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二戰時期最強的部隊是哪支?

直男不直爽


我們有一支來自於人民的軍隊,除了種莊稼是一把好手以外,上了戰場也是敢打敢拼,不畏艱苦,他們在毛主席思想的指導下,從弱小到強大,其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處於絕對劣勢之時,擊敗過很多強敵,這就是我們最可愛的人,人民解放軍。



不像法蘭西,他們外表很強大,但是一打就崩潰。

不像意大利,有一顆好戰之心,卻總是第一個投降。

不像美利堅,一旦處於劣勢,雙膝跪地舉槍投降。

從古至今,東亞這片土地誕生過無數的優秀軍隊,無論匈奴,突厥,蒙古,還是大秦銳士,大漢鐵騎,又或者盛唐強兵,都是軍事界的佼佼者,而到了近代,中華民族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危局,戰亂不斷,卻武器極為落後,就是在這落後的軍工條件下,以人民的兒女組成的人民解放軍更是大放異彩。



論戰鬥力,朝鮮戰爭可謂給出了一個很好的答案

志願軍戰士面對的是十七國聯軍組成的聯合國部隊,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好的坦克,飛機,重炮可以攻堅,最優良的步槍,狙擊槍,機關槍,最完備的後勤保障,肚子不捱餓,病了有軍醫,睡覺有睡袋,帶鋼盔,穿戰靴。

他們有最優秀的統帥,麥克阿瑟先生,他是當時美軍之中唯一一位既參加過一戰,又參加過二戰的軍事統帥,而且他曾經還是西點軍校的校長,夠水準吧?

他們的士兵也是世界頂尖水平的部隊,戰術素養極高,而且打過德國,揍過日本,是在最慘烈的戰爭中見過血的部隊,打仗之時,敢打敢拼,配合也很好。



反觀志願軍戰士,相比較聯合國軍的優良配備,志願軍戰士可以說是一個極度貧窮的軍隊。

首先武器就很落後,大多數是二戰淘汰下來的,蘇聯支援一部分。

第二物資很缺乏,當時正值隆冬時節,朝鮮氣溫極低,零下二三十度,崇山峻嶺之間更是達到零下三四十度,志願軍戰士大部分是從南方用火車調到北方,單衣單褲,過鴨綠江前,分發了一部分棉衣棉褲,可是杯水車薪,面對惡劣條件,志願軍戰士是卷著褲管,淌水過的鴨綠江。

第三,後勤供給困難,缺少戰鬥機保護,後勤線總是受到嚴重打擊。

因為當時國家剛剛立國,神州大地仍未完全解放,百廢待興。

志願軍戰士當時所能憑藉的就是在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中鍛煉出來的意志與戰術。



當時的局面,世界不看好中國,更不看好志願軍,畢竟國力擺在那裡,一目瞭然,但是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神乎其技的表現,卻震驚了世界,他們無法想象,志願軍是如何將聯合國部隊打的聞風喪膽,一退再退的?

當時世界上最被低估的軍隊,就是人民志願軍,相比較於美、蘇、英、法等國,志願軍武器裝備毫無優勢可言,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就是戰鬥意志,當然最為重要的軍事智慧。

毛主席、彭老總指導下的人民志願軍,是用謀略打仗的,相比較聯合國軍的武器致勝的戰法,志願軍的戰略戰術全是智慧的結晶。

就光為了抵禦敵軍重火力覆蓋,空中優勢打擊,志願軍所創造的坑道戰術,就夠西方世界研究的了。

更不要說誘敵深入,預設戰場,分進合擊,圍點打援,聲東擊西等戰術了。

而且志願軍的軍號也成為對敵的法寶,讓聞軍號聲響就膽戰心驚的聯合國部隊心裡上佈滿重重陰影,心理戰術層面,志願軍運用的更好。

而毛主席、彭老總創造出來的十六字游擊戰術,結合運動戰、陣地戰,三種戰術不斷變化組合,或退或進,或阻擊,或放開大路,每一個戰術都有相應的戰術作為輔助。



不動則已,動則讓敵傷筋動骨,直至打跑你,打怕你。

所以我認為,論戰略戰術,人民解放軍絕對是世界超一流的軍隊。


舊史風


我們稍微縮窄點範圍,就從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軍隊中挑選出最強的一支吧。我個人給出的答案是,集團軍一級殲滅鬼子最多的部隊——第十八集團軍,也就是八路軍。

