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二戰期間,十個蘇聯戰俘駕駛轟炸機逃回蘇聯,為何被蘇軍殺了九個?

不平凡的MVP


逃回的戰俘被蘇軍殺了9個?不要瞎說。另外,蘇軍多麼正常的處理方式,為啥到了有些標題黨手裡就變味了呢?

這個故事大概是這樣的,蘇聯飛行員德維亞塔耶夫,1944年7月的一次戰鬥中,飛機被德軍擊落,而他本人隨後也被俘了。德維亞塔耶夫還是很聰明的,他知道飛行員的身份特殊,作為俘虜可能會遭到折磨。於是他冒名頂替了一個死去的烏克蘭士兵,成功隱瞞了身份。

沒過多久,德維亞塔耶夫就被送到了偏僻的烏瑟多姆島,充當勞工。在這裡,納粹正在秘密從事導彈研究。

在這裡的蘇軍戰俘們,知道自己的處境非常危險,有不少人都想要逃走。在德維亞塔耶夫來了之後,他很快就組建了一支10人越獄小分隊,準備偷一架飛機開回蘇聯。這種腦洞大開的越獄方式,對於一般戰俘來說,簡直無法相信。但是對於一個優秀的飛行員來說,這可能是最實際的方式了。

德維亞塔耶夫混進了機場附近的勞工隊伍,近距離的觀察進場的情況,最終決定偷一架He111中型轟炸機。在德維亞塔耶夫晚年的自傳《逃離地獄》中,他告訴讀者,自己當時利用一切機會學習研究德軍飛機的細節。因為不會德語,也沒有開過轟炸機,他只能在清理飛機殘骸的時候,把儀表板下方的標籤撕下來,藏在水壺裡回去研究。

與此同時,一旦有德軍飛行員準備起飛,德維亞塔耶夫就會尋找機會靠近,看德軍飛行員如何預熱操作。通過各種途徑,他慢慢的熟悉了He111的操作,現在就差尋找機會偷飛機了。

通過觀察,他們發現德軍士兵在午餐時間守衛鬆懈,是非常好的機會。


於是,逃跑小分隊多次嘗試,最終在1945年2月8日找到了機會。

他們打死了一名德國士兵,偷偷摸上了飛機。進了駕駛艙德維亞塔耶夫才發現,飛機的蓄電池竟然沒電了。他們趕緊尋找,並且非常幸運的發現了一輛全新的電池推車。順利啟動發動機之後,飛機才開始慢慢的在跑道上滑行……

德軍守衛聽到飛機的轟鳴聲,才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他們趕緊追了上來,試圖阻止飛機起飛。但是,德維亞塔耶夫什麼都不顧了,駕駛飛機直接衝上了高空。

德軍雖然出動了戰鬥機攔截,但是德維亞塔耶夫直接把轟炸機開進了濃密的雲層之中,成功的躲過了追殺。他們駕駛飛機,開始了回國之旅。

在飛行了300-400公里之後,飛機忽然遭到了炮擊。蘇軍地面防空部隊,發現一架德國轟炸機飛了過來,自然用防空炮使勁招呼了。飛機機翼受損之後,德維亞塔耶夫立刻駕駛飛機,在鋪滿積雪的地面上迫降了。

之後,他們被蘇軍帶走,送到內務人民委員會接受審查,以確定他們是不是德國間諜。要知道,戰爭時期,這種戰俘逃回來的事情很正常,對他們進行審查更加正常。尤其是這幫子人能偷回來一架德國轟炸機,誰能不懷疑呢?


經過審查之後,有7人重新回到了部隊(其中5人在之後的戰爭中陣亡),另外3人接受了更長時間的審查。

(德維亞塔耶夫和刻著10個人名字的石碑)

讓蘇軍感到高興的是,根據德維亞塔耶夫的報告,蘇軍攻佔了烏澤多姆島,拿到了導彈研究的很多資料和樣品,這樣蘇軍的導彈研究迅猛發展。

而德維亞塔耶夫,雖然最初沒有被平反,但他還是參與了蘇聯設計師謝爾蓋·科羅廖夫的R-1火箭項目。1957年,這位設計師正式為德維亞塔耶夫平反,並且給予他蘇聯英雄的頭銜。

德維亞塔耶夫之後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一直到2002年去世,享年85歲。

網絡上有很多文章,都用非常“驚悚”的標題,表示這些逃回的戰俘遭受了多大多大的委屈,甚至直接被殺了……實際上,不管是哪個國家,戰俘逃回都要接受審查,這是正常程序。

另外,你要是蘇軍防空部隊指揮官,看到一架德軍轟炸機飛過來了,你怎麼選擇?

