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不爭不搶的人,命運會好一點,有的人爭一輩子,算計一輩子,啥都沒有?

這個手有點疼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命運”二字。

一、什麼是“命運”?

1、“命”是什麼?

命是一種定數。我們經常說“聽天由命”,這說明“命”這個東西是很難改變的。它多和自然規律和社會客觀規律有關。

“命”是與生俱來的東西,天註定的。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比如:人終將老去、失去。所以,我們常說要“認命”,就是指:一個人不能強求自己生命中所沒有的東西,對於註定得不到的也要坦然接受。

詩人徐志摩曾說:

“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人的一生,能找到真正契合的靈魂伴侶,何其之難。其概率無異於大海撈針,所以徐志摩才會感嘆:如果能得到這樣的伴侶,便是我的幸運;如果得不到,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為這原本就是命中註定的呀!

是啊,多少人終其一生都沒找到真正同頻的“另一半”。那種心靈的完美契合,那種你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對方便可心領神會的神交狀態,怕是許多飲食男女心中的一個理想的夢!而回到現實生活中,找不到才是人生的常態、大多數人的命吧。

2、“運”是什麼?

“運”是一種變數。我們常說運勢、運氣,大概是指人生各階段的時運變化。所以,相較於“命”的恆定,“運”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變化的。故而,命論終生,運在一時。

我們常說:一個人最近交“好運”了,就是指他這段時間的運氣比較好。又比如,命理學中所說的“大運”,就是以時間長度來劃分的,所以有“十年行大運”的說法。

由此可見,命”與“運”是一種定數和變數的組合,它們在相互作用中共同構建了以時間為函數的人生曲線。

二、命運不是想“爭”就能好

徹底理解了“命運”二字之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為什麼有時候不爭不搶的人,命運反而會好一點;有些爭搶了一輩子,算計了一輩子,最後也沒落到什麼好呢?

如今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時代。許多毒雞湯告訴我們:人生的機會是要靠自己主動爭取的,越努力才會越幸運。

其實這些話,很多情況是不錯的。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個人努力是基礎,你自己不努力,環境再好,貴人再幫你也沒用。

但是,是不是一定只要自己努力了,就一定能得到你想要的呢?

未必!

比如說,我一個朋友去應聘互聯網大廠,她自我感覺已經非常努力了,準備也很充分,但是還是不幸落選了。

為什麼她努力爭取了,還是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呢?

其實也很好理解,就是因為:和她一起競爭這個崗位的人太強了。要麼學歷比她高,要麼資歷比她深,要麼某方面的技術專長特別強。

這也許就是命運吧,目前她的綜合能力還沒有達到互聯網大廠的錄取標準。

有時候,我們的誤區就在於:只看到自己的努力,而沒有看到別人的努力。很多人一看到機會,必會上前爭搶,但卻總是一場空,也許就是因為沒有看到機會背後的“命運”。

所謂“盡人事而知天命”,一個人要成功,通常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有時候,真的不是你想“爭”就能夠“爭”到的。很多東西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當然,有時候也不是因為你不優秀,而是挑選者有其他考量,或者有其他時機、環境等客觀因素的影響。

馬爾科姆在《異類》這本書裡提到:

人出生的時間和地點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命運。比如,在人類歷史上最富有的75人中,有1/5出生在1830-1840年的美國,因為他們趕上了美國的工業革命。

這個客觀事實,足以說明環境因素對一個人命運的深刻影響。

三、“不爭”之人有大德

《道德經》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認為,至善之人就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至善之人的行為,因為有了“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因此也就不會引起他人的怨咎。

“不爭”之人,往往有大德。看似吃虧,實則福報深厚,最終都會得到命運的垂青。

我外公就是這樣一位“不爭”的人,他經常教導我們“吃虧是福”,自己一生也是這樣踐行的。

以前在廠裡工作時,我外公就是一個“活雷鋒”。同事家中有事,他就幫人家加班,不要加班費。平時有空的時候,經常去廠門口掃地,純粹義務勞動。後來做了一個領導了,廠裡給分了房子,他還把房子主動讓給了沒有婚房的年輕人。家人朋友都說他傻,他心裡也沒什麼。

總之,我外公就是這樣一個老實人,一生與世無爭。他心思單純,助人為樂,人緣極佳,退休的時候廠裡好多人都來歡送。退休以後,外公和兒女們也相處得很和諧,印象中他從不主動要求什麼,也沒有和家人紅過臉,但大家都非常愛戴他,親近他。最後,他在耄耋之年去世了,非常安詳,這應該也算是幸福安穩的一生吧。

老人都說:吃虧就是佔便宜。以前,小時候不懂,總覺得是一種忽悠。如今,經歷了許多人事之後,才發現這句話的智慧:先有付出,然後才能收穫;先吃虧,然後才能佔便宜。這樣簡單的道理,做起來卻真不容易。

人性都是自私的,我們總是更喜歡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卻很少有人會考慮自己應該如何付出。但是,幾千年的人類歷史告訴我們:不與人爭、懂得付出的人,往往能成就大事。

比如,做生意,不能一味想著與對方爭利,有時甚至要先主動讓利,通過真誠和尊重贏得對方的信任和回報,才能最終達到雙贏的狀態。

總之,不爭之人並不是傻子,而是德行深厚。正因為他的“不爭”有利於他人,才有了較好的人緣,收穫了他人的尊重與愛。

四、“善爭”之人未必如願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句話原是《紅樓夢》中評價王熙鳳的判詞,卻也是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的真實寫照。

記得一個老中醫曾經說過:現在的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我們身邊很多朋友就是這樣,事事爭搶,處處要強,總是費盡心機地去苛求一些東西。比如:想踩著其他人登上更高的職位;想憑藉年輕美貌攀上更富貴的家庭;想通過各種操作在拆遷中拿到更多的錢。

結果呢,很多人就像王熙鳳一樣,爭搶了一番,算計了一場,操了半天的心,最後也並未如願。

正如《如懿傳》中,最後如懿問賣主求榮的丫鬟阿箬:“得了你該得的了嗎?”

是呀,很多爭搶了一輩子、算計了一輩子的人,臨終時可能也會這樣問自己:“我這麼爭,得了我該得的了嗎?”

結語

徐文兵在解讀《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的時候,說過:

每個人對成功的理解不一樣。道家的成功教返璞歸真,它把那些苛罰自己、雕琢自己的東西都看得極為兇殘,以保存自己的純真天性為追求目標。

很多時候,我們說:不爭之人,命運反而好一點。也許就是因為事事爭搶的人總是在苛責他們,苛求自己,看似要強好勝,本質上卻是對自己天性的異化。《甄嬛傳》中有一句話:集寵於一身,就是集怨於一身。與人爭搶,時間久了,必然招怨。整天生活在一片怨氣裡,自然心情焦慮,氣場不好,運氣又怎麼會好呢?

不爭之人,總是天真無邪,從容淡定,心境平和。他有一顆平常心,不會把一時得失看得太重,得到了固然是好,得不到也會強求。因其“不爭”,與他人的怨恨也少,不僅自己心情愉悅,周圍氣場也超級和諧,好運便如約而至!

很多人都會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才明白曾經的追求是多麼的無意義。走得太遠,卻忘了當成如何出發。

願我們都能“為而不爭”,凡事既給自己壓力,過程中盡心盡力;也給自己寬容,對結果順氣自然。一切隨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