題目中所說的最強,並沒有特定指哪方面最強,我就從八路軍所具備的戰術素養、戰鬥意志、戰場紀律等幾個最強方面來稍微展開一下。

八路軍的整體戰術素養在同期中國軍隊中是獨一檔的存在,其他部隊只能遙遙望其項背

正面戰場上國軍部隊戰術呆板,只擅長一線佈防,缺乏縱深防禦。打起來往往以師為單位,一兩個團在正面頂,一個團作為預備隊,要麼防線被突破而崩潰,要麼一個團一個團地很快打光,淞滬會戰中這樣的戰例比比皆是。

八路軍就靈活很多,打出了很多精彩的伏擊戰甚至重複設伏戰(如三打七亙村、復戰長生口等)、奇襲戰甚至遠途奔襲戰(奇襲陽明堡等)、疲擾戰、破襲戰等,被日軍視為最難對付的中國軍隊。

平型關伏擊戰

由於八路軍具有鮮明的革命信仰,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打起仗來往往能捨身求義,戰鬥意志非常堅決

以上也是八路軍幾乎很少出現一觸即潰、不戰而退、望風而逃的根本原因。

再加上八路軍官兵平等、相互尊重,士兵也很少有因鬧個人情緒而在戰鬥中出工不出力的現象發生。

百姓救護八路軍傷員

八路軍的戰場紀律、日常紀律以及兄弟部隊之間的協同能力,也都堪稱最強

沒有好的戰場紀律的部隊,通常難以形成很強的戰鬥力。八路軍各單位從上到下,往往命令必達,命令必被執行,並且是最大程度的得到執行。

日常紀律最強就不用說了,不但不騷擾百姓,還能幫助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可不是說說了事,真正結成了軍民魚水關係。

八路軍系統的協同方面,“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的現象從沒有出現過,從來都是各司其職、分工配合作戰。

最後,在同等裝備、同等後勤保障的情況下,八路軍連戰力最強這一榮譽恐怕也鐵定能加諸於身。這點沒人能質疑吧?


歡迎交流,請關注@司馬砸光


司馬砸光


你好,我是冬雨AK,說下我的看法

刨除政治 陣營等因素,我認為二戰最強悍的部隊為第三帝國黨衛軍,尤其是“骷髏師”!它參加了東線幾乎所有的戰役,戰功赫赫,作戰頑強,也是唯一一個全體被授予鐵十字勳章的部隊!

德意志黨衛軍第三裝甲師,也被成稱為“骷髏師”,和“帝國師”“維京師”併成為黨衛軍三大王牌。其前身是黨衛軍骷髏總隊,是一個專門管理納粹集中營的黨衛隊,這些傢伙一個個心狠手辣,可以說是真正的惡魔,對敵人從不手軟,二戰時期絕大多數的種族滅絕罪行就是這支部隊乾的。但對於希特勒和納粹德國卻是絕對的忠誠。

該師作為希特勒的“御林軍”部隊之一,自然格外受其偏愛,不管是人員還是裝備都優先補充該師,以裝備為例,除了大量三號 四號坦克之外,豹式坦克 虎式坦克也有配備,尤其是配屬作戰的重型坦克營,清一色虎式坦克,士兵則手持98K步槍 GW43步槍 Stg44突擊步槍 mp40衝鋒槍 MG42 機槍等等,都式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