逃回的戰俘被誤解,甚至被歧視,確實有這種情況,非常不合理。但是,戰爭年代,怎麼做才算是合理的呢?


七追風


斯大林對於逃兵和俘虜一律處決,毫不留情。包括對自己的兒子。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後,作為斯大林的兒子,雅科夫加入了戰爭,但是很不辛的是,在後期的作戰過程中,雅科夫不幸被德國士兵抓獲,他們立刻拍攝了一系列照片,包括雅科夫在戰俘營中被侮辱的照片,將這些照片分散到蘇聯境內,並要求以雅科夫來交換被俘虜的德國元帥,當時的蘇聯得到這樣的消息之後,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斯大林兒子被德軍俘虜圖片)

因為斯大林當時曾下達過一個命令:被俘虜的指揮官將會被看做逃兵,家人將會被連坐,予以逮捕,而雅科夫已經達到了這個條件,而此時的斯大林異常憤怒。

他說,蘇聯沒有戰俘,只有叛徒,我不會用一個士兵去交換元帥,並且下令立刻將自己的兒媳也抓起來。

可見,蘇聯只有戰士,不能容忍逃兵和俘虜。


王松林


按照我們常人的理解判斷就應該知道,犯人想要從監獄中逃跑是相當不容易的,所以說這個世界上存在奇蹟,但是往往是不太現實的,在二戰時期有一群被德軍囚禁的蘇聯士兵,他們越獄成功,還開著德軍的轟炸機逃回自己的祖國,但是當他們經歷了生死大逃亡回國的時候,自己的祖國卻不認可他們的做法,這究竟又是為什麼呢?

這件事情的主角是一個蘇聯的王牌飛行員名叫哈伊爾,他在1941年初的蘇德戰爭打響之後,就成了無數踴躍奔赴前線的士兵之一。哈伊爾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經過努力訓練,成為了一個王牌飛行員,他曾經在戰鬥中擊落過9架德軍戰機,但是在1944年的時候,他遭遇了人生當中最悲慘的戰鬥,他所駕駛的轟炸機被擊中機翼,跳傘逃生時,沒想到落進了敵佔區,成為了德軍俘虜,隨後被押解到薩克森豪森集中營。

德軍以為這個人只是普通的蘇聯士兵,所以在當他們的秘密研究火箭基地需要人手的時候,德軍就將哈伊爾在內的一批身強力壯的俘虜送到研究基地,沒想到當時這個基地正在研究著名的v2火箭,為了提高保密等級,這座,秘密研究基地被放置在一座島嶼上,四面被大海包圍,而且島上的警戒力量也是非常強大的,想要逃跑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哈伊爾並沒有氣餒,他和其他幾位蘇聯士兵共同制定好一系列的逃亡計劃。在1945年2月8日這一天正式實施,他帶領了10名戰友,搞到了一臺型號非常老,但是沒有德軍看守的轟炸機,就這樣駕駛著德國戰機,逃離了這座海島。但是當時蘇德雙方正處於戰爭狀態,當蘇聯士兵看到有德軍飛機飛臨自己的上空時,毫不猶豫的果斷開火。儘管如此,哈伊爾並沒有還擊,而是冒著炮火成功著陸。

可是當這些人下了飛機以後,就被蘇聯當成是德軍派來的間諜,全部被抓走審問,可是無論他怎麼辯解,都無法證明他們所說的話真實可靠,他們當中有兩個人被以叛國罪,處以無期徒刑,另外7個人被繼續派往前線,參與作戰即便是哈伊爾本人也好不到哪裡去,他給蘇聯提供了大量當時德軍的空軍知道,但是依舊被認為是有罪的。

好在1957年,蘇聯為這些從德國逃出來的戰士們及時平反,還授予了他們戰鬥英雄的稱號。儘管命運弄人,這些戰鬥英雄的日子曾經過得很苦,但是命運並沒有虧待他們,只是證明他們清白的日子稍微晚了一點。平反之後的哈伊爾曾經專門寫過一部著作,講述他和幾位戰友一起逃難的故事。儘管他們歷盡波折,但最起碼也在有生之年為自己畫上比較圓滿的句號。


小芊芊愛歷史


從監獄中逃離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從德國防守最為嚴密的軍事基地偷了一架飛機逃離,而這架飛機上還恰恰有德國最高軍事科技逃離,這樣的逃離可以被稱為是“奇蹟”了,而這樣的奇蹟也成為了他們被蘇聯當局懷疑的最大原因!

