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數據庫中的索引,原理是什麼?為什麼查詢使用索引就會快?

低調的牛肉


相信很多程序員朋友對數據的索引並不陌生,最常見的索引是 B+ Tree 索引,索引可以加快數據庫的檢索速度,但是會降低新增、修改、刪除操作的速度,一些錯誤的寫法會導致索引失效等等。


但是如果被問到,為什麼用了索引之後,查詢就會變快?B+ Tree 索引的原理是什麼?這時候很多人可能就不知道了,今天我就以 MySQL 的 InnoDB 引擎為例,講一講 B+ Tree 索引的原理。


索引的基礎知識

MySQL 的基本存儲結構是頁,大概就是這個樣子的:

在這裡,我們需要了解以下幾點(非常重要):

  • 當我們用 MySQL 的 InnoDB 引擎創建表,有且只能有一個主鍵;如果我們沒有顯示地指定之間,那麼MySQL 會自動生成一個隱含字段作為主鍵;

  • 聚集索引:以主鍵創建的索引;聚集索引的葉子節點存儲的是表中的數據;

  • 非聚集索引:非主鍵創建的索引;非聚集索引在葉子節點存儲的是主鍵和索引列;使用非聚集索引查詢數據,會查詢到葉子上的主鍵,再根據主鍵查到數據(這個過程叫做回表)。

頁和頁之間、頁和數據之間的關係

我們以聚集索引做講解,頁和頁之間、以及頁和數據之間的關係是這樣的:

  • 數據頁和數據頁之間,組成一個雙向鏈表;

  • 每個數據頁中的記錄,是一個單向鏈表;

  • 每個數據頁都根據內部的記錄生成一個頁目錄(Page directory),如果是主鍵的話,可以在頁目錄中使用二分法快速定位;

  • 如果我們根據一個非主鍵、非索引列進行查詢,那麼需要遍歷雙向鏈表,找到所在的頁;再遍歷頁內的單向鏈表;如果表內數據很大的話,這樣的查詢就會很慢。

B+ Tree 索引的原理

先讓我們看看 B+ Tree 索引大概是什麼樣子(以聚集/主鍵索引為例):

  • 假如這時候我們要查詢 id = 16 的數據:

  • 查詢頁-1,找到頁-2 存儲的是小於 30 的數據;

  • 查詢頁-2,找到頁-5 存儲的是 10~20 的數據;

  • 查詢頁-5,找到 id = 16 的數據。

很顯然,沒有用索引的時候,需要遍歷雙向鏈表來定位對應的頁,而有了索引,則可以通過一層層“目錄”定位到對應的頁上。


為什麼 B+ Tree 索引會降低新增、修改、刪除的速度

  • B+ Tree 是一顆平衡樹,如果對這顆樹新增、修改、刪除的話,會破壞它的原有結構;

  • 我們在做數據新增、修改、刪除的時候,需要花額外的時間去維護索引;

  • 正因為這些額外的開銷,導致索引會降低新增、修改、刪除的速度。


現在你是否理解了 B+ Tree 索引的原理?

最後再留一個思考題:為什麼官方建議使用自增長主鍵作為索引?大家可以在留言中寫下你的答案。


我將持續分享Java開發、架構設計、程序員職業發展等方面的見解,希望能得到你的關注;關注我後,可私信發送數字【1】,獲取海量學習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