“骷髏師”參與了對蘇作戰的每一場戰役,如1943年對蘇冬季攻勢的反擊 ,第二次哈爾科夫會戰,庫爾斯克會戰 布達佩斯解圍戰等等,不過真正讓該師令蘇軍聞風喪膽的則是德米揚斯克包圍戰。1941年9月-1942年4月,蘇軍150萬的部隊,在大量坦克火炮飛機的協同下,將三個德軍集團軍包圍在德米揚斯克地區,這其中就包括“骷髏師”!骷髏師作為尖刀,在冰天雪地裡率先發起突圍,經過慘烈的戰鬥,成功突破蘇軍的包圍,避免了拿破崙入侵俄國式的潰敗,並且擊毀蘇軍400多輛坦和上百架飛機,硬啃掉其三分之二的兵力,“骷髏師”也減員一半以上,全部重裝備損失殆盡。這一戰,完全展現了“骷髏師”強大的戰鬥力和頑強的作戰意志,真正打出了自己的威名,也成為了最令蘇軍懼怕的部隊。為此,希特勒專門命令參謀本部設計頒發“德米揚斯克紀念臂章”該師的全部士兵都獲得了該榮譽臂章。(想了解更多“骷髏師”在德米揚斯克包圍戰中的具體表現,可以查一下資料,很精彩)

雖然該師對被入侵國家造成嚴重傷害,而且最終結局也不好,但從純軍事角度來看,“骷髏師”確實是二戰中戰鬥力最強的部隊!

(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冬雨AK


答案是唯一的,顯然是國民革命軍第18集團軍第129師386旅獨立團,這支部隊傲立晉西北山區,以弱小的兵力、簡陋的裝備、高昂的士氣成為神一樣的存在,讓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的第一軍望山興嘆,它所迸發出來的強悍戰鬥力,足以稱為二戰最強部隊,且先不要質疑,該部的戰鬥歷程和著光輝事蹟曾經驚天動地。



一、運動戰。

在四方面軍老戰友丁偉的情報支撐下,獨立團一營360人在副團長孔捷的率領下,奔襲五十公里,突然發起攻擊,一舉殲滅駐防萬家鎮的“皇協第八混成旅”騎兵營,繳獲大批戰馬及武器裝備,創造了同等兵力條件下“步兵打騎兵”的戰史奇蹟,雖然戰後被旅長“勒索”大部,仍然建立起八路軍第一個團屬騎兵連。

二,山地戰。

在李家坡戰鬥中,面對程瞎子772團久攻不下的敵人陣地,正副團長李雲龍和孔捷同志親自赤膊上陣,以獨立團千餘人的兵力仰攻山頭,全殲日寇第29旅團第12聯隊第5步兵大隊,斃其中佐大隊長山崎冶平以下500餘人,創造了八路軍山地作戰的典範戰例。

他們完成了彭總率領386旅、新4旅和決死一縱隊近20000人馬未競全功的任務,獨立團以一當十,武力值嚴重爆表,自此成為山西日軍的心腹大患,出動特種部隊尋殲其團部。



三、伏擊戰。

與我軍著名戰將王近山當時所處的情況不同,李雲龍率領大彪營在日軍兩個主力旅團的戰線後方,伏擊並報銷了日寇華北方面軍“戰地觀摩團”,通過白刃格鬥和隨機單挑等戰法,幹掉了日軍服部少將以下六個大佐和大批軍官,視重兵環伺於無物,盡現中華武術精髓,深刻地詮釋了什麼是“亮劍精神”。

四、突圍戰。

在辛莊和趙家峪兩次突圍作戰中,李雲龍和政委趙剛臨危不懼,率獨立團少量部隊分別擊破日軍第29聯隊和山本特工隊,勝利突出重圍。尤其是在趙家峪戰鬥中,團長李雲龍新婚妻子被擄,政委趙剛負傷,激起了獨立團幹部戰士的熊熊怒火,各部通通歸建,總兵力突破7000餘人,擁有山炮等重武器,成為八路軍的一等主力團。



五、攻堅戰。

李雲龍未經請示,指揮壯大起來的獨立團以數千人馬,在地方武裝的配合下發起平安格勒戰役,圍攻日偽重兵防守之平安縣城。在“TND意大利炮”的火力掩護下,消滅日寇第一軍山本特工隊殘部及所有駐防敵軍,首創抗日戰爭城市攻堅戰的成功記錄。令“沁源圍困戰”的386旅主力及旅長陳賡相形見拙,並以一團之眾,成功調動各處上萬日軍增援,使整個晉西北打成了一鍋粥。

