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孩子這些看似“煩人”做法,說明智商高,正確引導才能助他成才

一位同事的孩子今年三歲,畫畫很有一手。有一次我去同事家吃飯,一進門就看到

鞋櫃上孩子用水彩筆畫的“機器人”。進客廳之後更是讓人大開眼界,電視櫃、窗臺、地板上全是孩子的作品。看到我震驚的表情,同事也是無奈的笑一笑,她表示:孩子這樣做已經有一個禮拜了。

每個家長應該都經歷過這一時期。孩子們的畫常常是天馬行空的,他可以給小貓小狗添上翅膀,讓它們和鳥兒一起飛翔;也能把汽車開進海里,搞個發明創造。但這些畫有一個特點——全都畫在家裡的地板、牆壁上。

孩子這些看似“煩人”做法,說明智商高,正確引導才能助他成才

對於這孩子們的這種行為,寶媽們感到有些頭疼,乾乾淨淨的傢俱被孩子畫上了水彩,擦了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不擦家裡看著又不像樣。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寶媽們又覺得這是一個好兆頭,孩子愛畫畫,說明他有一定的天賦,培養一下說不定能往這方面發展。

可事實就是,寶媽給孩子準備一個專門的畫板,孩子沒玩幾天就膩了,還是要在地板上、桌子上畫。面對孩子們隨處可見的“繪畫作品”,寶媽們只能不禁感嘆: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豪放不羈的“抽象派”畫家!

▊孩子為什麼突然喜歡畫畫?

●進入了“塗鴉期”

塗鴉期是孩子成長階段中一個較為特殊的時期,它一般出現在孩子一歲半以後,最晚會持續到四歲。塗鴉期孩子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隨處畫畫,一開始是沒有規律的線條和點,後來發展到具體的事物上。

心理學家認為,塗鴉期孩子畫畫的行為和嬰兒時期的哭鬧、大笑類似,都是

孩子的一種情緒表達方式,而塗鴉還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孩子對於外界環境的認知。

經過觀察,塗鴉期孩子在畫畫時嘴裡往往“唸唸有詞”。孩子發出“哈”的一聲之後,會在地板上劃出長長的一條線;而當孩子情緒低落,發出委屈的“嗚嗚”聲時,則會是無規則的點。

孩子這些看似“煩人”做法,說明智商高,正確引導才能助他成才

家長可以這樣理解,孩子塗鴉的行為是在表達自己某一時間點的情緒,是一種宣洩的手段。

宣洩的手段有很多種,孩子偏偏就喜歡這一種,這可苦了家長。一些家長可能會採取強制手段,

比如:把孩子的畫筆藏起來。實際上,孩子是強迫不得的,同事曾經試圖教育孩子不要在地板上畫畫,結果孩子好幾天沒和同事說話。

▊如何正確引導塗鴉期孩子?

●“正面交鋒”不如“拐彎抹角”

美國心理學家阿倫森曾經講過這樣一則故事:一位退休的老人在湖邊買了一棟房子,周圍安靜的環境讓老人的生活十分愜意。有一天,這裡來了一群充滿活力的年輕人,他們沒日沒夜地玩鬧,老人不堪其擾,決定採取措施。

睿智的老人明白,直接走出去和他們對峙是沒有效果的。一天早上年輕人正在玩的時候,老人出門對他們說:“你們給我這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帶來了活力,你們真是好樣的,如果你們以後能保證每天都來這裡玩,我會每天給你們一人一塊錢。”

聽了老人的話,年輕人們都安靜了下來,他們有些不敢相信,玩還能賺錢嗎?但是老人向他們保證自己絕不會食言,於是年輕人們高興地答應了。

之後的幾天裡,年輕人們天天都來玩耍,老人也按照約定給他們錢。過了幾天,年輕人來玩耍時,老人對他們說:“最近我的財政出了問題,我以後只能給你們一人五毛錢。”年輕人們不太高興,他們決定以後只有下午才來這裡玩。

孩子這些看似“煩人”做法,說明智商高,正確引導才能助他成才

幾天後的下午,當年輕人們又來玩耍時,老人愁眉苦臉地告訴他們:“我的養老金還沒發,以後只能給你們一人一毛錢。”聽了這個消息,年輕人們徹底不願意了:“以前說好給一塊錢,現在就給一毛錢?我們才不會為了區區一毛錢而浪費時間呢!”

