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民辦學校真的都是為了盈利嗎?看了問答區,信念要崩潰了,沒一個人為良心教育說句話?

大眼李少一


我有兩個朋友就是從事民辦教育的,看他們在一起討論工作的時候,多半的時候都是在談怎麼盈利。其實,民辦教育和民辦企業是一樣的,首先都要解決生存問題,畢竟,如果都不能生存下去,信念也就沒有意義。民辦教育與公辦學校有許多的難處,他們需要自己解決場地,解決生源,解決教師隊伍的發展,這些都需要錢去完成,我想,即使是公辦學校,教師沒有工資也會呆不下去。民辦教育,在首先解決生存問題後,就要去努力發展教育本質,不能一味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畢竟,教育不僅是對自己負責,還有孩子未來。


科技小湯


早些年,認識一個長輩,是一個民辦高中的校長,有一次跟我父親在吃飯,我在旁邊聽了他們的對話。

那個時候我還在上初中,印象不是很深了,但是有那麼一段話我記得:“其實辦這麼個學校掙不多,就是想著能給想學習又找不到學校的學生提供個好點的地方,咱現在這個社會,考不上高中的孩子你讓他們去上中專?那這輩子基本上也就看到頭了。”

其實很多老前輩在辦學的時候真的是在考慮孩子的教育,不過現在大家都覺得辦學能掙錢,慢慢地也就忘了教育的初衷了。


速克


已經答了這麼多了,偶是財經領域的,雖然大學沒讀過,但是研究過不少。

說幾個吧!

西湖大學,施一公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創辦。由於現在只招博士生,本科還得過幾年再說,相信是情懷吧!是民營公司老闆捐助加上杭州市大力支持,希望有好的發展吧!

汕頭大學,廣東省政府,汕頭市政府與李嘉誠基金會共同創辦,其實起步時是李嘉誠一個情懷吧!結果還是變成公辦學校。

寧波大學,翻看寧波大學校史,是1986年船王包玉剛先生捐資創立。寧波大學與汕頭大學一樣,都是公辦大學。

黃河大學是 中國第一所中外聯辦綜合性高等學府,於1985年5月在 正式成立。黃河大學由 和美籍華裔聯合創辦。秦元勳校長離校後,學校內部種種原因,造成學校辦學困難。人才流失嚴重,於1991年整體合併到鄭州大學。

可以看出新中國成立後不是沒有優秀的私立大學,也是良心的大學,最後的結果都不美好。以公辦私助的汕頭大學與寧波大學活的非常滋潤。黃河大學已經不存在了。

最後再說一個,武漢學院。會不會成為民辦高校,不以盈利的標杆呢!

武漢學院簡稱“武院”,地處湖北省省會武漢,是一所由批准設立的私立,由主管,非營利性,英國皇家協會(ICAEW)武漢唯一的授權機考中心,華為首家設立“ICT培養基地”的本科院校,湖北省唯一一所一本招生的,擁有“國家級眾創空間”和“雙學士學位”教育資格。

為什麼說這個學校呢!是因為現在這所民辦高校控制人為陳一丹先生。陳一丹是誰?騰訊公司創始人之一,與馬化騰一起創業的。

2015年6月,舉辦方武漢一丹教科文發展有限公司加大投入,武漢學院第一期總投入達20餘億元,主要用於新校區的建設及師資投入,該校成為國內投資額最大的民辦之一。

陳一丹從騰訊離職一直致力於慈善事業,目前捐款已經達到百億之多。

有沒有求證一下,到底良心嗎?聽說一般一半的學生能得獎,幾乎學費減半是真的嗎?

別的高校幾乎都賣給了國內教育機構到香港的去上市的公司,個人更希望陳一丹先生把教育事業當一輩子事業做下去。為中國民辦高校樹立標杆。


文子說社保


我來說句公道話。民辦學校的校舍,設備,師資等全部都是私人投資的,如果不是做慈善,那肯定是要考慮經濟回報的。這些人未必都是大款,錢多的沒處用了!好多人還是集資或者貸款,傾其所有財力開辦學校的,不賺錢怎麼的了?放在誰身上都一樣,背油唱燈影的事,沒人願意去幹,是你你幹嘛?民辦學校講求經濟效益天經地義,無可厚非。

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不要只關注它掙了多少錢,而是要看它掙錢之後產生了怎麼樣的社會效果,是否對社會有利,是否造福人類。不要片面的以為講求經濟效益就是唯利是圖,見利忘義,不承擔社會責任,而去一味地指責,貶低它。

