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小舅子大學還沒畢業,看問題太淺還太犟了咋辦?你們遇到過挺犟的人咋辦?

溫柔男人128


對待成年人,無論是他父母兄弟姐妹,還是姐夫,無論他現在看問題實際深還是淺,個性是隨和還是很犟的,到這個年齡最好學會一種有放手的心態,讓他憑個性野蠻成長是最好的狀態,任何形式的擔心和很用心去約束他教育他已經錯過了性格可塑的黃金時間,能最終形成與社會較為和諧的性格最佳塑造時間是三歲和七歲之間,特別是男孩,任何時候都不能照顧過度,這個時候更不能,超過了這個年紀性格已經成型了,任何嚴厲的管教和教育的手段在這個時候都只是逆反心理的火上加油行為,特別是讀大學,只能讓社會去狠狠教育他這條路,除非他遇到自己難於解決難題能放下身段向你們虛心請教,任何教育和苦口婆心都不是提高他對社會對自己認知水平的最好手段,現在能做的只能保持對他最大人文關懷,至少不能因為你們的不切實際“好心”行為造成不必要的隔閡,為將來他放下身段向你們求助時關係打好基礎,但那個時候有一個原則必然很考驗你們的定力,但對他最終成為真正的成年人很重要:學會自己擔當,學會對自己對別人負責,無論這個責任和錯誤有多大。

人生踏入成年後,最害怕的還是那種“什麼都怕,什麼都顧慮重重”,“不要怕”才是最好的狀態,至少是無悔人生最好的開始!


一生最服王陽明


哈嘍大家好,我是人類的好朋友—拼命奔跑的傻子,很高興受到邀請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的小舅子也非常的倔,脾氣一點也不好。特別是在自己家的時候,經常跟老丈人幹仗吵架,每天都是一副唯我獨尊的樣子。但是不得不說,小舅子比我混的好,才20歲就開著15萬的車,月工資6000多,所以有時在他面前,我氣勢上還是差一截啊。

1、首先在這裡我要說的是,不是一家人 不進一家門,僅僅是因為性格脾氣不合的話,那麼可以後期磨合的,畢竟兩個人是互相瞭解的。

2、另外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作為姐姐來說的話,可以在中間做一個調節的,畢竟姐姐在中間可以有很大作用的,但切勿幫倒忙。

3、還有就是如果兩人矛盾太大的話,可以減少相互的交集,這樣矛盾不會擴大,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關係就不會太緊張了。

4、最後我要說的是,清官往往也難斷家務事的,這樣的情況很多的,那麼就看姐夫跟小舅子如何面對這個問題了,如果是人品有問題的話,那麼不來往就沒事了。





拼命奔跑的傻子


如果你內弟對你的人品很崇拜,他巴不得你給他人生成長路上的指引、教誨、迷津點撥。如果人家不把你當回事,你,又偏偏好為人師,豈不是自討沒趣嗎?別說這麼個小舅子,就是親生兒子,他就是不聽你的,你也沒法!他一呱呱墜地,就有生命權,你能咋樣?

我父母的大兒子,小的時候長相就出眾,在他約3歲時吧,母親在土炕上做針線活,怕兒子掉地下摔著,母親不住的提醒他別靠近炕沿,他也懂得,就離炕沿遠一點。他天性好動,反覆費口舌,娘就生氣呵斥他,他,不但不怕娘,反而往炕下溜……懸在炕沿上半晌……他只是比炕沿高一點,走路還不穩,溜下去肯定摔著,這一點小人崽,他就知道"違拗"最疼愛他的人。母親觀察一個孩子的一行一動,能判定孩子的一生,孃的口頭禪是小孩子"從小看大,三歲到老"。他嚇唬娘,母親也惱這"兒子",看著他往下溜,始終不管他。在炕沿懸的堅持不住,小崽就慢慢爬上炕去。

