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何看待朋友圈“誰喜歡/不喜歡XX/明星你跟我互刪拉黑”之類的言論?

夜雨朦空


作為一個被生活蹂躪的中年人…

我覺得能因為喜歡或者不喜歡某位明星而劃分陣營的,一定是還在港灣裡的寶寶們!

更別說還因為這事發朋友圈廣而告之,那絕對是無憂無慮的寶寶們!

年輕人做年輕事,可以理解!

但是,就像前段時間某醫生說的,把高薪留給一線科研人員,不要讓年青人一味追星。我個人是深刻認同這句話的。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就是為何演員明星深受大眾喜愛。但是,該有個度,我們應該理智追求美,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讓父母家人過得更好,如何讓孩子健康成長,如何讓自己更優秀,如何在國家需要的時候貢獻一份力量!

我其實不是很理解一類人,辛辛苦苦工作,足足攢兩個月工資就為了飛去參加某明星演唱會。拿這錢給老爹老孃買套衣服不好嗎?拿這錢給他們加頓豐盛的晚餐不好嗎?或者,拿這個作路費回家看看父母不好嗎?

為了一個明星話費時間精力金錢!還發這麼同真的朋友圈,那一定是個幸福的孩子!在蜜罐里長大,所以單純又美好的活著。

這,雖不贊同,但我們也曾年輕過,這就是寶寶們年輕時候的一段經歷罷了!


憶來生


1.當大多數人無法認知和認同人的複雜性,這樣的行為存在是個必然的,但也不算太壞的結果。能夠求同存異做到互不侵犯,已經是脫離出這個大多數的範圍了。

2.用單一的標籤去判定一個人是極其片面的,但是用某些自己強烈反對的標籤去圈出異端,與其割斷社交聯繫,卻是對彼此來說避免互相看不順眼導致爭吵等更激烈後果的一劑良方,極大地提升了雙方的社交效率和舒適度。

3.反過來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尋找某些自己強烈認同的標籤去找到同類,粉圈不就是這麼來的麼?因為共同喜歡一個人或一樣東西就跟一群陌生人走在一起,站隊發聲共同進退。

4.另外,不要把虛假的友情看得那麼重要,很多被稱為普通朋友的人其實只是“認識的人”,是“朋友圈”這樣的軟件功能讓人有了“互相經常能看到對方發出的消息就彼此存在友情”的錯覺。朋友圈、微博、知乎、貼吧等等帶有社交功能的軟件中的互關好友其實跟友情沒有必然聯繫,只是存在或多或少發展成朋友的可能性。珍惜真正值得的那寥寥幾個好友即可。



戀愛牆


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感覺這樣的人很不現實,或者很幼稚,在朋友圈裡八卦所謂的明星,這是無聊也無趣。

當今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很大發展,大家豐衣足食。但是精神生活確確很枯燥乏味,跟不上物質發展的速度。

社會上媒體、網絡鋪天蓋地的做宣傳,各行各業的明星層出不窮,尤其影視圈的所謂明星們,被各家公司包裝的猶如天仙下凡一般,讓許多痴男怨女如夢如痴。

所以,這就有了很多追星族、狗仔隊,這些八卦新聞,讓那些貪戀所謂明星的人趨之若鶩。一會兒這個明星離婚了,那個明星出軌了,又或者明星有私生子了等等,各種八卦新聞,朋友圈也鋪天蓋地襲來,有時它喜愛的明星們,你要是評價不好,人家都要和你急,甚至和你絕交,真有一種連親媽都不忍的感覺。

這些人其實也是很悲哀的,你這麼熱心你的明星,他(她)給了你什麼?又能給你什麼?除了精神上刺激,你得到什麼?

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很多所謂的明星的嘴臉。他們有很多在疫情來臨前,急急火火的跑去國外躲避疫情,並且還在國外瀟灑快活的各種炫,那些追星族,我想問下,他(她)怎麼不帶你一起走呢?

還有很多的明星,出了名有了錢,把國籍都改成外國的了,卻應就在國內撈金,甚至去為國外做公益、為國外捐款,也不給國內捐款。

相反,這次疫情期間,對我們幫助最大的不是那些明星,而是普通的工作者,他們有醫生、警察、社區工作者……卻唯獨沒有明星。

國人你們該醒醒了,不能再沉睡了。讓我們值得歌頌、值得追求的是戰鬥在一線的普通工作者!不是那些花裡胡哨的所謂明星。





心似朝陽


如何看待朋友圈“誰喜歡/不喜歡XX/明星你跟我互刪拉黑”之類的言論。

這種說肖戰有錯的可以不必說了;如果他確實做得不好,我已經知道,以前也有人發過誰喜歡cxk就互刪拉黑誰。

這是朋友圈的一個鬧劇;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可是否造成影響。

本來現實生活中兩個人是朋友,各自有喜歡的東西,雙方互不侵犯,後來兩人喜歡的東西成了對立面,其中一個要排除另一個很正常。

真的比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友情很重要,沒必要雙方拉黑吧,如果出現了問題的朋友可以拉黑對方,一般現實生活中還是朋友多好。