這個事情有一位核心人物:哈伊爾·德維塔耶夫,這位是蘇聯空軍的王牌飛行員,曾經擊落過九架敵機,可是在1944年的7月13日,哈伊爾·德維塔耶夫被敵機擊中了機尾,飛機出現了嚴重故障。

但好在最後哈伊爾·德維塔耶夫成功著陸,但雖然在空戰中躲過了一劫,可是在跳傘成功之後,等待著他的卻是成為德軍俘虜的命運

在集中營的那一段時間裡哈伊爾·德維塔耶夫快要被折磨瘋了,但還好,因為他身強力壯集中營還是給了他足夠的食物讓他可以支撐下去。

過了沒多久,德國從集中營中挑選了一批身強力壯的俘虜,德維塔耶夫就是其中之一,他很快被轉移到了德國的一個小島上,這個小島上的科學家當時正在研製V2導彈!

夜以繼日的勞動,島上惡劣的環境總是可以不經意的奪取戰俘們的生命,在這樣的勞動當中,德維塔耶夫首先想到的就是要逃出那裡,回到蘇聯!

在逃跑計劃中德維塔耶夫利用飛行員的知識,成功的搞到了一架德軍轟炸機,然後逃過了德軍的圍追堵截最後成功的駕機回到了蘇聯國內。

但他們回到國內的第一件事並不是如同英雄般的接待,而是緊接著就被帶入了審查機構審查是不是敵人派來的特務,因為蘇聯感覺從那樣的一個軍事基地逃脫實在是太玄幻了,不敢置信。

但無論他們如何的辯解,這十個人中,有兩個人被判處無期,七個人又被派往礦山,德維塔耶夫也是一個戴罪之身繼續生活。

而那死去的九個人也並不是被蘇聯處死,而是蘇聯一直都在懷疑他們是德軍間諜,但又沒有證據,只好讓他們去做一些苦力活,最後在惡劣的環境下死亡。


娛樂吃瓜主


二戰期間,十個蘇聯戰俘駕駛轟炸機逃回蘇聯,為何被蘇軍殺了九個?


題主這個標題太驚悚了,而且與事實不符,事實的真相是這樣的!

二戰期間,“戰俘“無處不在,蘇軍有455.9萬名官兵被德軍俘虜,德軍也有310萬人被蘇軍俘虜,這麼多的戰俘的管理工作是一個龐大的工程,疏漏在所難免,偶爾有幾個戰俘逃跑也是非常正常的事兒,如果逃跑的戰俘順走一架戰鬥機,這事兒可就大了去了。

上圖是被德國俘虜的蘇聯軍隊,下圖是被蘇軍俘虜的德國軍隊正在遊街示眾

下面這名德軍俘虜、蘇聯人德維亞塔耶夫不但順走了德軍一架He111轟炸機,還把德國製造導彈的秘密也給帶走了。

1937年,德國v2火箭總設計師沃納·馮·布勞恩經過精挑細選,終於選中了一個最佳導彈試驗基地——佩內明德,在這裡,他要進行黑科技研究A—4(即V—2)火箭研究,也就是後來的V2導彈,數萬名勞工從各地運來服務於導彈研究工作,由於人數不夠,就從集中營拉來一部分人充數,他們主要是從事導彈基地的工程建設,後期還被迫參與清除未爆彈和修復爆炸現場,這其中,就有我們今天的主角——德維亞塔耶夫。

1944年10月被調到這裡的德維亞塔耶夫在戰俘營的身份是步兵,其實他是一名戰鬥機飛行員,因為飛行員的價值遠比步兵高,也是德軍重點”關照“對象,少不了嚴刑拷打,所以,精明的德維亞塔耶夫想辦法和一名死去的步兵交換了身份。

作為家裡的第13個孩子,德維亞塔耶夫毫無意外的參軍了,聰明伶俐的他最終進入飛行學校,幸運的成了一名飛行員,他似乎天生就有開飛機的潛質,3年時間裡,他在有限的幾次空戰裡,共擊落了9架德軍戰機,成了一名優秀飛行員。

