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現在的博士好不好考?

生不有功不居


現在高校博士招生主要採取兩種方式。

第一種:申請考核制。具體路徑:考生提出申請,申請中需要附個人學術簡歷,碩士論文,考博科研設想。招生院校會根據考生遞交的材料進行打分,然後設定複試分數線。考生進入複試後,要進行筆試和麵試,最後設定3個分數比例,計算總分,依次從高到低錄取。與傳統的博士錄取相比較,申請考核制增加了一個審核環節,提高了考博的門檻。

第二種,傳統考試製。沒有審核環節,對報考考生基本來者不拒。這種招考只有2個環節,筆試和複試。複試一般在筆試入圍後進行,也有的學校是同時進行。

對比這兩種方式,第一種可以算是精英式選拔,優中選優。是素質和應試平衡考核的方式。第二種,算是大眾式選拔,可以說是應試型考核思路,不一定能把最具有學術潛力和學術靈性的人選拔上來。

博士好不好考?對於不同的人而言,難易區分度很大。

第一類:具有很高學術悟性和學術靈性,學術成果豐碩的應屆研究生。這樣的學生,是博士生導師可遇而不可求的難得的學術好苗子,博士生導師會想方設法網羅到自己的身邊,會為這些學生大開方便之門。這樣的學生,可以跟導師之間在學術上形成相得益彰的關係模式,也可以成為導師的無形財富。所以,對於這類考生而言,考博是一件so easy 的事。

第二類:擁有名利權力以及社會關係資源的考生,比如北電翟天臨現象,這是博士招考的灰色地帶。對於這類人而言,跨過博士門檻也相對容易。但翟天臨事件的發生,導致這個灰色地帶在縮小,招考程序在日漸透明化和公平化。對於這類考生,博士生導師其實是不太願意招的,因為這類人讀博往往只是圖得一個虛名,學術實力一般是沒有的,所以他們最後很容易成為導師手中的“燙手山芋”。

第三類:一般人,缺少前兩者擁有的資源,只能按部就班,通過考試的方式邁博士門檻。博士縮招,一個導師一般一年只能招一個,需要解決博士學位的人太多(大多為高校老師)。供求失衡,許多人只好排隊等候,以年為單位一個接一個遞進。我的一個研究生今年考中傳,據她反饋,考試現場不乏兩鬢已斑白的中老年人。有一個朋友,連續考了4年而不入,除了堅持別無他法。對於這類人而言,考取博士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博士好不好考?對於不同人而言,這個問題的回答各有不同。

以上,供參考。


孫衛華


我是今年三年月份參加中山大學博士初試考試,四月底參加複試,五月中旬收到預錄取通知。以我的博士考試經歷及我身邊同學考博的上線率來看,現在的博士並不怎麼好考,以前流行的“只有畢不了業的博士,沒有考不上的博士”,以最近的博士考試來看,並不是這樣的,現在應該改成“既有考不上的博士,也有畢不了業的博士”。

我國現在每年博士招生名額大約在六萬左右,博士招生名額已經很多年沒有擴招了。研究生最近幾年大幅度擴招,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達58.98萬餘人,較2011年增長了近10萬人。研究生招生擴招了,與之對應的博士招生名額並沒有隨之擴招,這就形成了剪刀差,導致博士考試越來越難。

還有一個願意導致博士考試越來越難,那就是現在就業形勢嚴峻。有些人可能會問,就業形勢嚴峻與博士考試難易有何聯繫?其實關係很大。現在就業形勢嚴峻,很多研究畢業生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研究生選擇考博,從而實現更優質的就業(以目前的形勢來看,博士畢業生就業質量還是不錯的)。

上述兩個方面的原因,致使參考考博的人數越來越多,而博士錄取名額有限,故博士越來越難考。以我們導師為例,今年報考我們導師的學生共有12人,而導師只有一個招收名額,也就是說考上的概率不足百分之十。我的室友今年報考了暨南大學的博士,他所報考的博士共有26人報考,導師只有一個招收名額,而且二十六人中還有很多是導師自己的學生,最後他是涼涼了。我們這一屆有四人去復旦參加博士考試,全部涼涼。

總之,種種數據顯示,現在考博的難度還是挺大的,我認為很多專業的難度遠遠超過了研究生入學考試。


沙漠孤狼2017


我讀研的時候就流傳這麼一句話:

沒有考不上的博士,沒有畢不了業的碩士

的確是這樣子的。

當初,我們班就沒有一個畢不了業的碩士,至多也就延遲答辯而已,一般也就延遲三個月,不會有什麼不良的影響。

所以叫,沒有畢不了業的碩士。

考博士的話呢,的確也似乎不難。

因為大家都不太想去繼續讀博了,很多都想著工作。

我們一個班有好幾個專業,合在一起差不多有四十多人,這四十個人裡頭,繼續考博士的就只有四五個人。

這四五個人無一例外全都考上了博士。

有川大的、有財大的,也有國外的。

似乎也驗證了那句話,“沒有考不上的博士”。

但是,並不是只要有人推薦就能上,還是需要通過博士生入學考試的。

考博士的話一般需要:

兩名以上教授推薦;通過博士生入學考上。

當然,具體學校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專業考試科目也不一樣。

以人大勞動人事學院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為例,考試內容如下:

1202Z1-人力資源管理初試考試科目: ①組織行為學②現代人力資源管理③外語跨一級學科考生複試筆試加試科目: ④經濟學⑤管理學同等學力考生複試筆試加試科目: ④經濟學⑤管理學⑥政治理論

馮起升


和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的錄取方式不同,博士的錄取並不是以“考試”為主,而是以直博生和本校研究生碩轉博為主,即使考的話,不少學校都已經在開始實行“申請-考核制”。


博士名額非常緊張,通常一個教授,一年只能分到一個名額,特殊情況下可以再臨時爭取一個。而據我所知,在一些普通的985或者科學院的研究所,稍微弱勢一點的老師,有時一年一個名額都沒有。

博士招生名額緊張,肥水不流外人田,大多都會留給本課題組有讀博打算的同學,讓其以碩轉博的方式,繼續留在組上攻讀博士學位。除非今年該老師課題組沒人轉博,這個名額才會空出來,用來招收外校的考生。


而外校生考博,好一點的學校都會採取“申請-考核制”,需要看碩士期間的研究成果,至少發過一篇SCI論文(理工科),有的學校還要求論文發在二區及以上的期刊上。達到申請要求後,才能進入複試階段,以面試為主,適當考察基礎知識。

考博本身難度不大,但由於名額緊張,加之對碩士階段有文章要求,最終能拿到名校博士的人非常少。一個學院,能留給外校考生的博士招生名額,往往都是個位數。

因此,如果有讀博深造的打算,最好從碩士階段就考入理想的學校,再爭取碩轉博,這是相對容易的辦法;實在要考的話,也得提前聯繫導師,確認他那裡今年還有招生名額。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上庠


博士過來人想說,得看你攻讀哪裡的博士,大部分博士都是寬進嚴出,招考難度容易比較低。比較常見的博士招生方式是招考(或申請考核制)、碩博連讀和直博。以碩博連讀和直博為例,選擇自己的碩士導師後,讀博難度基本是零,簡單的填份表格即可。為保障課題研究的延續性,大部分碩士生導師都會勸自己的學生讀博,選擇讀博與否就得自己想清楚。

招考的話,難度比考研難度低不少,關鍵在於導師的認可。博士生的招生指標近幾年比較緊張,在985大學同樣如此,基本一個導師年均只能招1個博士(中科院的博士招生指標比高校還稀缺)。不管是招考,還是申請考核,學院或學校僅僅是做基本條件的篩查,最終決定權都在導師。我就是招考讀的博士,轉碩博連讀時,還需要單獨參加英語考試過線,很遺憾我沒有過線。在統一招考中,考試有2門專業課和英語,不是很難,大部分人都是簡單準備後就參加考試。專業課的話,有個題庫,多看看往年的研究生、博士生招考試題,然後多關注學院幾個大牛的研究課題和發表的文章,基本就可以把握到位。

題主提出的推薦能上有點不太好聽,但是有這樣的情況。申請考核的話,基本上達到學院的申請條件,博士生導師溝通後願意接受,就能上。在這個過程中,如何聯繫博士生導師就是關鍵,最方便快捷的就是你的碩士導師推薦。我記得之前在申請材料中,就需要2份博導的推薦信。題主關心的人大博士招生,目前也在採用申請考核,不清楚題主的具體學科,你可以查看對應學院的官網,瞭解下18年的博士申請考核要求,然後就可以通過各種途徑聯繫人大的博導,爭取錄取指標。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帥小西De


