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按條件選擇結婚對象最後大部分都過得很好,按照感情結婚最後往往一地雞毛?你覺得對嗎?

心繫V娜


在現在的婚姻狀態中,按條件選擇的還真的比按照感情走到最後的相對穩定些。

筆者總結出了以下常見的兩種原因。

按照條件選擇的婚姻更為理性,而按照感情選擇的婚姻則感性居多。

現在很多姑娘都喜歡說這樣一句話,“我要嫁給愛情。”

在愛情中,我們往往看到的都是對方的優點,即使發現了缺點也會想辦法替他們做出最合理的解釋。畢竟愛情在那個時候大於一切嘛。

對於姑娘而言,嫁給愛情是小時候便擁有的夢想,當在適婚的年齡遇到了那份美好的愛,並且在相處順利的情況下她們一定會選擇嫁給對方。

但當結婚之後,很多人發現雙方在生活理念上有很多的不同,或者整個家庭都對另一方有意見。這時婚姻就會出現嚴重危機。

所以說,以感情為基礎結婚的男女太過感性,在她們結婚之前可能並沒有考慮到對方是否真的適合自己,也沒有考慮到對方的家庭是否真的適合自己。

而相親認識的男女,他們首先在“門當戶對”上就有了契約,在這個基礎上在挑選自己喜歡的異性。這種婚姻往往是以合適為前提,而合適恰恰才是婚姻的基礎。

以上並不代表婚前相愛的人就走不進婚姻的殿堂,而是相愛的人在考慮結婚時需要更加理性的對待彼此的感情。合適的繼續,不合適的即使在相愛也只能祝福彼此。如果硬湊到一起,那份美好的愛情終將隨著時間而腐敗變質。

以感情為基礎的婚姻往往更加的放肆,而距離感卻能使夫妻更加平穩的度過磨合期

以感情為基礎結婚的男女他們在婚姻初期更加親密,所以他們在婚姻中的相處模式會更加放肆。

婚前他們處在熱戀期時,在多巴胺的作用下,不管對方如何放肆他們也只是覺得甜蜜。

而婚後則不同,多巴胺的期限一到,他們面臨的將是更多生活上的磨合。

一旦雙方在生活中出現了摩擦,因為親密度的作用他們往往會放肆的說出自己所有的不滿,在這個時候,這種放肆會使雙方矛盾得以激化。

我可以給大家舉個例子:

初婚時,媳婦和婆婆發生了矛盾,男人希望趕緊平息,經常會採取這樣一種方式。

男人在老婆面前說媽媽的難處,在媽媽面前說老婆的難處。所以當媳婦滿心委屈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便是認為男人覺得她錯了,並且在男人心裡自己的地位是不如婆婆的。

這時女人便會放肆的和他吵鬧,把一件小事鬧翻天,只為證明自己沒有錯。

而男人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放肆的以“說服”模式來處理與妻子的爭吵,兩人便會在爭吵中埋下隔閡,這種隔閡只會使兩人的關係轉淡。

就算他們度過了爭吵的磨合期,也會覺得感情大不如前。

而相親認識的男女,雖然性生活一步將他們的距離拉進,但他們初婚時的親密度往往到達不了放肆的地步。

如果在初婚時遇到以上同樣的問題,我想男人敢跟媽媽說出任何自己真實的想法,而跟妻子卻不敢說。同時,妻子也會因為還沒那麼瞭解老公,並不敢跟他鬧得太僵。

相對於親密關係,這種距離感,反而能使夫妻更穩定的度過婚姻的磨合期。


所以,婚姻中以感情為基礎結婚的人多數時候反而不如按條件為基礎結婚的人的婚姻走的更加穩定,也是有它必然的原因在其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