常在天上飛,早晚要出事,1944年3月,他的戰鬥機遭到一群德國空軍圍毆,被擊落了,跳傘後,他立即脫掉身上的飛行服,穿上一名戰死的步兵的衣服,並冒用他的身份,很快,他就被德軍抓獲進入戰俘營,然後作為精壯勞力被送到佩內明德基地了。

眼看著身邊的獄友們一個個悲慘死去,德維亞塔耶夫逃跑的念頭越來越強烈,而恰巧,這個導彈基地裡就裝備了He111轟炸機,於是偷一架飛機逃跑的大膽念頭在腦海裡形成,對別人來說是不可能的事兒,對一個優秀的飛行員來說,簡直太容易了。

首先是建立自己的逃跑小分隊,僅憑個人之力是無法完成這項龐大任務的,很快,十人越獄小組就成立了,他們分別是:

其次就是學會怎麼駕駛轟炸機,由於他沒有飛過轟炸機,而且不懂德語,所以他找個機會得到了儀表盤上的標籤,帶回去仔細研究,並抓住一切機會靠近飛機,觀察飛行員如何操作,最終弄懂了轟炸機的操作方法。

最後一步就是如何偷一架飛機了,通過長時間的觀察,他發現午餐時間是警戒最鬆懈的時候,1945年2月8日,十個人殺死一名守衛,摸進飛機,順利發動,並開始滑行,守衛很快發現,立即追趕,德維亞塔耶夫拉起飛機,直衝雲霄,空中遇到兩個德軍飛行員,其中一個不知道這是一架出逃飛機,另一個飛機油料不足,德維亞塔耶夫鑽進雲層,大搖大擺向蘇聯飛去。

在蘇聯上空,等待他的不是鮮花和掌聲,而是高炮部隊的炮彈招呼,飛機機翼很快被擊中,德維亞塔耶夫憑藉過硬的飛行技術,硬是在雪地上迫降成功,10個人毫髮無損。

然後,他們都當了自己人的俘虜,面臨他們的是長時間的隔離審查。

克里沃諾戈夫、埃梅茨和德維亞塔耶夫因為是軍官,審查時間比較長,而其他七個人是士兵,很快編入部隊,回前線戰鬥去了。

德維亞塔耶夫撫摸刻著他們10個人名字的紀念碑

兩個月後,索科洛夫和烏爾巴諾維奇在奧德河戰鬥中犧牲,內姆琴科、庫特金和謝爾久科夫在柏林戰役中犧牲,奧利尼克在八月風暴行動中犧牲,阿達莫夫活下來,退伍後在家鄉當司機。

而三名軍官中的埃梅茨建立了自己的農場,克里沃諾戈夫退伍當了工人。

而德維亞塔耶夫在審查中透漏出德軍研究導彈的計劃,蘇軍很快攻佔了佩內明德,得到了很多研究導彈的一手資料,對推動蘇聯導彈研究貢獻很大。

經過長時間審查的德維亞塔耶夫雖然在當時沒有平反,但是卻被分配參與蘇聯R—1火箭研究項目,在總設計師謝爾蓋·科羅廖夫的幫助下,1957年,德維亞塔耶夫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

最終德維亞塔耶夫回老家當了一名船長,一直活到2002年85歲去世,去世當年,他竟然和逃跑時本應擊落他的德國飛行員古特·霍博姆來了一次友好會面。

至此,我們發現,雖然蘇軍對待戰俘的手段是比較殘酷的,但是這10個人都沒有死在自己人手裡。


葛大小姐


這個問題在“某度”和搜狐網上都有,搜狐網上一個叫“心安歷史說”發表的同標題文章居然還是原創?這個署名“心安歷史說”的作者就敢這麼歪曲歷史事實,居然還“心安”理得的原創?當然,他是原創,他原創的捏造,原創的愚弄網友。

事實真相是,這10名駕機成功逃回祖國的蘇聯戰俘,經過短暫的住院治療後,有7名回到第777步兵團繼續服役,不幸的是,其中有5位幾周後在戰鬥中犧牲;另外3名軍官接受組織調查直到戰爭結束。