年輕人們再也沒來過,而老人又回到了屬於自己的安靜的生活。

對此他還進行過一項實驗。他找來四個人,要求他們輪流對事先選好的一個人進行評價。

  • 第一個人的任務是表揚,
  • 第二個人的任務是批評,
  • 第三個人的任務是先表揚後批評,
  • 第四個人的任務則和第三個人相反。

最後阿倫森詢問被評論的那個人:你對他們四個的印象如何?

他表示:第四個人很誠實,給我的印象最好,第三個人完全是個虛偽的小人。

事實上,第三和第四個人對於實驗對象的褒貶程度是相同的,只不過第三個人的做法是逐漸減少表揚,第四個人是逐漸增加表揚。

阿倫森通過故事和實驗表達了自己的理論:獎勵的出現會增加人們的積極性,而獎勵的減少會導致態度的消極。

【該理論在後來被心理學稱為“阿倫森效應”。】

實際上,故事中年輕人玩鬧的行為本就是不合理的,但老人偏偏給他們設立了一個更加“不合理”的獎勵,年輕人必然無法拒絕,也就陷入了老人的“陷阱”。

孩子這些看似“煩人”做法,說明智商高,正確引導才能助他成才

這個故事中老人就是反過來應用阿倫森效應,利用逐漸遞減的獎勵來打消年輕人的積極性,直到讓年輕人徹底失去對獎勵的興趣。

▶▶如何運用阿倫森效應來引導塗鴉期孩子?

✔第一步:設置“不合理”獎勵

家長們完全可把自己看作故事中的老人,把孩子看成喧鬧的年輕人。當孩子在畫畫時,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只要你每天能畫出兩副畫,我就給你獎勵。這個獎勵不一定非得是錢,兩三歲的孩子對於金錢沒有太全面的概念,給錢不如給零食來得實在,比如幾塊糖。

畫畫還能有糖吃,這樣的好事孩子是不會放過的。

✔第二步:獎勵遞減

在獎勵持續一段時間之後,家長就要開始逐漸減少獎勵了。但平白無故地減少獎勵,會引起孩子的不滿。所以在減少獎勵時,家長需要一個看似“合理”的藉口。在故事中,老人的藉口是自己的財政出現問題,那麼家長也可以現學現賣,和孩子說自己工資被減了,所以糖的數量也要減少。

✔第三步,讓孩子失去對獎勵的興趣

剛開始減少獎勵時,孩子仍然能夠接受,只不過他可能從每一天畫兩幅畫減少到每天畫一幅。為了讓孩子失去對獎勵的興趣,從而徹底放棄畫畫,家長需要把獎勵減少到孩子無法接受的程度。

比如說,在孩子畫完畫準備要糖吃時,家長故作愁容地告訴孩子:媽媽的工資又減了,以後只能給你半塊糖了。孩子心想:半塊糖也想騙我畫畫,我才不幹呢!這樣一來,家長的目的就達到了。

這是當家長希望改掉孩子的一些壞習慣時應該採取的方法。

相反,如果家長看到了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想讓孩子把它發揚光大的話,就要對孩子使用逐漸增加獎勵的方式,讓孩子越來越有積極性。

孩子這些看似“煩人”做法,說明智商高,正確引導才能助他成才

在教育孩子時,家長應該學會“拐彎抹角”,先用和孩子預料中完全相反的方式來放鬆孩子的警惕,接著再用“阿倫森效應”引導孩子逐漸向家長期望的目標發展。

今日話題: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的孩子在“塗鴉期”都畫過哪些讓人驚豔的作品呢?你們又是如何引導孩子的呢?歡迎在下方流言,我們一同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