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一個蜀南小鎮,因為一封電報,成為抗戰文化中心,來看中國李莊

這個小鎮叫李莊鎮。

李莊鎮位於四川宜賓市以東的長江南岸,有三千多年的建鎮歷史,是一個地道的古鎮。因為就在長江邊上,有著優越的水運條件,明清以來成為長江上游的重要水運碼頭和物資集散地,造就了李莊的熱鬧繁華。

然而,真正使這個蜀南小鎮名震全國,在歷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卻是因為一封電報。


一個蜀南小鎮,因為一封電報,成為抗戰文化中心,來看中國李莊


電報內容很簡單,只有16個字:“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費用,地方供給”。電報中的“同大”是指同濟大學,同濟大學在上海,與四川的李莊鎮相距萬里之遙。這封短短十六個字的電報,不僅將“萬里長江第一鎮”與“東方名珠”聯結在一起,更是書寫了一段深重的民族血淚史、苦難文化史。

1937年8月,淞滬抗戰爆發後,同濟大學在江灣的校區被日軍夷為平地,同濟大學師生揹負著國仇家恨走上了遷移之路。先到浙江金華、後到江西贛縣、再到廣西八步、又到雲南昆明。然而隨著抗戰局勢的惡化,所到之地竟無一處可放下一張安靜的書桌。到了1940年7月,在昆明期間甚至發生了學生被日機炸死的慘劇。無奈之下,同濟大學領導根據國民政府教育部的指令,決定在四川南部的宜賓和瀘州一帶找一個落腳之地,以便繼續辦學。


一個蜀南小鎮,因為一封電報,成為抗戰文化中心,來看中國李莊


實際上,因為當時大半個中國淪陷敵手,從長沙中下游的上海、南京、武漢、長沙等地遷入四川的機構和人員太多,小城宜賓早已是人滿為患,難以立足了。幸賴有同濟大學校友、宜賓本地人錢子寧奔走聯絡,四處打聽尋找,機緣巧合之下,找到了南溪縣的李莊鎮。

從當時的情況看,南溪縣城是有條件接收同濟大學師生的,但當地的官僚士紳怕給當地社會造成不利影響,不肯出手相助,反而以“小廟供不大菩薩”為由拒絕了。而李莊鎮的社會賢達羅南陔卻有著非同一般的眼光、胸懷和氣魄,他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刻召集本鎮的官僚士紳和富商名流商議,決定歡迎同濟大學遷入李莊並盡全力提供必要保障,於是便有了前述電報的發出。


一個蜀南小鎮,因為一封電報,成為抗戰文化中心,來看中國李莊


電報發出後,李莊鎮全體動員,把鎮內適合辦公辦學的會館、廟宇、祠堂等全部騰了出來,吊起菩薩神像,收起祖宗牌位,打掃街道庭院,迎接同濟大學師生的到來。

筆者前幾日到宜賓出差,考察了李莊古鎮,當年辦學的建築舊址依然保存完好。可以看出,當年同濟大學校本部佔用的是禹王宮、理學院佔用的是南華宮、醫學院佔用的是祖師殿、工學院佔用的是東嶽廟等等。


一個蜀南小鎮,因為一封電報,成為抗戰文化中心,來看中國李莊


從此,同濟大學師生在這座千年古鎮找到了辦學之地、棲息之所;千年古鎮李莊也迎來了新生命、展開了新的歷史畫卷。從1940年到1946年,短短几年時間,李莊鎮從名不見經傳的蜀南小鎮,一舉成為當時的四大抗戰文化中心之一,與重慶、成都、昆明齊名,甚至有了“民族精神的涵養地,傳統文化的折射點”的美譽。


一個蜀南小鎮,因為一封電報,成為抗戰文化中心,來看中國李莊


當年的李莊,不僅有同濟大學,還有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營造學社等一批學術機構,雲集了梁思成、林徽因、傅斯年、董作賓、李濟、童弟周、陶孟和等一批大師級人物。一座只有3000居民的小鎮,在6年時間裡竟集中了近萬名學界精英,堪稱中國文化史上的奇蹟,成為當時的文化中心也應屬歷史之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