二戰期間,十名蘇聯戰俘駕駛轟炸機逃回蘇聯的真實經過。

1944年7月13日晚,蘇聯第104衛隊戰鬥機航空團高級中尉米哈伊爾· 彼得羅維奇· 德維亞塔耶夫(МихаилПетровичДевятаев)駕駛P-39 Airacobra戰鬥機被擊落在利沃夫附近德國佔領區後被俘,後被送往羅茲集中營。

作為一名蘇聯戰鬥機飛行員,德維亞塔耶夫意識到自己處境相當危險。8月13日,他試圖脫逃但是沒有成功,被德軍抓回經過審訊,德維亞塔耶夫與其他脫逃者一起被判處死刑,隨後被轉移到薩克森豪森死亡集中營。幸運的是,集中營囚犯中一個理髮師用編號為104533的懲罰標籤替換了德維亞塔耶夫的死囚身份。後來,在地下組織的幫助下,他從懲罰營調到了常規營。

1944年10月,德維亞塔耶夫與1500名囚犯一起被押送到烏瑟敦島的佩內明德(Peenemünde),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佩內明德(Peenemünde)曾是納粹德國V1和V2火箭的研製基地。德維亞塔耶夫等囚犯就在該基地被迫勞動。由於該基地守衛嚴密,集中營的囚犯只有一條逃生出路——通過火葬場的管道,但要想逃脫幾乎是不可能的。

逃出生天

1945年1月,當戰爭前線逼近維斯烏拉河時,德維亞塔耶夫(Devyatayev)與囚犯伊凡·克里沃諾戈夫(Ivan Krivonogov)、弗拉基米爾·索科洛夫(Vladimir Sokolov)、弗拉基米爾·涅姆琴科(Vladimir Nemchenko)、費多爾·阿達莫夫(Fyodor Adamov)、伊凡·奧萊尼克(Ivan Oleinik)、彼得·庫特金(Peter Kutergin)、米哈伊爾·埃梅茨(Mikhail Emets)、尼古拉·烏爾班諾維奇(Nikolai Urbanovich)和德米特里·謝爾久科夫(Dmitry Serdyukov)開始策劃脫逃。

他們計劃從營地附近的飛機場劫持飛機。在機場勞動期間,德維亞塔耶夫曾專門研究了德國飛機的駕駛艙。在經過了一系列周密計劃後,1945年2月8日中午,德維亞塔耶夫他們十個人利用在機場勞動的機會,伊凡·克里沃諾戈夫幹掉了押解他們的警衛,彼得·庫特金迅速換上警衛的制服偽裝成警衛。德維亞塔耶夫則迅速登上一架德國He-111H-22轟炸機並啟動引擎立即開始滑行。

此刻,德國人也發現了警衛的屍體隨即警報聲鳴響,德國人從四面八方朝飛機追來。而與此同時,德維亞塔耶夫駕駛的He-111H-22轟炸機起飛出現了問題,在其他的同志的幫助下才發現降落襟翼未卸下。故障解除後飛機向天空衝去,向著自由飛去,向著太陽飛去(回憶錄——飛向太陽)。

飛機向東飛行了很長時間,然後在陽光下向南轉。不久,一架德國福克-沃爾夫戰鬥機向他們接近,而德維亞塔耶夫駕駛He-111H-22轟炸機帶著起落架低空飛向蘇軍陣地。與此同時,蘇軍的高射炮同時擊中了他們和德國人的戰鬥機。經過一系列驚心動魄的緊張操作後,飛機降落在蘇聯第61軍炮兵部隊所在地、戈林定居點以南的腹地。當他們聽到“法西斯主義者,投降”的口號時,全部爬出機艙高呼:“同志們,我們不是法西斯主義者!”。

事件的後續發展

在經過短暫的住院治療後,這10人中有7人回到第777步兵團繼續服役,不幸的是,其中有5位幾周後在戰鬥中犧牲。而包括德維亞塔耶夫在內的3名軍官隨後接受了長時間的審查,直到戰爭結束。

1945年11月,米哈伊爾· 彼得羅維奇· 德維亞塔耶夫(Mikhail Petrovich Devyatayev)從部隊退役,然而,他的身份仍然是“罪犯”。因此,有很長一段時間德維亞塔耶夫找不到工作。最後他才在喀山找到了一份體力活。