期間,獨立團六連創造了以一連兵力阻擊日寇一個野戰聯隊八小時瘋狂進攻的光輝戰績,戳破了日軍一個聯隊可以擊潰國民黨中央軍一個師的鬼話。



六、特種戰。

團長李雲龍僅帶警衛員一名,在友軍團長及副官的配合下,大鬧河源縣憲兵隊長平田一郎中佐的生日party,手刃幾十名日偽軍官,以一次成功的特種作戰,瓦解了日偽軍即將發動的掃蕩,是現代特種部隊實施“斬首行動”的開山鼻祖,在特種作戰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七、閃電戰。

獨立團以一個騎兵連和一個步兵營為基幹,僅用半小時即抵達晉綏軍358團一營防區,並在極短的時間內將2000餘人的加強營全部繳械,粉碎了晉綏軍叛逆錢伯均等人企圖賣國投敵的陰謀,順便繳獲大批武器彈藥武裝自己,解決叛軍的速度令人瞠目結舌。

這樣英雄的部隊,這樣傳奇的團長,二戰最強部隊的稱號,當仁不讓,實質名歸。


度度狼gg


名聲都是打出來的。

美國陸軍第101空中突擊師:在諾曼底登陸戰中連續作戰33天,出色完成任務。

美國第1步兵師:美國陸軍的主力部隊之一,並且是多次戰役的攻堅主力,從歐洲戰場攻入德國本土,到太平洋戰場的瓜島爭奪戰和沖繩島戰役。二戰中傷亡2萬餘人,俘虜敵人10萬餘。

“阿道夫·希特勒衛隊”裝甲師:是希特勒的王牌軍隊之一,參加過入侵波蘭、法國、荷蘭等重大戰役,也犯下罄竹難書的暴行。

帝國師:是希特勒的王牌軍隊之一,參加過入侵波蘭、法國、蘇聯等重大戰役,裝備精良,是納粹軍隊的門面。

第五“維京”裝甲師:大部分成員是來自北歐和西歐的外籍志願者,善戰和熱血,在蘇德戰場上表現積極。

蘇聯第62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會戰中,多次擊退數倍於己的德軍。

英國第7裝甲師:在北非戰場上表現出色,打敗德國的非洲軍團,有“沙漠之鼠”之稱。後來參加諾曼底登陸。


五味社


德國“警衛旗隊”裝甲師

我們應該看過許多反映納粹德國曆史的黑白紀錄片,在這些紀錄片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畫面——志得意滿的希特勒向山呼海嘯的人群行著納粹手禮,在他的周圍則密佈著面無表情、像機器人一樣僵直站立的黑衣人。

這些傢伙和美國大片《黑衣人》中的“黑超特警”卻毫無關係,他們是希特勒的私人衛隊“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的成員,正是這些鷹犬在日後組成了納粹黨的“御林軍”,也就是臭名昭著的武裝黨衛隊第1“警衛旗隊”裝甲師。

1940年初,被波蘭戰役的勝利刺激得忘乎所以的希特勒決定將戰爭機器轉向西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經鮮血淋漓的戰場上進行一次豪賭。此時,迪特里希的“警衛旗隊”已經完成了摩托化整編,他們被劃撥給博克將軍的B集團軍群,直接隸屬於第18集團軍的227步兵師。

1940年5月10日,B集團軍群在德國空軍的掩護下向荷蘭發動了進攻。作為B集團軍群的先鋒部隊,“警衛旗隊”負責奪取埃塞爾河的橋樑。在德國傘兵的支援下, “警衛旗隊”6個小時內向前推進了80千米,直抵埃塞爾河邊。

儘管荷蘭守軍搶先炸燬河上的橋樑,但“警衛旗隊”先頭連不等工兵到達,就強拆了附近村莊的門板搭乘浮橋,在荷蘭守軍的炮火中渡過了河流。因為成功強渡埃塞爾河,該連隊的連長、黨衛隊二級突擊隊中隊長鬍戈·克拉斯獲得了一枚鐵十字勳章,他也成為“警衛旗隊”第一位獲此勳章的軍官。