從此,母親記住了他。

到了上學,對他要求也很嚴,但是他調皮,讓母親操碎了心,他雖然長相出眾,掛在母親口頭的就是"傻死孩子"。調皮,捱打;學習差,打。從來不待見他。

是初中畢業後母親帶他去市裡的舅舅家走親戚,在省城工作的表姐一眼看到了我和母親都不待見的人驚呼"哎喲~!我二姑家這個表弟長得這個俊啊!這個在大城市也是上等人!這孩子,要是有穿有戴的,當演員也是上等的!”表姐權力不小,吃飯時,讓他跟舅父母、母親和那不受待見的人與表姐同桌吃,讓我和二表姐、表妹、保姆同桌吃,我心裡也有落差。

回到家後,也把他看"高"了,我給他講人生哲學、人文之理,我二弟聽的津津有味,那"傻死孩子”一聽就急了,嚷著"俺不跟你似D,光琢磨人。" 說著跑進裡間屋,我母親也很失望。

後來母親送他當了兵,希望部隊能讓他出息的像個人。穿上軍裝,太漂亮了。母親很遺憾的說,把"傻大"的腦袋跟老二換換位,咱家祖墳上就冒青煙了,太可惜了。

當兵回來,看他也大有長進,就覺得他金玉其外,缺少內涵。他很注意外表,出門整頭髮,把褲子要拍出一條豎線。

我讚美他說 : " 行!挺好,只可惜,繡花枕頭裝了一肚子草,以後就叫'繡花枕頭'吧!"

他聽了後氣得太陽穴青筋怒脹臉通紅,也不敢說別的,我母親及全家都笑著贊同。

他分配到鐵路上工作後,學二胡、口琴、硬筆字漂亮,但領導委以重任,他卻糠瓤了。

不適調教之人,親兒子也白搭。你閒死,也不該調教一個不把你放在眼裡的小舅子。管不好,還會結怨。


飛翔4785071960596


你好,我來說像我的觀念。小舅子。脾氣比較倔。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可能也就20歲出頭吧。只能說他的社會閱歷太少啦!還需要在生活工作中,叫他打磨的更加圓潤。犟脾氣的人我遇到的確實不多。但是在我身邊就有一個,從來認為自己是對的。給他說了是錯的,他也要去做。從來不聽別人勸,自以為是。做錯了還沾沾自喜,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真的看不慣這些人。在當下的社會里,說話都是拐彎抹角的。像你小舅子這種情況,碰壁是肯定的,只能祝願他早點成長起來。吃一塹長一智。有時候讓他多讀一些社會閱歷的書。這樣能增長他的知識,看待問題也不會那麼簡單淺薄。

社會是一個大染缸。為人處世,工作生活都得處處小心。在工作中一定要認真。

在生活中一定要和睦相處。不要輕易把自己的傷疤揭露給別人看。因為你不知道誰給你撒的是用雲南白藥。誰給你撒的是鹽?

有一句話說得好。雖然很扎心卻很現實。在這世上除了父母真的沒有人希望你過的好。很扎心是吧,但卻很現實。

有時間可以和他坐下來談談心。改改自己的犟驢脾氣。這樣的性格只會讓他吃虧。而且還不是一次兩次。到頭來受傷的還是他自己。何必自找苦吃呢?

建議你上他利用假期時間可以出去做些兼職長長見識。也能增加他對生活的態度。以及社會的閱歷。但真正走上社會就不會顯得那麼浮躁。最後祝願他早日適應社會這個大染缸。加油!


無限sir


想必許多朋友,都曾遇到過犟脾氣的人,表面看,他們做人木訥,容易認死理,自己決定下來的事情,絕對不會改變,大有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勢頭;甚至,即使他們知道自己做錯了,也不會輕易去承認,顯得沒有擔當。

  有時候,那些表面倔強不已的人,內心卻是善良的;可能是因為一時鑽入牛角尖,無法想通某件事情,但是這些朋友的本質並不壞,恰恰相反的是,他們待人真誠、做事堅持,其實有許多可愛的一面。

