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河南漯河:說說我們眼中的雙匯,說說那個傳奇人物萬隆


河南漯河:說說我們眼中的雙匯,說說那個傳奇人物萬隆


提起雙匯,很多人自然而然就會想到雙匯的董事長萬隆。這個已經80歲的老人依然還在公司董事長的位置上掌舵。從一個肉聯廠的“屠夫”到發展壯大享譽國內外肉類加工的“超級航母”,萬隆到底經歷了什麼,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河南漯河:說說我們眼中的雙匯,說說那個傳奇人物萬隆


萬隆是漯河召陵區萬莊村人。據當地的老人講,他從部隊退伍回來,被分配到當地鐵路部門工作,當過一段時間的鐵路工人。或許是他不甘安於現狀,也不願意當一輩子鐵路工人的緣故。在鐵路部門工作的舅舅也鼓勵他乾點別的,於是,他又進了雙彙集團的前身(漯河肉聯廠)工作。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直到他44歲,通過民主選舉,接手負債累累的漯河肉聯廠,真正成為肉聯廠的掌舵人。他選擇了創新經營理念,對肉聯廠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經過不懈的努力,從漯河肉聯廠發展壯大成雙彙集團,他不僅是雙彙集團的董事長,還被外界稱為中國肉類工業教父,中國肉類品牌創始人。在眾多創業成功的企業家中,他可謂是大器晚成。

河南漯河:說說我們眼中的雙匯,說說那個傳奇人物萬隆


雖然我是本地人,但是對於漯河肉聯廠來說,印象不是那麼深刻。直到上世紀90年代,1992年2月, 第一支“雙匯”牌火腿腸問世,1994年1月 合資成立華懋雙彙集團有限公司。特別是1994年,雙匯開始在當地大批量招工,很多人都以能夠成為雙匯人為傲。因為在當時,進入雙彙集團,不但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還能夠得到豐厚的經濟收入,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按勞分配多勞多得。”這樣的企業,在漯河除了雙匯、漯河捲菸廠和銀鴿紙廠,沒有其他的企業啦。據說,當時雙匯招工的條件很嚴格,在學歷的要求上,最低必須高中畢業。為了能夠進入雙匯工作,有的人託關係走後門,儘管當時一般的車間工人工作時間在十個小時,甚至還會再加班兩個小時。當時也沒有加班費,很多員工都能吃苦耐勞,任勞任怨。

河南漯河:說說我們眼中的雙匯,說說那個傳奇人物萬隆


我們家曾經有兩個雙匯老員工。一個幹了13年,一個幹了19年。她們是2000年先後加入雙匯的。她們打聽到雙匯招工信息,積極踴躍的報名,通過畢業證檢驗、相關考試、體檢面試政審等程序之後才進入雙彙集團的。一個在人民路上的雙匯華懋上班,一個燕山路的雙匯工業園區上班。

河南漯河:說說我們眼中的雙匯,說說那個傳奇人物萬隆


據說,最早進入雙匯工作的那一批員工,還持有雙彙集團的原始股份,每年都有不錯的分紅,也成就了雙匯第一批有錢人。而隨後2000年前後進入雙匯,也就是第二三代進廠工作的雙匯人,在經濟實力上也有所改善。通過十幾年的努力工作,他們大多不僅在漯河買房了,還買了車,成為名副其實的城裡人。可以說,雙彙集團的存在和不斷的發展壯大,的確解決了漯河周邊成長起來的年輕人的就業問題。在當時,他們不僅可以就近在家門口就業,還有了一份穩定的可以改善提升家庭生活的豐厚收入。有的還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比如那時候,談婚論嫁,在雙匯工作可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

河南漯河:說說我們眼中的雙匯,說說那個傳奇人物萬隆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有了更多的自主選擇權。有人選擇離開雙匯,就有人選擇加入。新時期的雙匯,和所有的企業一樣面臨招工難的問題。雖然萬隆還是那個萬隆,但雙匯已不是那個雙匯了。在改革重組中,我們又聽到一個名字:萬洲集團。

河南漯河:說說我們眼中的雙匯,說說那個傳奇人物萬隆


不過,作為一個享譽世界的品牌“雙匯”還在,之所以叫雙匯,源於沙澧河在漯河交匯的含義不變;集團總部還在河南省漯河市,設在全國各地的分公司還在生產“雙匯”系列產品。我們日常餐桌上還是可以看到吃到雙匯系列產品的。至於為什麼,“新鮮血液”不再以進入雙匯工作為榮,不僅是招工單位和應聘者雙方選擇的結果,也是信息時代用工荒和就業難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那麼,從個人角度來說,你認為企業招工難難在哪裡?你為什麼不選擇去雙匯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