隨後,“警衛旗隊”跟隨古德里安的第19裝甲軍北上敦刻爾克地區。5月20日,德軍第1裝甲師攻佔索姆河下游的亞眠,第2裝甲師則前出至索姆河口的阿布維爾,40萬英法聯軍被包圍在敦刻爾克的三角地帶。眼見一場巨大的勝利就在眼前,希特勒卻在5月24日發出了令後世爭論不休的命令——全軍停止追擊。國防軍雖然難以理解,還是執行了命令,而一向以嫡系中的嫡系自居的迪特里希卻不肯放棄近在咫尺的功勞,他對希特勒的命令毫不買賬,下令“警衛旗隊”繼續攻擊。幾天後,清醒過來的希特勒命令裝甲部隊恢復進攻,但英法軍隊的主力已經從海上撤退。但由於“警衛旗隊”孤軍深入式的進攻,還是有數萬英法軍隊被死死咬住,最終成了德軍的俘虜。未能畢其功於一役的惱火讓“警衛旗隊”的士兵獸性大發,在敦刻爾克附近的沃爾姆豪特,該團士兵用機槍和手榴彈屠殺了英國第48步兵師的65~80名戰俘,而這樣的暴行對“警衛旗隊”來說僅僅是一個開始。

佔領敦刻爾克之後, “警衛旗隊”作為第14步兵軍下屬的獨立團參加了對法國南部的攻擊。迪特里希和“警衛旗隊”將納粹宣揚的“個人英雄主義”發揮到極致,他們強渡塞納河,向法國南方迅猛突擊。6月14日,巴黎淪陷,“警衛旗隊”也開進了不設防的里昂,在那裡他們繳獲了法軍200多輛坦克和數架飛機。8天后,法國宣告投降。


王廚


二戰時期最強的部隊,當屬國民黨軍方先覺第10軍。

1943年年末,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海上交通線被切斷。為了與東南亞日軍取得聯繫,日軍急於從中國大陸打通一條大陸交通線,制定了“1號作戰計劃”,於1944年春集中50多萬日軍,發動了豫湘桂會戰。

當時華北、武漢已經被日軍佔領,佔領河南即可打通武漢至華北一線,佔領湖南、貴州、廣西等地即可連接武漢至東南亞。因此豫湘桂會戰分為三個階段:豫中會戰、長衡會戰、桂柳會戰。

豫湘桂會戰河南首當其衝,但是國民黨軍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指揮不力,國軍一觸即潰,僅37天便連丟38城,喪師失地到如此地步,可見蔣鼎文之無能。豫中一戰,日軍在河南便無後顧之憂,隨即將矛頭指向湖南戰場。

湖南方面,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獨創天爐戰法,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重創日軍,殲敵五萬六千餘人。薛嶽將軍一生殲滅日軍無數,是挽救中華民族於水火的民族英雄,只可惜此次長衡會戰決策失誤,仍採用天爐戰法迎戰日軍,而日軍吸取教訓,進攻長沙前直取嶽麓山,天爐戰法未能奏效,第四軍四萬人馬只守了三天日軍即佔領長沙。

長沙淪陷,日軍向南推進,只有衡陽才能阻止日軍繼續南下。衡陽守軍僅方先覺第10軍,約一萬七千餘人,而日軍乃得勝之師,且有十萬之眾。第4軍在短短3天內丟了長沙,打亂了薛嶽的計劃,只能匆忙令方先覺守衛衡陽,此時第10軍已經是疲憊之師。

第10軍是一支英雄部隊。第三次長沙會戰時,薛嶽採用天爐戰法大獲全勝。所謂天爐戰法,是指外圍部隊節節抵抗,邊打邊退,迂迴到日軍的側後方,日軍達到長沙時,守城部隊必須守住長沙,待外圍部隊對日軍形成合圍之勢,裡外夾擊,重創日軍。

天爐戰法的關鍵是守城部隊必須抗住日軍的進攻,等待外圍部隊的增援,而外圍部隊必須突破日軍的攔截,及時與守城部隊匯合。第三次長沙會戰擔任守城部隊的就是第10軍,當時的軍長是李玉堂。