直到1957年,在蘇聯太空計劃負責人謝爾蓋·科羅里奧夫(Sergey Korolyov)的親自過問下,認定德維亞塔耶夫他們帶回的德國火箭計劃信息對蘇聯太空計劃至關重要。

1957年8月15日,德維亞塔耶夫(Devyataev)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其他九位也同樣被授予英雄勳章。

1972年,德維亞塔耶夫出版了自己的回憶錄——《飛向太陽》,發行量達15萬。

2002年11月24日,蘇聯英雄米哈伊爾· 彼得羅維奇· 德維亞塔耶夫在喀山不幸逝世,享年85歲。


血色黃昏的黃昏


這種說法並不對,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這件事的主人公叫米哈伊爾·德維塔耶夫,這次大逃亡更像是電影裡的情節。但它的的確確發生了,接下來就讓我們回顧一下這次大逃亡。

主人公米哈伊爾·德維塔耶夫出生於蘇聯農民家庭,是家裡的第十三個孩子。作為蘇聯1941年最優秀的一批飛行員,德維塔耶夫在1941到1944年裡共擊落德軍九架飛機,堪稱蘇軍飛行員中的佼佼者。

然而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在1944年7月13日這一天意外發生了。這天執行任務時他的飛機被擊中,他本人也被德軍俘虜,關在羅茲集中營。

但是德維塔耶夫不甘做俘虜,於是便嘗試越獄。但均以失敗告終,不僅如此,德國人還將他轉移到了薩克森豪森集中營。

薩克森豪森可不是一個普通的集中營。它位於德國首都柏林附近,是二戰德軍集中營指揮部所在。據說僅在1941年秋,這裡就處死了1.2萬蘇聯俘虜,可謂人間地獄。

原本在羅茲集中營都沒有越獄成功,這下更是降低了越獄的可能性。但是幸運之神這次似乎站在了他那一邊。

他冒充了一位死去的士兵,免去一死。不久,他又被轉移到佩內明德基地。這下他越獄的機會來了。

佩內明德是德軍秘密研製導彈的基地。戰俘們在這裡就是壯勞動力,經常吃不飽睡不好,餓死累死的人不計其數。

佩內明德基地在一座島上,這座島通往只有一條路通往大陸。這條路戒備森嚴,想要從這逃走實在是太困難了。於是他便把算盤打在了基地的機場上,因為他本就是一名飛行員。

雖然是一名飛行員,但他卻沒有開德軍飛機的經歷。於是他抓住一切機會學習德軍如何開飛機。

他和其他戰俘們經常被派去清理飛機殘骸。於是他抓住這個機會將儀表盤等飛機零件藏在口袋裡,帶回去研究。此外,德軍飛行員每次起飛時,他總要去觀察一番。

在一切準備好之後,他終於開始實施他的越獄計劃。他集結了幾個同伴,一共十人展開越獄計劃。

在經歷了兩次越獄失敗以後,第三次越獄終於成功。那是1945年2月8日的凌晨,這群人殺死警衛換上制服來到了停機場。

德維塔耶夫在飛機門上鑽了一個洞,然後坐上了他闊別四年的駕駛座。就在他滿懷信心以為越獄成功之時,第二個困難出現了。

他發現飛機並沒有電池。這就像在沙漠將要渴死的人發現了一口井,然而井裡卻沒有水。但是他們並沒有放棄,找到了一輛帶電池的推車。

幸運女神在此刻站在了他們一邊。德維塔耶夫發動飛機,在跑道的盡頭將飛機成功起飛。他們一直往東飛行了大約400公里之後,被蘇軍炮彈擊中被迫降落。

緊接著,蘇軍順著飛機降落的位置找到了他們。這群人以為救星來了,將他們的經歷講給蘇軍聽。但是由於經歷太過於曲折,並沒有人相信。

蘇軍指揮官更是認為他們沒有這麼大的本事,甚至懷疑他們是德軍派來的臥底。最後有七人被派去前線服役,其中五人陣亡。而德維塔耶夫等三人被關押審訊,直到戰爭結束後又跑到鐵路部門服役。

直到12年後的1957年,蘇聯太空籌劃主席科羅廖夫幫助他平反了,德維塔耶夫終於成為了蘇聯的英雄。德維塔耶夫一直活到2002年,並留下一本自傳《逃出地獄》。


史之策


題主這個標題取得,真相併不是如此,且像素以為當時蘇聯的處理辦法並無不妥!