看自己的定位,經過碩博連讀,好導師基本沒有了!好的意思是說老師是個正常人。會讓你順利畢業。

1.現在考博的途徑,申請審核和考試,大多數學校都是申請考核了,考的基本也是大佬安排的提前已經準備的非常充分,這個準備充分是一般人怎麼複習也達不到的

2.現在出現了工程博士,也就是專業博士,只要錢夠就可以了

3.如果雙非一定要讀博,就出國吧,跟國內2000左右的補助比值,跟國內比,正常導師相對多一些

4.申請審核和考博水太深,如果不是導師推薦的或者提前老師說肯定要你,去了也是炮灰,無非給學校創收

5.吐槽下考博,準備材料準備到哭,腿都能跑斷了,你進行的研究計劃寫哭你

6.繼續吐槽,國內的研究生就是個笑話,啥用沒有,高校進不去,工作比本科多不了幾百塊,如果要讀博,跟碩博連讀比太浪費時間。最坑爹的是還不如花錢買的香港美國的一年碩士值錢。建議想繼續搞的直接讀博,千萬別讀研究生,大坑。

7.最後一吐,到了博士發現,英語是硬件,簡直不能再諷刺了,一箇中國人要想搞研究,第一步你必須學好英語,專業水平咋樣都是浮雲。


laughing


現在博士你說它好考它也不好考,說它不好考其實也不難。總體上全日制博士的途徑有三種一是推薦免試,二是統一招考,三是申請考核。

推免針對一些重點大學本科生獲取推薦免試資格後,提交申請材料,通過後進入直博或碩博連讀通道。這種方式其實是有難度的,在大學期間各科學習成績要足夠優秀。

統一招考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主要還是看成績,初試很重要。難度因人而異,有人英語不好專業課強,比如我第一次考試英語挺好,專業課差了幾分;有人英語好,專業課稍弱,重點補強弱項。

申請考核這種方式彈性最大,難易程度更是不好說,首先硬標準是英語幾乎所有學校都設有英語的門檻比如英語六級多少分或雅思多少分或託福多少分等。有的人找一個學校一個導師就能成功,有的人找十個學校二十個老師都不能成功。申請考核的方式給導師更多的自主選擇權,他有在眾多考生中迴旋的餘地,同時提高了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比如對碩士階段論文發表的要求---幾篇論文(sci),對學生專業背景的要求是否對口等,這種情況需要學生事先對導師的研究方向,論文發表有一個較好的瞭解,做到知己知彼。面試時要表現得自信。

人大的博士總體難度也是符合以上分析的幾種範疇,其實不管哪個學校使自己變得優秀,是第一前提。


人大招生方式有本科推免直博,碩博連讀,普通招考以及申請考核。不管什麼方式記住報考前一定要聯繫導師詢問名額以及有多少人報名等事項,獲得導師認可後再行報名。

最後希望有志考博的學生都能如願。


JavenL


在考博複習的時候同樣要掌握好一些技巧,就是收集歷年來的考題,摸清出題的範圍和思路,這樣可以快速縮小範圍,把時間都用在刀刃上,複習那些年年都考的基礎題,一些比較難的不怎麼考的題該忽略就要忽略,千萬不能抓住芝麻,丟了西瓜。

不管是論文提前完成也好,還是做到一半也好。在考博前一個月的時候就要全身心投入考試複習了。論文可以放到考完博士後再繼續寫。我當時就是這種狀況,9月初的時候論文還沒有寫完,但是10月初就要參加博士生入學考試,因此,只能先將論文放一放,全部時間都投入考博中去。重點對容易拿分的科目進行復習,我當時是考的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英語和一門專業課。說實話,離考試一個月的時候複習英語的用處不大,或者說會收效甚微。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專業課就不同。很多都是客觀題,這些客觀題比較容易拿分。一定要對這樣的科目重點進行復習,我們學校的考博英語基本上都是翻譯和作文,這樣的考試內容提高非常慢,英語這門學科也不是靠運動式突擊就可以提高的。

