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許昕曾表示,假如我是馬琳這種打法,恐怕早已經脫離主力層位置了,如何評價?

足球story


在今年的卡塔爾公開賽半決賽中,許昕2-4敗給了足足5個月沒有打球馬龍,對於近期狀態不錯的許昕輸球令人感到多少有些詫異。賽後,很多人開始質疑許昕,認為許昕這種防守為主的打法很難矗立於世界之巔,稱他應該向馬琳學習,加強前三板的質量,一招制敵。



面對網友的質疑,許昕也是勇敢站出來表達自己的看法,為了摒除網友的質疑,許昕首先以同為正拍打法的王皓為例子,表示王皓也不會全臺正手跟別人打,也不會前三板就解決問題。同時表示,現在時代變了,一直在換球換膠水換器材,其實就是為了把球的旋轉降低。而直拍的優勢就是打旋轉,改了小球、無機膠水後,直拍的旋轉優勢明顯大大降低了。如今,假如我是馬琳這種打法,那麼我早就已經脫離主力層位置了。

我們知道,沒有換球和膠水的時候,巔峰的馬琳的前三板確實兇狠無解,一招制敵,從不拖泥帶水。不過隨著規則的不斷的改革,對於馬琳的影響確實是挺大的,前三板佔據不了太多便宜,加上隨著年齡大了,步伐不再那麼有靈性了,而11年隨著張繼科,馬龍,許昕的崛起,馬琳已經慢慢被邊緣化了已經成為時勢所趨。

其中一個原因也許就是許昕所說的,改革後球的旋轉弱了,對於直板擅長快攻的前三板的優勢不再明顯,一但對手把球調度起來,相持能力不夠,就可能完全陷入了被動。如今連反手都如此兇猛,那麼防守相持能力就必須提高起來。也許單純的前三板真的會被時代淘汰,但是前三板只要質量提高了威力依然巨大。

許昕只從進入國家一線隊以來,一直沒有成為男乒絕對的前兩名主力,也許許昕的打法真的存在一定問題,所以,馬琳的打法也許有許昕需要學習的地方,但不能一成不變,需要取長補短,精益求精,有所創新。


星期八體育


許昕說的沒錯!如果他是馬琳那種打法,恐怕早就脫離主力層位置了。


先說說馬琳的打法風格,馬琳屬於直板兩面反膠弧圈結合快攻打法,精於算計,臺內球控制出神入化,擺短手感超一流,臺內挑打技術爐火純青,側身暴衝堪稱獨門絕技,反手上,馬琳不像當今專業隊的直拍,清一色的直拍橫打,他保留了反手推擋技術,機會出現時也會來幾板橫打,馬琳的優勢區域主要集中在臺內球和近臺快攻快帶。退臺後馬琳會略顯被動,中遠臺的相持能力不是強項!

許昕的主要優勢區域恰恰在中遠臺,其糾纏能力無人出其右,說的通俗一點,跟橫拍對拉一點不下風,神仙球特別多。在反手位,許昕早些年是有推擋技術的,後來改為全橫打,另外許昕臺內球雖然不及馬琳細膩,但是也屬上乘,近些年他的臺內挑打技術命中率很高,許昕打球頗具表現力和表演性,人送外號“乒壇人民藝術家”。


綜上可以看出,許昕打球跟馬琳風格迥異,馬琳在小球時代和下旋球時代非常吃香,他總能在擺短和回擺中佔得先機,一旦出現機會球,馬琳上手能力首屈一指,打出了直拍的精髓。伴隨著大球時代的來臨,直拍在跟橫拍的對抗中顯得更加被動,清一色的反手擰拉直接形成上旋球環節,然後雙方拼硬實力和相持能力,而這恰恰是身高臂長許昕的節奏。

最後,大球時代,直板如果沒有過硬的中遠臺相持能力註定走不遠,而過多依賴前三板結束戰鬥的時代確實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乒界裡有句很流行的話,“馬琳之後再無馬琳”,但“許昕之後或許還有千千萬萬個許昕”,大家覺得呢?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您的點贊和關注是對我的最大支持。


國球第六人


這話說的實在,馬琳那種打法需要超好的手感和超強的步伐,馬琳的臺內小球處理,挑打,側切,上升期壓打,吸短每一項都需要超強的手感做保證,這麼好的手感是學不來的,許昕沒有馬琳那麼好的手感,而馬琳和柳承敏被譽為乒乓球運動員有史以來步伐最好的,許昕也沒有馬琳那麼輕快的步伐,所以個人還是要保持個人的打法,不要強行學別人。


