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農村大規模合村並居,剩下的集體耕地歸誰?

用戶104697242771


合村並居,簡單地說就是把向個村合併成一個新的村,包括人口、土地等資源一併整合。農村土地也不會因合村並居而改變土地的所有權,土地還是歸村集體所有,村民還享有作為村集體成員該享有的各項權益。

土地的承包權。

合村並居,對於村民來說,原來的村和其他的村合併為了一個新的村,可能村名會跟著更變,但是不管怎麼樣,村民村集體成員身份不會改變,村民享有的土地承包權力不會被取消,仍可繼續承包經營第二輪土地承包時承包的土地,包括第二輪土地承包期到後再延長30年。

11月26日發佈的《關於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的意見》中指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應堅持延包原則,不得將承包地打亂重分,確保絕大多數農戶原有承包地繼續保持穩定。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

所以說,即便開展合村並居,也不會和國家土地政策相牴觸,這點可以放心,你承包的土地還是由你繼續承包經營。當然因自然災害毀損等特殊情形,需要土地調整的,可以按照大穩定、小調整的原則,由農民集體民主協商,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並報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在個別農戶間作適當調整。

互換、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

合村並居,可能會涉及到搬遷集中安置,會導致農民新居住地與承包地距離較遠的問題,那麼農戶可以和其他農戶協商,採取土地互換的方式,將土地調整到離居住地近的地方以便耕種,也可以採取轉讓的方式將土地轉讓給其他農戶耕種,並獲得一定的轉讓費。

流轉土地經營權。

不想耕種土地的農戶還可以把自己的土地流轉給他人耕種,以獲得土地流轉報酬。

綜上所述,全村並居如同從由原來的村集體變更為一個新的村集體,它就好比精準扶貧之中的易地搬遷,從原居住地搬遷到新居住地集中安置,除了居住地變了之外,村集體成員該享有的一切權力都沒變,包括土地的承包經營。


農村一山貨


我來回復你,

剩下土地,歸農民,個人承包也是個人的,集體山等是集體,宅基地,承包地,自留地還是農民個體戶,這個不能改變,否則後面科技化了,農民吃什麼?這個影響社會穩定,不能再收回去,否則後面有人打著分土地口號造反,後果不堪想象,土地只會越來越值錢,。

任何時候,老百姓利益第一位,這才保持社會長久治安,不能動不動權力伸到別人口袋裡去,無論走什麼道路,無論什麼思想,保護大多數人利益必須不變,永遠不變。


劉華銀mark


農民完全不必擔心土地歸屬權,合村並鎮並不會改變農民原有的土地承包權。國家及地方也針對該政策出臺了相關規定,明確強調了農民的土地權益保持不變。不僅如此,以前有的優惠政策也保持不變,村名不變,各項福利待遇不變。






奇葩好物


大家好,我是農民小席,感謝提問!

農村大規模合村並居,剩下的集體耕地歸誰?關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還是肯定的,就是歸為村集體所有。

農村大規模合村並鎮已經是農村脫貧致富,發展經濟的必要途徑了。有些農村,自然資源缺乏,土地貧瘠,交通等各方面條件落後,發展極為緩慢,甚至是零發展,唯有合村並鎮後注入新思想、新觀念、新科技以及新技術後才能快速發展。合村並鎮後,原先的土地還是按照以前的承包模式不變,但是新的體系會有新的管理模式。所以,合村並鎮後農村集體耕地還是歸為村集體所有,但是村集體會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種植跟土地相適應的經濟作物,然後按照土地入股比例進行分紅,爭取讓每戶村民都過的衣食無憂,達到現代應有的生活水平。

所以說,農村合村並鎮後,其土地肯定還是歸為村集體所有。


農民小席


集體的還是集體的,不過是有村委會或者鎮政府管理,個人承包的土地不會動,這點你可以放心,

人少,小村合併其實說白了,就是當下的新農村,這是個好事,住房改善,房屋整齊劃一,環境汙染減少,垃圾設備擺放到村裡,道路乾淨整潔。

村裡醫療條件的改善,購物店在家門口,方便。好的師資力量集中,方便小孩上下學,減少農村接孩子帶來的交通事故,有利於以後的設備投入,管理起來也是一樣。把村裡的閒置土地變成耕地。

