,但是這體現了我國整體上相對良好的治安環境,我們該高興才是。

此外,相關單位也通過採用各種改裝套件對79式衝鋒槍進行魔改,提高人機工效和射擊精度,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越來越苛刻的警用要求。

當然,採購環境相對寬鬆的特警部分也裝備了突擊步槍、霰彈槍等不同類型的槍支來應對不同的任務要求,不用非得靠79式包打一切。

而且近期有數款新型衝鋒槍正在測試,某些經費充裕的特警單位已經自行採購,但是距離徹底替換數量龐大的79式還有很長時間。

文末,容筆者多說幾句。我國不但是竟用衝鋒槍長期以來都是“湊合”著用,包括警用手槍、防暴裝備等,都是相當“湊合”,64式小砸炮、05式警用左輪、甚至92式手槍,性能都相當一般,使得反恐壓力非常大的某自治區警察隊伍只能採購GLOCK手槍應急。除了裝備落後,中國警察普遍缺乏槍械訓練,筆者家屬作為一名有著8年警齡的民警,只有在公安大學讀書期間有過10發實彈射擊經驗,後來再也沒有接受相關訓練,而這是警察隊伍裡普遍的現象。當然,往好了想,這是因為我國治安環境好、暴力犯罪少,但是體現出觀念陳舊、落後的現實,也非常值得關注。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79式衝鋒槍確實目前仍然在警隊中大量使用,但是也早就已經被魔改到“面目全非”了,比如下圖中的是原版的79式衝鋒槍,她一開始是長這樣的:
然後,下圖中這把外形科幻,加裝了光學瞄準鏡、導軌護木以及前戰術握把(即TAPS79戰術導軌瞄準系統)的衝鋒槍也是大名鼎鼎的79微衝,可以說,相對於原版,這貨已經被改裝到Ta媽都認不出了,丫的就跟聖誕樹一樣啊,什麼玩意都可以往上面掛,因為79式微衝早就已經停產了,現在想要提高性能只能使勁的加各種配件!


而79式微衝能經久不衰,主要還是找對了自己的位置,對於軍隊來說,79式可能太過雞肋了,但是在我們國家,給警察使用完全是綽綽有餘啊,針對低烈度的衝突(真要有搞不定的,直接上步槍啦,又不是沒有重火力),79式彈匣小射速又快(1000發/分鐘)的缺點,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了,而且在單發點射的時候,79式微衝在精度上又有保證(連發時就用射速彌補咯),從我們自己國家的情況來看,對於警察來說,基本上是遇不到需要激烈交火的情況的,所以,對79式微衝這種有得用就好的武器來說是最合適不過了!

還有一點,我們的警用槍械更新本身就處於一種“舊槍難替換,新槍未出庫的”狀態,很多警備裝備的替換更新都是近些年才有點盼頭,比如最新的05式微衝,首要裝備的應該是軍隊和武警,至於警察系統,可能還要往後排吧,畢竟想要換新裝備對地方財政的壓力也是很大的,所以,79式衝鋒槍目前還是警察們的首選!


哨兵ZH


因為需求不夠

整體來說咱們國家的治安是好的,不大會出現美國或者南美那邊條子和毒販或者幫派成員真人CS的搏火場面,所以...要啥先進衝鋒槍。

咱們看看79的優缺點好了。

79人機功效感人...尤其是那個尖銳的破拉機柄,不知道多少人被這玩意勾破手,劃破衣服。

而且它的51式手槍彈(託卡列夫彈)以前就是設計用給自由槍機或者槍管短後座這類對抽殼要求不高的槍。但79用的是類似步槍的槍機迴轉閉鎖原理,行程長,而51手槍彈的底緣品控也差,所以連發的時候很容易卡彈。

射速高達1000r/m,連發很難控制。


優點呢?槍擊迴轉閉鎖帶來的精度很高,51手槍彈的穿透很強。

我的想法是,在國內警察用79的時候。都是單發...而且絕大多數情況都不是對付歹徒,而是對付瘋牛野豬什麼的。這種情況下不需要連發,而單發的高精度和穿透用來打大型動物還行(雖然不是說最合適,但...確實夠用了,警隊也缺錢)


好吧...說到底還是錢,79這種存量大,軍隊又用不著,子彈也多,而且馬馬虎虎夠用的衝鋒槍最多就改吧改吧湊合用行了。真要是對付持槍的罪犯...比如周克華那次...武警瞭解一下


