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人说“七十三,吃条鲤鱼猛一蹿”,为啥非得吃鲤鱼呢?

一直以来,民间就有着在某个年龄上,给老人庆寿的风俗,如:六十六、七十三、八十、九十等,

但这个岁数多半是虚岁。到了这一年,孩子们就要选个好日子,给老人庆寿了。该六十六寿辰的,就庆六十六;该八十的,就庆八十大寿。

人说“七十三,吃条鲤鱼猛一蹿”,为啥非得吃鲤鱼呢?


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庆寿,多没有什么说法,无非是届时邀请亲朋好友,摆个十桌二十桌的酒席,热热闹闹地。有条件的还要请上戏班子,唱上两天大戏。一二十年前,因为文化渠道来源少,有些人家也会请放映队来家放上一场电影。十里八村的男女老少晚饭后聚到这办事的人家的庄头放电影的场地里,等着看电影。开映前,帮忙办事的执事的,拿着话筒喊上几嗓子:今儿个是谁谁庆六十六,他几个儿给他放场电影。你看人家几个儿多孝顺!听到这些,当儿子的无不面上有光,老人更是成了其他同龄人羡慕的对象。

人说“七十三,吃条鲤鱼猛一蹿”,为啥非得吃鲤鱼呢?


七十三大寿的时候呢,也是摆酒席、放电影、唱大戏,和其他时候庆寿的一样,但唯独有“七十三、七十三,吃条鲤鱼猛一蹿”的说法。还非得说是“吃条鲤鱼猛一蹿”,不是吃条鲫鱼、吃条鳝鱼、吃条黑鱼猛一蹿。

原来,这个说法起源于《二十四孝》里面王祥卧冰求鲤鱼的典故。

人说“七十三,吃条鲤鱼猛一蹿”,为啥非得吃鲤鱼呢?


说的是过去有个人叫王祥,幼时丧母。其父继娶朱氏。朱氏生一子王览。这个朱氏对亲生儿子非常偏心,啥重活都是王祥干、粗饭都是王祥吃。可是,王祥对父母该孝顺还是孝顺,不说其他啥话。有一年冬天,这朱氏因为生了病,想吃鲜鱼。可这天寒地冻的,有能到哪儿去卖呢?王祥就跑到河里面,脱掉衣服趴在冰面上,过了一会,身下的冰被王祥的体温给融化了,竟“扑啦”跳上两条鲤鱼来。

后来,人们就认为,老人能够吃上鲤鱼,就说明子女孝顺。

下回接着说,这鲤鱼是谁来送。敬请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