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掐頭去尾擷精萃,看花摘酒真功夫

釀酒匠人“掐頭去尾,看花摘酒”的技藝,影響著酒的口感和品質。


為什麼要在蒸餾過程中,將蒸餾出來的原酒掐頭去尾,只取酒身菁華?

中國傳統白酒的主要成分中,除了佔比超過99%的酒精和水,最為神奇的是剩下不足1%的部分,其中所蘊含的豐富有機物,直接影響了酒的風格、品味和口感。比如酒精(乙醇)含量高低,決定了酒的烈性程度;酯類負責酒香;酸類影響著風味;醛類帶來刺激和辛辣;多元醇促成了酒體醇厚的口感;己酸乙酯和乙酸乙酯更直接構成了不同白酒香型的香味主體。

掐頭去尾擷精萃,看花摘酒真功夫

純糧固態發酵法蒸餾出的白酒,不同流酒階段的酒精濃度不同,酒中的微量成分和香味物質也不同。先蒸餾出的酒頭部分,酒味香濃爆辣;酒身部分比較協調;酒尾部分香味物質缺乏。因此,口子窖酒採用“掐頭去尾、看花摘酒”的傳統工藝,只摘取中段流出的香味協調的精華原酒進行存儲。將雜質較高的酒頭、酒尾部分單獨摘出回鍋復蒸,來保證蒸出的原酒品質。

蒸餾出的原酒酒精度的高低,主要憑釀酒匠人的經驗去觀察,即通常所說的“看花摘酒”。“看花”即看酒花,蒸出的酒液流入承接器皿中激起的泡沫,被稱為酒花。摘酒時,掐早了,酒味過烈;掐晚了,味雜;掐多了,酒淡;掐少了,燥辣。掐多掐少、掐早掐晚,完全有賴於釀酒人的手眼功夫,憑的就是懂火候、知分寸。


掐頭去尾擷精萃,看花摘酒真功夫

開始流出的酒花,如黃豆粒大小,泡沫相對較大,且整齊一致,清亮透明,消失極快,酒精度可達到70度以上;中間段的酒花,如綠豆粒大小,細碎均勻,酒花較持久,消失速度略慢,度數多為55度左右;後段的酒精度比較低,就是酒尾了,酒花細密,此時酒花出現時散得最快,叫“有花即散”,也就到了停止摘酒的時候。

掐頭去尾擷精萃,看花摘酒真功夫

“掐頭去尾、看花摘酒”的傳統技藝,在有著悠久釀酒歷史與文化的濉溪,早已被一代又一代口子人練至爐火純青,保障了口子窖酒芳香幽雅的風味、醇厚綿淨的口感始終如一。



掐頭去尾擷精萃,看花摘酒真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