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民營經濟發展“大禮包”發佈以來 巴中市優環境減負擔

前三季度:

擴主體

全市新註冊市場主體14946戶,總數達到14.46萬戶

增貢獻

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307.76億元,佔GDP的59.8%

優結構

規上民營企業中,二三產企業數量不斷增多

“排憂解難為企業,優化環境促發展。”11月29日,巴州區平梁鎮鳳谷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吳氏李業將寫好的錦旗送到市紀委,以表謝意。原來,市紀委監委在實地走訪民營企業時,多次幫助該企業解決資金等難題,為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這是我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我市全面貫徹落實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各項決策部署,市場主體數量不斷擴大,民營經濟貢獻不斷提升,民營企業結構不斷優化。

著力強化要素保障

近日,我市對以市政府或市政府工作部門名義簽訂的招商引資協議政府承諾事項進行了逐項清理,市政府有關領導表示,“凡是出臺的文件或做出的承諾,都必須兌現到位。”從側面反映我市不遺餘力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的決心。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重要的是要解決企業後顧之憂,讓企業輕裝上陣。今年初,我市出臺《巴中市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十條措施》,涵蓋了市場準入、降低運行成本、破解融資難、培育龍頭企業、鼓勵創新創業、提升管理水平、保護合法權益、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等內容。

措施出臺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紛紛拿出“硬招實招”,為民營經濟發展保駕護航。例如,取消非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比選資料備案,推進“標準低”改革,試行建設項目審批承諾制,確保企業拿地即有條件開工;爭取省級金融主管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金融支持巴中市建設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推動15家銀行機構掛聯幫扶70家重點民營企業;在經開區推行“零費區”試點工作,對涉企辦證工本費等34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實行企業免交、政府代繳。

“政府對企業服務越來越周到,讓我們能一心一意謀發展。”巴中老廖家企業負責人深感受益於“保姆式”的政務服務,企業也更加堅定

了發展的信心。

著力優化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好不好?政府工作做得如何?企業市民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給“好評”或“差評”。今年我市已經連續三個季度開展營商環境“好差評”測評,並從擴大評價參與範圍、差異設置、評價指標等5個方面推動“好差評”優化升級,堅持按季度現場集中評價和日常過程評價相結合,把政務服務質效交由企業和群眾綜合評判,持續推動營商環境向更高層次、更優水平發展,不斷提升企業和群眾獲得感、滿意度。

市委市政府把創建“全省最優、全國一流”營商環境作為“頭號工程”來抓,在全國全省率先開展營商環境“好差評”,併成功入列“中國營商環境質量十佳城市”。積極推進“放管服”改革,90%的登記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99.61%的事項能“一次辦”。積極推進涉企賬款償還,制定《清理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實施方案》。截至目前,共清理應付企業賬款30多億元,已償還15.06億元。

著力強化扶持引導

近日,巴中市2019年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推進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繼去年對全市民營經濟表揚之後,今年市委市政府將僅有的兩個表彰名額拿出一個名額用於民營經濟領域,將對40個先進民營企業和60名優秀民營企業家進行表彰。

為扶持鼓勵民營經濟發展,我市先後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包括擴大開放促進投資“19條”、發展總部經濟“5條”、促進旅遊業發展扶持獎勵“10條”、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10條”等等,都包含了大量“真金白銀”。推進實施企業培育“四百計劃”、服務業發展“30工程”,支持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將優秀民營企業家納入幹部培訓和人才培訓計劃,全面提升民營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落實企業寧靜日製度,今年以來各類執法檢查頻次減少1/3,出臺地方政府部門與企業正常交往報備制度,確保公職人員在依規依紀依法前提下能做好服務企業工作。推進涉及民營經濟發展行政規範性文件和民營企業參與公平競爭規定清理,擬廢止15件、修改20件。(記者 袁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