多年以來,由於財力短缺,各級人民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不足,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民辦學校吸收社會閒散資金,興辦教育,恰巧彌補了這一缺陷。民辦學校的興起,既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又緩解了國家困難,與國與民都是一件好事,一舉兩得。

民辦學校因為不受體制限制,管理方式靈活,評價機制嚴格,競爭獎勵機制完善,近些年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好多躋身名校行列,成績斐然,趨之若鶩。當然也有一些學校為了提高知名度,千方百計招攬優質生源,這也是引起社會非議的主要原因。

其實,萬事同理,追求自身利益只要不對社會造成危害,我們就沒有理由不容許它存在,何況它還對社會有益,為教育做出了貢獻呢!


今論壇


民辦學校首先需要的是生存,沒有教委撥款,還需要吸收老師進來,工資重要開的比公辦的高吧。為吸引學生來,設施要比公辦的完善優良吧,為了創高升學品質,要挑好的學生吧,什麼東西不需要資金投入,講民辦學校貴的,不知道是什麼心態,你去開個學校看看,你自己掏錢去做教育慈善看看。民辦學校就是辦企業,總要有盈利後,才能去發生社會效益,不盈利就破產關門了,後面就無從談起了。各個階層也只能被條件壓迫著選擇,不可能順心的。


hwangjovi


如果不是為了利益誰能幹,現在不管是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大學都有私立和民辦,主要目的就是利益,但是現在的私立學校真的把教學抓的很緊,他們也真的為孩子的未來著想,我認識一個私立學校的老闆,他是小學初中高中都有,他聘用的老師都是非常優秀的退休老師和大學畢業生。對老師要求特別嚴格,對學生也非常負責,我覺得現在的私立學校收費合理,我還是支持私立學校的。


時光耀


民辦學校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民辦學校的投資人追求利益是無可厚非的。許多局外人士痛恨民辦學校高額收費,以為老闆掙了很多錢。其實呢,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局外人看到的只是收費用於發工資的部分,還有一大部分他們看不到的,或者說沒有直接感受到的。例如,在工資之外,還有為員工交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等,還有學校的辦公經費、教職員工外出學習進修費用、師生員工的生活補助、優秀師生員工的獎勵、學校校產校具的添置與維修、各種節假日的福利等等。在現行法律法規下,收費是受限的,產生的利益是有限的,有的甚至是虧本的。


棕櫚泉555


民辦學校是雙贏啊,學校盈利了,也培養了很多優秀人才啊。

1、民辦學校的性質決定了它就需要盈利。

首先,民辦學校的設施及設備都需要金錢投入的,而且是需要持續投入的,穩定的資金來源才能保障民辦學校一直辦下去啊。要穩定的資金來源就必須盈利啊。

其次,民辦學校需要用資金吸引人才。民辦學校的師資力量雄厚,就是靠投入資金吸引的。要留住人才,引進更多的優秀人才,就必須盈利啊。

最後,學校不盈利,實現不了創辦者的初衷和夢想。我相信,創辦者都是為了辦好教育而且都是有自己的教育信念來建設學校的。要實現創辦者的教育理念,學校就得長久的發展下去,這也需要資金支持的。

2、學校盈利和良心教育不衝突。

教育是需要投入的,不管是資金還是人力。

學校盈利,學校就有能力把學校建設的越來越好,這就是為了學生更好的教育。就是良心教育。


化學姐話教育


教育這塊蛋糕很大,都想切一塊,因為國家統不過來。辦學初衷,的確有想真搞教育的,國家允許,難得一展宏圖,覺得自己的教育理念比之國教更高一籌。但大部分都是為了賺錢去的,君不見滿世界的教育培訓機構?一言以蔽之,就是為了賺錢。既然國家不投資,辦教人也不能喝西北風,總得賺點。至於受教人選擇公立還是私立是周瑜打黃蓋願打願挨,當然要看自己的腰包是鼓,還是不鼓了。


無為258115


瞎扯淡,你知道有一種所謂的民辦學校嗎?教師的工資獎金等全是國家撥款,教師拿著納稅人的錢在給私人打工,這樣的民辦學校該不該取締?真正的民辦應該鼓勵,引導,健康發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享受的補助,與公辦的一樣,民辦學校可以組織掐尖招生,而公辦不能,民辦學校在亂收費,公辦不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