李玉堂守住了長沙,也等到了外圍部隊,可謂是天佑中華;而方先覺守住了衡陽,卻遲遲等不到增援部隊,是中華民族之大不幸。

最初方先覺接到的命令是守住衡陽10~15天即可,但是第10軍孤軍奮戰,苦守衡陽達47天之久,由於國民黨內部派系林立,加之指揮失誤,第10軍遲遲等不到援軍。

即使如此,第10軍仍然頑強堅守,日軍以十萬之眾強攻衡陽,卻攻不下衡陽一座孤城和一支孤軍,於是東京震動,日軍又調來兩個師團參與進攻,日軍兵力增至11餘萬,而第10軍還是一支孤軍,彈盡糧絕。

此役,第10軍傷亡一萬五千餘人,其中七千餘人陣亡,幾近全軍覆沒,日軍雖然佔領衡陽,也付出了四萬八千人傷亡的慘重代價。日軍有數倍於第10軍的優勢兵力,傷亡卻是3倍於沒有增援沒有補給的第10軍,第10軍雖敗猶榮。

我以為,部隊之強,不在於人數之多,也不在於裝備之精良。侵華日軍的裝備遠勝國軍,單兵作戰素質也遠勝於國軍,而第10軍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能死守衡陽達47天之久,是抗日戰爭時期耗時最長的城市攻防戰,驚天地泣鬼神,第10軍全軍將士皆可謂民族之英雄。


考古班二愣子


看二戰期間哪支部隊最強?我覺得:除了能打之外,還要看他們打的仗所具有的戰略意義。從這一點來說,太平洋戰場上,駐守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上,血戰半年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堪稱最強!他們彪炳史冊的戰績,扭轉了太平洋戰場的戰局!

1942年7月31日,陸戰1師1.6萬人搭乘特納海軍少將指揮的南太平洋登陸艦隊,從斐濟島出發,向瓜達爾卡納爾島駛去。

瓜島爭奪戰是太平洋戰爭中一場空前殘酷而激烈的大搏殺。此役美日海軍各損失航空母艦2艘,參戰的6萬美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官兵有1600人陣亡,4200人受傷。島上的3.6萬日軍,陣亡及失蹤1.4萬人,病死9000人,被俘1000人。當然,這些數字不包括雙方在支援瓜島作戰中損失慘重的海軍和空軍傷亡人數。

1942年8月7日,範德格里夫特(Vandegrift)少將指揮陸戰一師的登陸編隊佔領所羅門群島以南的瓜島,作為進攻臘包爾的第一塊跳板。隨後日軍山本大將命令日軍第17軍反擊瓜島美軍,駐島美軍陸戰隊在海軍支持下與日軍精銳部隊作戰六個多月,完全確保了瓜島並消滅大批日軍。

在瓜島的地面作戰中,美軍參戰兵力最多時達到6萬人,陣亡1592人,負傷4200餘人,日軍投入瓜島的陸軍兵力約3.6萬,戰鬥中陣亡約1.4萬人,因傷病致死或下落不明的有9000餘人,合計死亡近2.38萬人,還有1000餘人被俘。

陸戰一師由於此役的表現,第一次獲得總統優異部隊嘉獎,從此以後,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的戰旗上,就印上了“GUADALCANAL”這個單詞,以紀念這場偉大的戰役。


臨時客


最強部隊當然是美國陸軍航空軍部隊,沒有之一。

原因很簡單,當時美國陸軍航空軍部隊裝備的主力轟炸機是B-29,該轟炸機集合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號稱“史上最強轟炸機”。

如果僅僅是這樣,當然不足以使美國陸軍航空軍部隊成為二戰中最強的部隊。

最重要的是,B-29轟炸機曾經裝著兩顆原子彈扔在了日本!

