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白蘿蔔的藥用價值


白蘿蔔的藥用價值

白蘿蔔,在缺醫少藥的時代,我們的古人發現了它的藥用價值。中藥藥典記載:白蘿蔔入肺,性甘平辛,歸肺脾經,具有下氣、消食、除疾潤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的功效。主治肺痿、肺熱、便秘、吐血、氣脹、食滯、消化不良、痰多、大小便不通暢等。白蘿蔔很適合用水煮熟後,喝蘿蔔水,放點白糖,可以當做飲料飲用,對消化和養胃有很好的作用。

傳說神農嘗百草發現它既有藥用價值,又是很好有食材。公元827-836年間如皋定慧寺僧侶就有種植,該寺將蘿蔔作為貢品,並饋贈施主,時稱萊菔(其種子叫萊菔子,供藥用)。後逐漸流傳民間,廣為種植。饑荒時代,白蘿蔔不知救過多少人的性命,成為人們念念不忘的救星。

提起白蘿蔔,不得不佩服勞動人民無窮無盡的創造力。白蘿蔔除了以上這些作用外,還有一個什麼鮮為人知的作用:治腳汗。

筆者接觸過一位農民,腳汗特別厲害,每天穿的襪子如水裡浸過一樣,用了很多斂溼方子不起作用,聽一老農說用白蘿蔔葉煎水洗腳有效。他依法炮製,果然如此。方法:白蘿蔔葉適量,洗衣淨煎水洗腳,每隔七天一次,連續七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