二戰中,蘇聯被納粹德國所俘虜的士兵達575萬人,但,到戰爭結束時,活下來的蘇聯戰俘僅剩100萬人左右。面對如此高的死亡率,蘇聯戰俘想要活命,要麼你得很能熬,熬下去了或許有活命的機會,要麼就得想辦法逃出去。

這才有了,十名蘇聯戰俘駕駛德軍的He111轟炸機逃回蘇聯的事件。


這件事要從一位名叫哈伊爾·德維塔耶夫的蘇聯王牌飛行員說起,德維塔耶夫有著傲人的戰績,在與納粹德國三年的空戰中,共計擊落了九架納粹德軍飛機。但在1944年的一天,德維塔耶夫在一次與納粹德國的戰鬥中被德軍所擊落,他也成為了德軍的俘虜。

原本德維塔耶夫也沒想著從納粹的俘虜營中逃跑,不過隨著蘇德戰事的推進,德維塔耶夫被作為精壯勞動力,被納粹轉移到烏瑟多姆島佩內明德基地,這是一座專門為納粹秘密研發導彈的基地。

不過這次的轉移為德維塔耶夫逃亡埋下伏筆。


德維塔耶夫在基地內親眼看著蘇聯戰俘們一個個被德軍殺害,堅定了自己要逃跑的念頭。德維塔耶夫聯絡了幾名志同道合的蘇聯戰俘,然後開始謀劃越獄計劃。


這支越獄小分隊很快發展到了10個人,他們每個人都在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時間拉到45年2月8日,這天的凌晨,他們趁著德軍換崗之際,除掉了看守轟炸機的警衛,並順利的登上了飛機,不過還是驚動了德國的警衛。不過德維塔耶夫很快調整了飛機,衝破了阻礙,躲過了德軍追擊的戰機,越過波羅的海成功回到了蘇聯。


只是他們駕駛的是德軍的飛機,自然遭到來自蘇軍的炮火,最終被擊落,並被蘇軍所逮捕。在接下來的審訊中,他們一直否認自己是德軍派回來的間諜。在那個特殊的時期,其實這一切也是情理之中。



後來隨著戰事的發展,他們重新上了戰場,最終回來的也就只剩下德維塔耶夫一人。但是罪名仍舊沒有被洗清。一直到了1957年才得到平反,並被授予“蘇聯戰鬥英雄”的稱號,這對他們來說遲到了12年,但,德威塔耶夫在這一刻也留下了激動的淚水。


像素說


首先,對於說被殺了九個這個說法本身就存在疑惑,誰統計的?以米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蘇聯的詆譭是不留餘力的。他們操作強大的輿論工具,說起他們的對頭來,是無所不用其極。

如果蘇聯真的如這樣說的簡單粗暴,會變得那麼強大??

其次,在每個國家對待這樣過來的戰俘都有一個嚴格的甄別,畢竟堡壘最容易的是從內部打開的,這樣投來的人難保會有叛變份子在裡面,所以嚴格的甄別是必須的,也是很有必要的,也許在這個甄別的過程中發生啥,誰也不敢保證,即使在十個人中發現了投敵份子也不足奇怪,畢竟那樣開著飛機✈️就回來了,確實有點匪夷所思。

最後,在戰爭年代,一個人的生命就像螞蟻一樣不值錢,即使真的被殺了九個,我想這也是我們所有人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那就是我們絕大數人都希望和平的原因,只有不發生戰爭才能有我們起碼的生命權,希望這個世界永遠也不要有戰爭發生


土蜂蜜要嗎


對於被俘的戰士,兩種體制有著絕然不同的態度。極權體制下,士兵的生命低如螻蟻,在統治者的思想中,士兵就該為了統治者戰死,所以被俘士兵被釋放回來後,會面對生不如死的無休止審查及處罰,即使不被殺不坐牢,也會留下政治汙點,後半生處境極為悽慘。相關的例子太多,各位自己隨便搜一下就知道。而在現代民主體制下,士兵也是公民,享有至高的人權,所以在戰場上一旦陷入絕境可能就投降了,不會像極權體制下、例如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的蘇聯士兵那樣不怕死,並非不惜命,為了家人他們寧願自己戰死。而民主國家的被俘士兵被解救或釋放回國後,會受到高度的讚譽與英雄般的禮遇,不會有任何不公對待,例如美國前總統老布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