我個人認為是這種言論問題,我語文不好看書少,朋友互相珍惜圈子轉發很重要。



大貴裝修724724197743


特邀

以自我喜好為中心,建立的圈子始終是小的,說這話有些自私自大小家子氣。

空間有這樣的人,對不喜歡xxx的或無感的列表來說,初印象就沒留好,誰還想和你深交。人都有各自喜惡,為什麼一定要好你所好呢?如果說你混網只想看自己想的,屏蔽一切不爽的快快樂樂混網那就算了。

但動不動就喊話不喜歡xxx上升列表拉黑,實在心腸狹隘。或許也可以看到資本為什麼能操縱的原因了。

這個行為主要反應在一個人的青年時代。反應出過於看重感情,容易受到其他人情感的影響,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特別需要被接納成為群體的一部分。其實你的表現也反應了其中容易受到別人情緒的影響。這就是青春。再過幾年你就不會為這些事情專門提問了。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見仁見智。如果對你的生活和工作有影響那就屏蔽,敬而遠之。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雖然不一定都正確。


腦洞大開NB


這個也是看心態的,刪除拉黑,或許希望你在意,去找她,但是不拉黑不刪除,也不理睬你,漸漸把你從她的生活中淡化,那就是真的放下了。如果一直糾纏,總是藉著一點小事情去找你,然後又和你發脾氣,那說明她還是在乎你的,只是你沒有哄好她,兩個人在一起,不是說一定要男的先低頭,但是愛你的女孩子很好哄,一個擁抱,一個小細節,甚至一句話都會原諒你的,只是很多男的覺得,過段時間就沒事了,也當做沒事人一樣,男女思維想事情都不一樣,所以不能相同對待,愛她就去找她,加油吧!


喵語繪車


首先,你大可不必因為朋友圈“誰喜歡/不喜歡XX/明星你跟我互刪拉黑”這樣的言論。完全沒必要。每個人有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和評判依據,以及相應的做法,你沒必要因為別人的這些言論而影響到自己的生活。這就類似於人生觀,世界觀之類的吧。

其次,當別人有這樣的言論的時候,你更應該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不必要放在心上,遇到自己感興趣的事,點評一下就好,不用跟別人爭論什麼,也沒必要去因為這樣的事而大打出手。坦然面對就好了。

以上僅我個人看法,希望能幫到你[互粉][互粉][互粉]


縱觀時今


當大多數人無法認知和認同人的複雜性,這樣的行為存在是個必然的,但也不算太壞的結果。能夠求同存異做到互不侵犯,已經是脫離出這個大多數的範圍了。

用單一的標籤去判定一個人是極其片面的,但是用某些自己強烈反對的標籤去圈出異端,與其割斷社交聯繫,卻是對彼此來說避免互相看不順眼導致爭吵等更激烈後果的一劑良方,極大地提升了雙方的社交效率和舒適度。

反過來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尋找某些自己強烈認同的標籤去找到同類,粉圈不就是這麼來的麼?因為共同喜歡一個人或一樣東西就跟一群陌生人走在一起,站隊發聲共同進退。

另外,不要把虛假的友情看得那麼重要,很多被稱為普通朋友的人其實只是“認識的人”,是“朋友圈”這樣的軟件功能讓人有了“互相經常能看到對方發出的消息就彼此存在友情”的錯覺。朋友圈、微博、知乎、貼吧等等帶有社交功能的軟件中的互關好友其實跟友情沒有必然聯繫,只是存在或多或少發展成朋友的可能性。珍惜真正值得的那寥寥幾個好友即可。


民間看世界


首先,我非常非常可憐和蔑視那些“星迷”、“影迷”們。演員只是一種職業,表演是一種藝術,優秀的演員以其高超的演技,詮釋了某部優秀的作品,使人們陶冶了情懷豐富了生活。但欣賞藝術,是人們在物質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之後索求,貧困的年代那有這般心情。改革開放使國人富裕了,然而人們的文化修養和知識水平,並沒有同步提高,絕大部分“星迷”、“影迷”,在迷迷濛濛中自以為自己也成為了“有文化的人”,但這絕大部分的“影迷”、“星迷”只不過跟風麻痺而已,只不過在一種喧鬧、浮躁中,滿足了自己空虛而又“不落伍”的世俗。人們正在漸漸清醒,也漸漸理清了誰是自己真正應該崇拜的人。朋友圈中有了“誰喜歡/不喜歡XX…互刪拉黑的內容”,不要理它,久之這類內容就會自討無趣,漸漸失去市場。


冰元


面對這種情況,我只能呵呵一笑而過,認為那些過激追星的粉絲極其幼稚,不知道他們為了什麼,所謂的喜歡是什麼,不反對有喜歡的明星,就像我一樣,我只是喜歡他們演的電視劇,或唱的歌!有好多為了自己喜歡的明星在網絡胡亂噴,說的話超級難聽。我們要抵制過激,要理智的追星,明早對於我們這種普通人來說就像網絡一樣是虛擬的,你拼命的喜歡,人來卻不知道你是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