原子彈這種毀天滅地的武器出現在二戰中根本就是個BUG,其破壞力完全碾壓了同時代的所有武器,關鍵除了美國外別人還都沒有。

原子彈是二戰中最強武器這點毋庸置疑,擁有裝著原子彈的B-29轟炸機的美國陸軍航空軍部隊自然也就是二戰時期最強的部隊。


劍起紅休


提起二戰中最強悍的部隊,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好多支著名部隊浴血拼殺,都是富有傳奇色彩的王牌軍隊。

比如蘇聯第62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會戰中,與數倍德軍激烈交戰,取得最終勝利;參加瞭解放蘇聯本土的歷次會戰;1945年4月成為攻入柏林的先鋒部隊之一;還誕生了瓦西里·扎伊採夫這樣的王牌狙擊手。

德國的大德意志師,是德國的“活歷史”,從一支小分隊最終擴編為軍。參加了德軍幾乎所有重大戰役,展現出強大戰鬥力。被譽為“東線德軍消防隊”,贏得了國防軍的最高榮譽。

還有美國陸軍第1步兵師、有“沙漠之鼠”之稱的英國第七裝甲師,美國第82空降師等,都有自己的傳奇戰史。

但在這些鐵血王牌之外,還有一隻部隊堪稱最強部隊!

這支部隊兵不血刃的保衛了亞歷山大港、蘇伊士運河;瞞天過海,在諾曼底登陸中變出千軍萬馬,讓希特勒誤以為盟軍將在加來海灣登陸;在北非戰場,將“沙漠之狐”隆美爾耍的團團轉。他就是皇家工程兵部隊的少校賈斯帕·馬斯基林和他的魔術部隊。

賈斯帕•馬斯基林是一位大魔術師,他的戰績赫赫有名:

一、拯救戰俘

賈斯帕發明了大量偽裝巧妙的越獄道具。通過紅十字會給戰俘寄慰問品的機會,將越獄小工具藏在手套、撲克、香菸、棋盤等日常用品中。他曾將戰俘營周邊的地圖融合在撲克牌花紋中,一旦戰俘越獄成功,拿一張撲克牌就可以找到方向了。

二、挪走亞歷山大港

1941年6月,隆美爾下令轟炸盟軍唯一的補給港口——亞歷山大港。

賈斯帕選擇1英里外荒蕪一人的馬約特灣,動用幾百名士兵,將它偽裝的與亞歷山大港一模一樣。到了夜裡,亞歷山大港漆黑一片,而馬約特灣燈火通明,甚至還有偽裝的防空炮火!

夜晚德軍飛行員來轟炸,誤將馬約特灣當作亞歷山大港,投下全部炸彈。從而成功的保衛了亞歷山大港。

三、讓蘇伊士運河消失。

同年10月,德軍轟炸蘇伊士運河。賈斯帕再次受命,利用帶鏡片的旋轉扇葉,在運河上製造了一道9英里長的光牆。

10月5日晚,德軍轟炸機來到運河附近,光牆瞬間亮起,強光湧進機艙,德軍飛行員看不見任何東西,190公里長的蘇伊士運河就此消失了!

德軍在多次試圖穿越光牆無果後,轟炸任務就此取消。

四、憑空製造千萬幽靈部隊

1944年,盟軍準備在諾曼底登陸,對納粹發起致命一擊,事關數百萬士兵的生死。

盟軍展開戰略欺騙,賈斯帕帶領他的魔術部隊,使用偽裝道具,為巴頓將軍打造出一個又一個番號、師徽一應俱全的“幽靈部隊”。

為了效果逼真,他們還建立了假無線電通訊站,用不存在的番號互相發送補給信息和戰鬥情報。

德軍情報部門上當了,得出盟軍主攻方向是加萊海灘的錯誤結論。為諾曼底登陸的順利進行立下了汗馬功勞!

此前賈斯帕在北非阿拉曼戰役中,已經導演過一次幽靈奇兵,耍得“沙漠之狐”隆美爾團團轉,誤以為英軍主攻方向在南線。結果蒙哥馬利的部隊掀開偽裝,在北部沙漠發起猛攻,隆美爾被打得措手不及,狼狽後撤。

▲第二次阿拉曼戰役時,灰色是英軍實際進攻路線,白色是隆美爾預計的英軍路線

賈斯帕的魔術部隊,不費一兵一卒,兵不血刃的保護了港口、運河,使成千上萬的盟軍士兵免於犧牲,還給了納粹致命的打擊,實在是二戰中最強的部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