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人生中極力爭未必得,極力讓未必失。你怎麼看得失?

老孫遁世無悶


得失二字,看似簡單,包含整個人生

人生在世,皆在得失之間,得到了不該得到的,便一定會失去不該失去的,承受了別人不能承受的,便一定會享受別人不能享受的,得失均掌握在自己手中。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順其自然

芸芸眾生,得失隨緣,得到有得到的機緣,失去有失去的機緣,得到失去皆有因果,凡事無愧於心,得到失去皆是收穫。

三千繁華不過一瞬,百年之後,一捧黃沙

人活一世,不取悅,不佔有,不辜負,用心生活,珍惜眼前,過好現在,知足常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坦然接受生命中應該出現的歲月蹉跎,時光荏苒,這一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永遠得到,沒有任何東西會永遠失去,往事如煙,淺笑而安,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面對得失問心無愧就好,一切隨緣!





浮塵裡的遐想


年輕時我看重得失,以致在辦公室存在幫派學會腹黑。大家每天正常聊天沒問題,但工作時大家都會暗使絆子,令你小心翼翼。我單位經常崗位聘用制(拿所有崗位出來炒),每年一次。一般都聘回原崗位的為多數,只有2至3人共競同一個崗位,其中一個是我。

我的優點誠實,看問題較深入,當自己部門被其他部門攻擊(差錯),我能夠迅速在他部門找出破綻最快的人,可以大家部門間平衡維護。但好可惜我文憑較低,經理常設應聘條件設置很低,大家都知道這是經理給我降低門檻。能夠成功競上心儀的崗位,心裡當然開心,但同時存在高處不勝寒。部門中派別的爭鬥我工作得不快樂,很壓抑,幾年後,我認為自己不適合這種工作環境,毅然退出竟聘,自已離開單位獨立創業。

萬事開頭難,我既然選擇自己要走的路,就要堅毅地走下去。得與失由他人評論,我已看淡,做自己快活的工作,把壓抑多年的思想解放出來。


上善若水一心向善


人生的道路都在得失之間,有些人處心積慮想得到,末必能得到。而有些人事事不計較,儘量讓人反而得到了。

讓人,可能失去了暫時的利益,而使人看到他的德行和品行。由此對他有了極大的信任感。看起來他失去了,其實他得到了,得到了他的無形資產,以後冥冥之中必有厚報。

有些人極力爭取,看似得到了,其實失去的也很快,為什麼?爭,本身就含“貪"和私利,得到了也是暫時的,做人不為別人著想,永遠也不長久。

佛說:多佈施,必得福報。所以,做人要仁厚,要有公心。不是自己的,永遠也別拿,得到了也會失去。是自己的,得到了也會心安理得。大千世界,因果輪迴。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昌正覺正淨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捨得一身剮由你不由天,

失去才懂得珍惜,

得到反而不珍惜。

凡事都有倆面性得失也一樣。

你得到了同時也會失去一些。

就是所謂的有得必有失,

得失何必太計較。

你自己開心就好!


Feeling老馬知秋


忍一時風平浪靜,讓三分海闊天空,這句話沒錯,何況人生得失真的無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不見得你得到了就是開心,失去了就是欣慰,淡然看淡得失,是你的好好珍惜,不是你的隨風而逝,真的不重要,其實,人到了中年往往會覺得一切都是冥冥之中註定的,得到如何,失去又如何,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照顧好身體,保持淡然心態,舒心快樂不就是最重要的嘛哈哈哈





格式化117694056



生不必太計較,極力爭,未必得;極力讓,未必失。

一個人的快樂,並非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多是負擔,是另一種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種有餘;捨棄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種更寬闊的擁有。

所以,當與人相處遇到利益糾紛時,我們不必太計較。

不計較是一種智慧、一種策略,懂得不計較的人更容易獲得雙贏,更能夠以最小的代價獲得利益的最大化。


學海xh1966


這是關於古今“人一生中,得爭還是讓,對得與失能造成什麼結果”的事。

是這樣,有些事必須讓,如同雞肋聞之有味食之無肉啊,再就是君子當成人之美。

有些事有些事我們必須去爭取,重在參與得與不得已盡力啦問心無愧,或者是叫角逐叫捍衛如箭在弦不得不發。結果就應該是這樣被認可的事實存在。如何決定讓還是爭,需要全悉目標,重要的是正確評估自己。如果實力不濟,自己就如鬧劇中的小丑,除啦攪局搗亂什麼也不能,費力不討好被厭惡摒棄。

古時候周武王幾次準備伐紂,都被姜子牙諫止,因為條件不成熟,時機不對,紂王帝辛雖殘暴,知道的人沒幾個,很多賢良忠義智能之士不知道啊,所以不可輕舉妄動。要做到出師有名一擊必克。

這世界,不爭就絕對不屬於你,讓就更板上釘釘,怎麼樣也不屬於你,將永世無緣無分啦。

可為什麼還說爭未必得,讓未必失去呢?