但是就像咱們農村裡,也有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首先一點的是地離的比較遠,收種很不方便,糧食的晾曬,老人的住房,改善住房是政府出一部分錢,然後咱們農民拿出來一部分錢,規劃統一去蓋,有的老人不願意跟年輕人住在一起。有沒有經濟來源,所以說新農村還是任重道遠。







燻悟空妖爾山


當然是歸集體所有了。

遷村並居目前為止還只是在部分地方試點並沒有大規模推進。主要是因為試點不是那麼太成功。

我們附近有一個這樣的試點,新房蓋的兩層小樓,設計美觀漂亮,家家戶戶一樣,可以說有效避免了攀比之風。至於老百姓有沒有掏錢我也不知道,估計應該會出一點吧,要不然都讓國家拿,這有點投入太大,村民也太幸福了。

但是,異地建的房子,村民也都誰家住哪分配好搬進去,可是老宅依然沒退,都是兩邊住,這讓當初的設想可是遠遠沒達到目的呀!具體怎麼回事我也不清楚。

遷村並居肯定有好處,問題是建設新村的錢誰來出呢?

如果你所在地的中心城市建設如火如荼,那麼建設用地肯定不夠,這樣一來,新農村建設的錢就有地方出了。

按照目前農村土地整合或者流轉或者叫承包價格來看,一畝地一年最多也就千兒八百塊錢,五十年才值五萬塊錢,離建新村的資金需求差十萬八千里。

換個思路,中心城區建設用地不夠,那就拿農村的宅基地置換。農村的五萬而城市可以是五百萬或者一千萬一畝。農村騰出來一畝,城市的建設用地就增加一畝,這麼算下來就解決問題了。新農村也建了,城市建設用地也增加了,可謂一舉兩得。

問題是,城市的土地出讓金給不給你農村用!憑什麼要犧牲了農村的地來肥了城市呢!


白酒有黑幕


土地集中以後土地還是村集體的,村委成立村委合作社,各戶村民入股,收益分紅。不再是小農耕種模式,這樣更利於現代機械化種植,減少人機物力,提升糧食果蔬收益。


農村統一規劃建房,集中村集體土地是國家利民政策。統一規劃建設易居房,合戶都會接通天然氣,水管,暖氣管道,農民不用再燒碳做飯,交錢就可以使用。

出門都是柏油路,水泥路,不用再怕下雨行走一身的泥土。

不管怎麼樣,對農民來說都是好事,一家人2-3畝地,自己種什麼都不會賺錢,不如集中土地,都村集體出面,大規模種植某種作物,統一出售,各戶分紅。年輕人出去工作,老人在家裡看孩子,年底有分紅,不用愁吃穿。雖然現在還沒有這麼美好,但要相信國家,會讓農村更美好。謝謝


小海記錄


大家好!農村只有合併村鎮,集中土地,規劃集中集體農莊,讓出更多宅基地,閒置菜地等,然後農田改造平整土地,讓掌握科技知識人種殖。而農民拿土地租金,土地歸農民村民所有權。真正的讓農民作主。








一遍綠海


合村並鎮主要是為了推動新農村建設進程,高效綜合利用土地資源。土地的所有權經營權,宅基地的所有權都不會改變。但合村後餘出來的土地應該歸村集體組織所有。

但是,合村並鎮和土地流轉應該同步進行。如果單獨實行合村並鎮或單獨實行土地流轉都將是半途而廢。因為只搞合村並鎮,農民種地的難度會更大。如果只搞土地流轉很難使土地大面積連片耕作。都難達農村城鎮化和土地規模化經營。


山250732


新思想,新觀念。農村大規模合村並鎮是中國農村脫貧致富的大方向,是農村發展經濟的必要途經。有些農村自然條件惡烈,資源缺乏,土地貧瘠,不集中,不適合家庭單戶作業,甚至出現空巢老人,交通條件落後,經濟發展零。合村並鎮后土地承包摸式不變,但是新的體系裡比有新觀念的管理方法。合村並鎮後所有土地還是集體所有,但集體會統一經營統一管理,或使大片土地連片開發,農民參股經營,按比例分紅,讓農民的權益受到最大的保證,對提高現有的農民生活會有一個很大的提高和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