學術成果計分後,在面試環節,那些有較高質量學術論文的同學就會脫穎而出,因為博導們都喜歡這樣有能力潛心鑽研還能將成果發表在重要期刊上的學生,面試的分就相對比較高。而那些在學術成果上表現平平的學生,不但學術成果分比較低,就連面試分也不會高,競爭力馬上就下來了。因此,碩士研究生在一入學就要著手尋找自己的研究方向,擬研究的內容,確立目標之後,要加班加點完成研究內容,然後撰寫相對應的學術論文完成投稿—修改—錄用整個過程。目前,很多高質量的期刊審稿週期都比較長。可能審稿加修改的時間就遠遠超過一年,因此,要想在碩士階段就發表重要學術成果必須早下手、早著手,否則,週期根本就來不及。一旦學術成果發表受到影響,就會直接影響考博分數。\t在考博需要注意的三個關鍵點中,最重要也最難達到的就是第3點,不付出一番辛苦基本上很難做到。而且碩士如果能夠培養起一種好的研究習慣,出一些研究成果,將會對博士期間的學習產生積極重要的影響。碩士階段就在重要期刊發表學術文章的學生上博士後能夠快速進入狀態。在博士期間還可以申請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中的項目。如果基金獲批將會給自己的研究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反而,碩士階段沒有培養良好的研究習慣並未作出成果的,上博士後就要顯得忙亂,摸不著頭緒,過得就不會很愉快。


Sci投刊指導李老師


博士錄取與憑簡單的考試分數錄取不一樣。如果說,本科乃至碩士錄取都是分數至上,博士錄取則基本顛覆了這種取向。博士錄取的標準,主要基於考生的學術能力和學術志向,所以導師們在面試時很注重考察考生的這些能力和志向。考試能力雖能一定程度體現學術能力,但不能完全等同,況且,有能力,但沒志向,導師們一樣不會考慮。這也是博士錄取與本科以及碩士錄取之間的根本區別。

別小看導師們當面識人的能力,三言兩語就能識別出你幾斤幾兩。越是頂尖的院校導師,越是厲害。

至於說"申請---審核制"相對容易,此論謬矣!以北大和復旦西方哲學博士生錄取為例。北大申請時需提供碩士論文,碩士成績和外語成績(託福和GRE),研究計劃及五千字左右的論文一篇。學校和導師審看了相關資料並認可後才發給複試通知。複試分筆試和麵試,各佔50%。筆試不及格者不能面試。最後按總成績排名公示錄取。復旦初審條件較寬,但要筆試四門,然後按筆試總成績排名的以1比1.2比例參加面試。面試後再排名公示錄取。

除了本校碩博連讀,可以說,名校,特別國內這幾所頂級名校在錄取博士還是很透明公正的。別的學校不敢說,但對北清復交這幾所學校,如果能力不行,或者說只想混個學歷,你找導師勾兌也沒用。


用戶6684794070487


學界有一句話通常是用來形容博士好不好考的,那就是“沒有畢不了業的碩士,沒有考不上的博士”,說的就是碩士畢業和考博士一樣都是沒有太大難度的。不過,小編認為博士好不好考,也不能一概而論,有的專業和學校的博士是好考的,但是有些專業和學校的博士卻不是輕易可以考取的。

首先,現在選擇考博士的人數和高考以及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人數相比是比較少的,大學畢業後有相當一部分人就選擇了直接工作,另外一部分選擇了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而碩士畢業之後,又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了直接工作,剩下來繼續讀博的人就成為了少數。因此在經歷了兩次分流之後,讀博的人數必然就是少數。而在職讀博的人數與前兩次分流的人數相比也是處於少數的。考博的人數比較少,所以相對而言考博的難度要小一些。高校一般最重視的是兩個階段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一個是本科,一個就是博士階段。因此,許多高校的博士招生人數比碩士招生人數是要多的。因此,在分母變小,分子變大的情況下,考博的難度自然就會減小不少。

而我們國家目前大多數高校已經取消了博士生的入學考試,代之以“申請-考核”制,具體程序是由考生個人向報名的院校提交讀博申請,再由各個學校的院系進行材料的初篩,合格的進入複試和麵試階段,在複試階段通常會進行理論知識的測試,在面試的時候則由各個考生所報考的導師對其科研能力進行測評,博士生導師在選擇博士生的時候一般會有較大的自主權。所以從備考的難度來看,考博與考大學和考碩士研究生相比還是不能相比的。

不過部分頂尖大學的博士也不是那麼好考的,以小編所在的北京大學來看,博士的考錄比幾乎和碩士研究生的考錄比是一致的。所以,如果要報考北大、清華、復旦、浙大之類的頂尖名校的博士,難度還是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