小馬哥秋風


什麼打球小球,什麼有毒膠水無毒膠水,都是浮雲。贏輸才是硬道理。作為直拍其精髓就是近臺快攻,退臺作為直拍就是死路一條。劉國樑所賜“大蟒”其實就是害了許昕,劉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按許昕正手攻的實力再加上橫打技術本可以獨步天下,但以前許總是為贏得劉的歡心,喜歡退臺與對手展開拉功,以顯示“蟒”的屬性,但事與願違,許在黃金時期錯過了登頂男單的機會,最近一年來才醒悟過來,成績稍有提高,但遺憾的是許醒悟太晚,現在不得不留下終生遺憾,這是劉國樑的悲哀,更是許昕的悲哀,所以許在男單的失敗是劉一手造成的,劉應該背這個鍋!


相人山


從許昕的外號談起:大蟒!

大蟒的特點是:纏字決!

劉國樑給許昕起的這個外號就已將許昕的打球特點鮮明指出了!

不到最後一刻,都有可能被許昕纏住而翻盤!很多人都深受許昕纏字決之撓!

為什麼許昕的雙打能力非常突出,也與其出色的纏鬥能力分不開的,在日本公開賽混雙決賽中,日本的小將早田希娜就說,很多許昕的回球完全沒見過!

許昕除了直板選手的發球、球感,主要在於其相持球的纏鬥能力,非常強!

而馬琳主要靠發球變化結合前三板的突出能力而無往不利!


乒乓球經歷了很多改革,從無遮擋發球、小球變大球、11分制、球的材質變化等等,也讓很多曾經的能力高強者逐步退出了舞臺;很多都是針對中國而進行的改革,但無論何種改革變化只能短時間對中國造成一定影響,中國的人才梯隊、教練團隊經過適應後又繼續統治乒壇!

國乒威武!


haiyangyet


其實許昕的說法也有道理,現在直拍想打出成績真的要比以前難的多。

由於球越來越大,球速降低,以前直板的前三板的確要比橫版6,但如今換大球后,前三板,直板真的很難一板打死,。而且現在反手擰拉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你發球我就擰,跟你相持,直板往往都是一面當兩面(王皓特例),怎麼打得贏?現在大球時代,球速慢旋轉低,直板的爆衝往往會被人防回頭,再也沒有以前的一擊定乾坤之力。

每個運動員都有各自的特點,馬琳前三板好王皓直拍橫打好,許昕步伐、正手好,他們都在各自的時期證明了自己,沒有必要照搬前人,許昕有自己的特點。你也可以看,現在爭前三板運動員沒有以前那麼兇了,大多都是打相持結束,這是時代的趨勢,不是運動員憑個人能力就可以逆轉的。



許昕可以借鑑一下馬琳的優點,畢竟現在打相持,太過被動。馬琳的發球前三板細膩,直板橫打再多幾分功力,再加上自己的正手,相信大蟒還能再進一步。


我是飛人麥克喬


是的,這不是選手能決定的,這是乒聯“改革”造成的結果。

北京奧運會後,有機膠水禁用,馬琳成績明顯下滑,然後球改材料,改成40+後,馬琳也就退役了

許昕打的是大路球,更像橫板,只是拿著直板而已,比較起來馬龍的臺內技術更細膩。乒聯的改革已經不允許他像馬琳那樣摳前三板,臺內控制。

許昕的打法是他自身的條件所致,許昕身高馬大,身體柔韌性很強,對上旋球的理解可以說是世界第一。更主要是乒聯對器材的改革所致,有機膠水的禁用導致球拍的彈性大大降低。球變大,導致速度降低。就這樣


賴寶的朋友


現在橫板選手臺內的霸王擰和暴力挑打愈發成熟,直接掐死了傳統直板選手前三板的優勢,以前橫板選手臺內短球處理的劣勢直接變成優勢,許昕的打法是直板選手打法橫板化


天道117963291


許晰的特點是中遠臺相持能力強,手感一流,有極高觀賞性。外國選手對之旋轉超級不適應。今年成績好,有部分原因是馬龍受傷,小胖低迷。馬龍和小胖回來可能他的機會就沒那麼多了。


曾道誤解了我


老是被針對改規則,國際隊幹嘛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