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老人去世留下6歲孫子,如果孩子能夠求助,悲劇也許不會發生

最近頭條榜上一條熱搜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在湖北十堰一小區,社區工作人員照例上門查體溫,一個五六歲男孩開門。

工作人員問小男孩家裡有幾個人,男孩回答:他跟爺爺。

問男孩爺爺呢,孩子說:已經死了。

問男孩為什麼不出去,孩子答:爺爺說外面有病毒,不能出去,只能在家吃餅乾。

老人去世留下6歲孫子,如果孩子能夠求助,悲劇也許不會發生

據悉,老人有個兒子(已離婚),疫情開始時兒子一直在廣西,老伴兒半年前去世,所以家中只有他與孫子(小森)共同居住。

老人去世留下6歲孫子,如果孩子能夠求助,悲劇也許不會發生

這則新聞一發到網上就引發熱議,戳中不少人的淚點,有人稱幸虧有疫情排查發現了這件事,不然後果不堪設想,但更多的是網友們紛紛指責孩子父母狠心,把孩子和生病的老人留在家裡不聞不問。

事情發生之後,孩子被好心人李阿姨接回家,據李阿姨回憶,小森還沒上學,6歲多一點,連電話都不會打,也記不住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來家裡這兩天和自家兩個孩子一起玩,一起看動畫片,特別高興,“看他這樣,應該還不明白髮生了什麼。”

“特別懂事,太聽話了,讓人心裡很不是滋味”,李阿姨回憶,短短兩天時間,小森吃東西都要分弟弟一半,上廁所沖水,讓他多衝幾遍,他就說浪費水,已經把水關了。

夫妻離異、空巢老人、留守兒童,這些熱點關鍵詞把這條消息推上了熱搜,人們對此議論紛紛。

老人去世留下6歲孫子,如果孩子能夠求助,悲劇也許不會發生

是什麼造成了這場悲劇的發生?

事情報道之後,網友紛紛指責兒子對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不夠關心,患病老父親和年幼的兒子在疫情災區,怎麼就能做到不聞不問?

然而,悲劇的發生也從來不是一件事情的直接後果。

因為老人兒子夫妻離異,所以對老人和孩子不聞不問,即便他們處在疫區;

因為父母對孩子冷漠,所以孩子6歲還沒上過學(而現在很多孩子兩歲多就被送去了幼兒園);

因為是70多歲的空巢老人帶孩子,沒人教,孩子連手機也不會打,更記不住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所以在爺爺去世之後孩子只會因著爺爺的一句話“外面有病毒”守著爺爺不知道多久……所有的一切,都是這場悲劇發生的導火索。

第一次看到這件事,我的第一反應是孩子既然知道爺爺去世了,為什麼不給爸爸打個電話或者是直接打個110、120?不知道老人去世的時候經歷了多大的痛苦,也不知道這份痛苦持續了多長時間,如果孩子能夠打個電話,這場悲劇是否就能挽回?

在看到後續好心人李阿姨的話我明白了,不是孩子不打電話,是因為他不會。一個6歲的孩子沒有上過學,不會打手機,記不住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這是多麼讓人感到意外的事情?如果孩子遇到事情會打手機求救,即使沒有父母的每日問候,事情也許還能挽救,悲劇可能就不會發生。

如果孩子會打電話求救

老人去世留下6歲孫子,如果孩子能夠求助,悲劇也許不會發生

2017年,一名懷孕9個月的孕婦突發癲癇,她四歲的女兒卡利斯撥打了報警電話,並且為媽媽順利叫到了一輛救護車,救了媽媽和她肚子裡的小弟弟。事後,媽媽很驕傲地說起自己女兒:我們從卡利斯2歲開始,她們就教給她如何打求救電話,並且說出自己家的地址和媽媽的姓名。

老人去世留下6歲孫子,如果孩子能夠求助,悲劇也許不會發生

2019年,新疆一小區起火,家裡就只有6歲的姐姐和3歲的妹妹,結果姐姐就憑藉著學校里老師教過的知識,沉著報警,並把妹妹帶到安全地帶,一度被人們成為教科書式的兒童求救案例。

在我們這個老人去世留下6歲男童的悲劇裡,如果孩子有一定的求救,會打電話報警,也許老人真的不會去世。很多人慶幸防疫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排查阻止了這場悲劇的進一步惡化,但是,如果孩子會求救,即便沒有體溫排查,事情也可以有一個更好的結局。

老人去世留下6歲孫子,如果孩子能夠求助,悲劇也許不會發生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成人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很多父母早早離開年幼的孩子也是生活所迫。不知道小森的父母為什麼會狠心把他留給七十多歲的老人,也不知道孩子為什麼6歲還沒上過學,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小森是一個缺少愛的孩子。

大寶兩歲多的時候,婆婆就開始教他記家庭地址、每一個人的名字和我的電話號碼,那會兒二寶剛出生不久,我從來沒想過這些事情,覺得婆婆這樣做根本沒必要,畢竟孩子還小,時時刻刻待在我們眼皮子底下。

婆婆說:凡事提前做好準備,這麼點的小孩子記性好著呢。前段時間看新聞,有孩子在商場跟媽媽走丟了,差點被人販子抱走。我就想著,咱不能總把孩子栓褲腰帶上,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孩子走丟了,他知道自家地址,知道家裡電話就能找回來。

婆婆一輩子不認字,但是很多事情上她卻看得很開,想得很遠。

老人去世留下6歲孫子,如果孩子能夠求助,悲劇也許不會發生

有句話說得好: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你不可能一天24小時時時刻刻跟著孩子,如果有一天,你和孩子在家,你的身體突然出現狀況,無法動彈,孩子該怎麼辦?

前段時間疫情肆虐,老公復工需要住單位隔離,我在家帶著兩個孩子,有一天我就問兩個孩子,如果媽媽突然生病動不了,你們可怎麼辦?

兩個孩子一個6歲多,一個4歲多,他們異口同聲:給爸爸打電話。

他們知道我的手機用我指紋能打開,知道電話簿裡哪個是爸爸,知道如何撥打爸爸的電話,遇到事情,他們不是想著吃些什麼,喝些什麼,而是想著主動去尋求幫助。這點就夠了。

6歲的小森被好心人接回家,孩子乖巧的讓人心疼,不少心理學人士都認為孩子心理已經產生問題。離異的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但無論如何,為人父母就應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別把孩子撇到一邊撒手不管,最起碼的自救手段請教給他。

另外也希望各位在外的遊子,多關注一下家中的留守老人和孩子,他們是弱勢群體,需要更多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