  懷著一顆務實的心,凡事都會遵守這條規則,不會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更不會因為其他事情,而耽擱自己追求實際的腳步;所以,他的舉動,時常會讓人覺得太現實。而當別人打破這些規則的時候,他們也會有脾氣犟的表現;不過,從另一面來看,踏實的工作和生活,其實一種不錯的生活態度。

  在自己的生活軌跡上,自由自在、心無旁騖,當別人干涉自己的生活方式時,那麼很容易引起牴觸情緒,以及犟脾氣。而當他認可一種生活方式時,他們也會不顧一切的去爭取,顯得認死理、脾氣犟;

 他相信自己的判斷和決策,與人相處時,更期待他人能夠按照自己的吩咐去執行,假如感受到,自己的權威遭受挑戰,他會毫不掩飾的,爆發自己的犟脾氣。


聆聽遂寧


看來你和丈母孃家搞的關係不錯,對小舅子都特別上心,合格的姐夫。

小舅子的犟勁肯定是遺傳了丈母孃家的人,在有和家庭教育有關。你媳婦沒有犟勁是你的福份。每個人都有性格缺陷,人無完人。人家都上大學了己經不是小孩子,走向社會去鍛鍊鍛鍊,性格或許有些改變。

你做為姐夫最好不要指指點點,做好自己最重要。


陽光阿進


樓主朋友你好😊很開心來回答你的問題:首先感覺和你很有共鳴啊,我的小舅子雖然不是大學畢業但是感覺他的倔脾氣可是大學畢業了,我這邊建議樓主先不用和你小舅子爭論個是非出來,言語上儘量勸說小舅子,最後還是很犟不聽的話只能先由著他去了,但是可以在暗中稍稍的關注一下他的行為動態以免你這個小舅子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來。相信經過一定時間的沉澱你我們的小舅子一定會慢慢融入到這個社會中來會慢慢改變他的犟……


社會龍小哥


小舅子的問題,由嶽同志負責。已經上了“大學”,想必年逾18歲。這個年齡,身心趨於成熟,應當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由於閱歷,由於經歷,由於學識,由於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由於生活圈的環境,都會對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產生影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影響人。

做為“局外人”的“姐夫,沒有法定責任和義務“教育小舅子。退一步講,人家聽不聽你的都是個未知數。如若小舅子“開事",那麼可以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如若人家根本就沒拿你當回事,還是慎言慎行,別自做多情,熱臉貼個冷屁股,自討沒趣。

小舅子,小姨子的事,少參與,不干預。


羊羊羊75197245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的身份是姐夫,話說到,心盡到完也,何必強求,人各有志,你覺得行的,他不一定適合,你覺得適合的,他不一定覺得行,所以,還是點到為止好,岳父母都管不了,你只是姐夫而己,沒必要生氣,擺對你的位置,明白人好辦事,糊塗蛋又臭又硬,不跌幾個跟頭,摔的頭破血流或者黔驢技窮時,是不會聽進善計善言的,好自為之,由他去吧!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31212


誰也都有年少輕狂的時候,曾經的那個你也還不是看問題太淺,也還是很倔強。你也不是一下子就很成熟的,都是一步一步摸爬滾打走過來的。你要讓一個連大學都沒畢業的人對這個社會,或者說對一些問題看的很深刻的話,我想現在在這提問的可能就是你的小舅子了,不過稱呼可能要換一下了。

沒必要過早的要求年輕人去應該做些什麼,他們有他們的想法,他的人生觀,世界觀,在未來的幾年的摸爬滾打可能比你還要成熟。沒有經歷過得事情,總是聽別人講,自己可能永遠也不會體會,也不會感同身受。你只是用你的經驗來告訴他,他也只是聽聽而已。板子沒打到自己的身上,永遠也不會感覺到疼。

我一向主張,只給建議,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至於以後能走什麼樣的路,遇見什麼樣的事情,誰也不可遇見。你能確定他的以後是沒有辦法超越你的了嗎?

關於犟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自己去感受好了,你做你能做的就好。只要不是犯什麼重大的錯誤,你都可以放手讓他去犟,等到真正感受到疼的時候自然就不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