瘋狗的輕武


在網上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沒有使用經驗的網友談槍論炮,說起來79微衝就沒完,藉此機會,魂舞大漠以為到了該為它正名的時候了。個人就接觸過這支槍,只是沒有用於實戰,還好身邊就有實戰經驗的戰友們,他們的描述還是比較客觀的。用於近戰,擁有風一樣的射速,一槍制敵的精度,而行軍則有重量較輕的優勢。可以說,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好槍。有趣的是,世紀之交有個歹徒搶得一支79衝,竟然跪舔了它,猶交對它之痴迷的程度。衝鋒槍到了79式,還原了衝鋒槍的本來面貌,如56式真正典型的步槍。所謂江山代有名槍出,76退役到了警方,魔改不改至少有五種,什麼皮軌,瞄具,戰術手電,小握把,什麼都有了,如圖,鹹說科幻。

南疆浴火

生逢其時,投入實戰,它是偵察兵的至愛。穿行在叢林,可以急走如飛;突然遭遇,可以瞬間開火,火力正是王道,可以秒殺一切敵人,起到了勝負手的作用,都對它愛不釋手。2秒鐘打光一個30發彈的彈匣,換彈匣時自有戰友交替開火。外行漢說子彈太少,哪來的打不光的彈匣呢。開火即能起到壓制作用,可以說完全達到了設計的初衷。已經足夠,舍此何求,一分鐘1000發,當時正是王者。還不只這些,200米以內精度很高,難道這不是衝鋒槍發端的意義所在嗎?當時背上這樣一支槍,再穿著帥氣的新式叢林迷彩,他們,正是我們的偵察兵,為取得戰爭主動多建功勳。

魔改以後

再不見原來模樣,不是此槍使用者,很難辨識於它。其實加裝的那些零碎價格,遠遠超過了槍體本身,什麼都有了,如今成為訓練有素的特警隊員的至愛,它的名字TAPS79,擺上警用裝備展臺,很拉風,不只拉風,利用精度和射速都有反恐鎮暴的戰例。是否重量過輕成為此槍優勢,還是因為射速為我們的特警戰士深自喜愛?打造一支好槍需要千錘百煉,千回百改才會具備名槍品格,不能因為一二缺點就視為敝履,我們奢侈不起。過去在軍隊手中大放光彩,今天作用於治安戰線,成就了名槍傳奇。有關它的故事,還將繼續。


魂舞大漠


其實提問者說的是79式微型衝鋒槍或者54黑星手槍吧。
警察部隊裝備中能看到純粹是歷史遺留原因,當時警察手中用的傢伙事兒都是軍隊手中淘汰下來的破爛。代表作就是毛瑟c96


(沒錯,就是李雲龍手上那一把中國公安一直用到80年代)

79式衝鋒槍,原來就是作為
解放軍各非一線戰鬥部隊的自衛槍支。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大規模使用。使用過程解放軍對其評價並不怎麼好。尤其是那操蛋的20發彈匣。不熟悉的人一不小心插反了,就別想拔下來了。於是紛紛從解放軍中打包退貨。剩下的倉庫大量的79衝鋒槍怎麼辦呢?於是只能找個接盤俠頂包。按照傳統就落到警察手裡了。作為軍用武器轉到警用武器,雖然有很多不便最直接的問題就是穿透性。例如54黑星。
由於都是用的51式7.62 mm手槍彈,貫穿力強作為警用武器的話,停止能力不夠大。容易傷及無辜。但是八九十年代。治安狀況非常不好,經濟也在逐步恢復中,沒那功夫研究專門兒的警用槍械。即便是之前逐步轉正的64小砸炮。也存在威力過小無法威懾犯罪分子等問題。


神聖騾馬帝國


首先概括瞭解一下79式衝鋒槍:全稱為1979年式7.62毫米衝鋒槍,於1979年設計定型。該槍設計用於空降兵、偵察兵等特種部隊作為自衛武器使用,以殺傷200米內的有生目標。

79式衝鋒槍的精度和可靠性很好,受到廣泛歡迎。從1981年試生產算起,截至1992年,79式衝鋒槍生產總量近20萬支,年產量均超過3萬支,除少量裝備部隊試用外,大部分被武警和民兵預備役使用。

在此基礎上我們從多個角度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一、從裝備性能需求來看,武警所需裝備主要用於反恐維穩等任務,200米的射擊距離很理想,加上在精度較為可靠,槍托可緩衝機械長,較常規衝鋒槍後座不大,非常適合武警的大規模配備。

二、從成本和發展角度看,79衝是國產武器的嘗試,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產第一代衝鋒槍,實現量產對軍工業發展有重要意義,又能較好節約成本。

三、從軍費分配方面看,歷年主要軍費用於海、陸、空、火箭軍主戰裝備研發和人才保留,對作戰任務較輕的武警方面傾斜少。

四、從裝備換代原則上看,不一定是服役年限長就一定要淘汰,比如我軍的67式木柄手榴彈,服役年限比79衝還要高出10多年,但因數量眾多、殺傷效果好,仍在服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