古代春秋時期,鬼谷子門中有個叫龐涓的學而有成,出仕魏國上將軍,使弱魏威震諸侯成為一小霸。貧賤之交不能忘,就把學弟孫臏邀來助力,同享榮華富貴。卻發現孫臏更得魏王器重,是既嫉妒又患得患失,於是想把控孫臏搶奪兵法贏得用兵天下第一的響亮名頭,做出可恥的事,結果是雞飛蛋打。龐涓雖為國捐軀但魏國也被龐涓逗得夠嗆,魏國從有龐涓一改友善四鄰樹敵,沒啦龐涓魏國只能厚結諸侯自貶求安啦,像龐涓這等有才無德的人能重用嗎,誰敢重用啊?話說回來來,如果龐涓不搶奪孫臏的兵法,恩待孫臏為龐涓所用,孫臏的兵法也就等於是龐涓的啦。誠如是,孫臏充其量不過用兵如神,也就是魏王椅重的重器軍事家而已,可龐涓就不同啦,應該是挖掘人才舉薦有功的伯樂,強國的戰略家,最震古爍今的政客。一個好的開頭,一個自私愚魯的決定,導致孫臏失去行走和快樂的青春,也導致龐涓像一隻流螢,疏忽不見蹤影。世事迷離,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有時候真的是讓人難以琢磨。

像《水滸傳》裡的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小兩口,真是伉儷情深,讓人欣羨的人間佳境,可高衙內就要殺雞取卵啊,即使倒下那麼多人,自己還是什麼也沒撈著,有什麼意思呀。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是的,忍忍自己的虛榮心,擺正心態,在大千世界找到自己合理的位置,多好哇。不須曾經擁有,也更別提天長地久啦,一切的美好有如拈在指尖的花,雖然停留,必竟會消解不見,但這段相知相憶的緣應該是永遠令人難忘的。

現實中,確實大多數都是愛佔便宜,貪得無厭。若忍讓,只會招來欺凌羞辱,所以就要合理維權抗爭。做為婦女兒童,要保護好自己,拿出“寧我負人,勿人負我”安全第一的態度,拒絕聽從巧舌如簧的忽悠,也不要覺得到家啦就放下警惕。因為越危險的地方越不安全,一樣,越安全的地方更容易受到傷害,所以古代戍邊行伍枕戈待旦,英雄豪強狡兔三窟。有篇小短文敘述這麼個事,一位花美女孩,被同伴們引誘出賣,事後女孩欲哭無淚,抑鬱寡歡,傷悲欲絕。有許多恨鐵不成鋼的好心人氣的說“該”“你樂意”等等事後諸葛亮的話,不亞於傷口上撒鹽,雪上加霜。是的,許多心懷叵測的人不但不怕女孩訴訟,還很希望走上這扯皮的道路,無論如何,女孩這一生都毀壞啦,所以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保護好自己比勝訴要合適千萬倍。有許多善人善語安慰女孩說“你做的沒有錯,你是無辜的,錯的是侵害你的人”。給安慰的話點讚的同時,應該說,女孩你雖然為啦避免更加多的傷害選擇不抗爭,這也不可以說,女孩你做的對。人要抗爭,進入陌生的環境,就得想法撤離,發現被套路,就得即時叫停,發現自己處於被動就要積極尋求主動,避免被別人暴力協控。

有幾個下下策不知可否一用,首先女扮男裝,安能辨我是雌雄,避開心懷叵測者鎖定目標。

第二,漢代陳平渡水,發現船伕總瞅陳平包裹,陳平就打開包裹脫光衣服幫船家幹活,以示無財可奪。那麼女孩也可,故意裝出尋找自己得艾滋病的收費單去報銷,拿來展示自己會給別人帶來不幸。

第三,可以買袋豆瓣醬,抹的滿手,滿褲子都是醬,自言自語誰有礦泉水和衛生紙用用,憋不住啦,你說哪個壞人不得給你噁心死。最好常備洩藥,沒辦法力氣小啊,看到苗頭不對就跑肚,來真滴。

第四,永遠搶佔有利於自身安全的處境,不給惡人可乘之機。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是非。

綜上所述,生活中,你必須爭取對自己有利的點線面,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三國演義》裡曹操說“不能慕虛名而處實禍”啊。進一步說,人生應該勿以多少論得失,這個失,應該是過失和失策,也就是錯誤的判斷,孔子曾說“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戰國時期平原君趙勝說“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數百,自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失之也”。

人生該坦然時就要像孔門弟子“點”那樣,“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夫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做事時就要不失體面,不失斯文,不失長策。



唐燏00


七律詩形容: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生活便如此。當你很看重的東西,很希望得到的是效果,可能並不盡如人意。可能你無意中的一個善舉,甚至你無意中的溫暖人心一句話,無意中的一個表情,無意中的一個舉動,可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從而得到一些好處。或者無意中的一句惡語,無意中的一個決定,會影響到你的事業,家庭。

所以,想要把事做好,想要過好的生活,首先要學會懂得做人,懂得舍與棄,別把暫時的得失看得那麼重。



逢天寒


人活在世得與失是相輔相成的,有失必有得,活在得失之間,我認為是還是順其自然好!極為爭取的不一定會得到,不去爭取的不定會失去。

悟透了人生的得與失,就不會得意忘形,也不會悲觀失望,順其自然有一顆平常心,不計較得與失,一切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繪畫人生


人世間有得有失!該得的誰也爭不去,該失的根本就不你的!在現實社會中,有些人極力想得,他越是想得時,用的手段方法也越極端,越得不到,就是得到了,也不會長久!世上有得就有失,用極端方式得到了物質,同時,也失去了人心!就象掃黑除惡,掃出的那些貪官和黑惡勢力,他們就是用惡劣的手段,得到了本不屬於自己的物質,所以他們才失去了人心。正義(法律)是維護社會平衡的法碼,定不會放過他們!

人就應該用善良的心對待得失,才能使社會真正的和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