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拆遷經驗談:注意事項大揭祕!

在徵地拆遷過程中,相信很多被拆遷人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拆遷方明明是想壓低拆遷補償,卻還說出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讓被拆遷人無從反駁。今天,盛廷律師就教您如何見招拆招,識破拆遷方的套路!

01

房屋涉及違建,補償低甚至不補償

經常有拆遷方這樣對被拆遷人說:“你的房屋缺少合法證件,衛星圖上也沒有顯示,所以是違建,一般來講應該是不予補償的,如果你配合拆遷工作,按時簽字,也可以給你爭取一部分補償……”

而實際上,我國法律對於違法建築有十分嚴格的認定程序,並不是房屋沒有相關證件就是違建,有些屬於歷史遺留問題,這並不是認定房屋是違建的正當理由。但很多拆遷方為了壓低補償,便對相關法律斷章取義做出解讀,以次促使老百姓及早簽字。

02

以環境整治為由進行拆遷

我國近年來十分重視環境保護,但某些拆遷方也以環境保護為由,施行不合理的徵遷行為。這種情況在養殖場、廠房拆遷中最為常見。

有些項目建設用地需要徵收養殖場或者廠房,但是因為養殖場、廠房涉及到的補償較高,於是一些拆遷方就先以治理環境之名,將徵地紅線內的養殖場、廠房列入環保不合規範圍,先以環保名義關停廠房,再進行拆遷,從而避免高額的停產停業補償,借勢壓低拆遷補償。

03

按照“老舊政策”進行拆遷補償

在拆遷過程中,某些拆遷方還會拿著幾年前的文件來與被拆遷人進行協商,由於被拆遷人對相應的法律法規並不熟悉,往往被不再適用的文件“忽悠”,對於爭取公平合理的拆遷補償就比較消極。

其實,國土資源部規定,徵地補償標準應該兩到三年更新一次。有些地方拆遷部門拿著三年前的文件標準來徵收,是不合理的。而且各地方在拆遷中應當根據本地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結合實際調整標準,以確保被拆遷人的生活水平,居住條件不降低,所以,只要合理評估自己的補償標準,覺得不合理,即可通過法律途徑爭取公平合理的補償,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

作為被徵收人,我們要記住:如果拆遷補償沒有達到公平、合理的標準,不管拆遷方做何種保證,我們也不能輕易簽字同意拆遷。然後,及時諮詢專業拆遷律師,在法律範疇內理性維權。

拆遷經驗談:注意事項大揭秘!

所以,在拆遷過程中,廣大被拆遷人要相信法律,一旦遭遇到不公平待遇,及時拿起法律武器維權。

公民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當我們的財產、人身權益受到侵犯時,一定要及時拿起法律武器維權。徵地拆遷工作中由於徵收方在信息享有、權力身份上處於優勢的地位,拆遷方經常以極其強勢的態度對待被拆遷人,甚至強制性地進行拆遷。

但是,法律將公平補償、程序公正作為開展徵地拆遷工作的基本原則,法律條文中也作出了具體的規定,這些都是被徵收人維權的依據。因此,如果您的正當權益被侵犯,首先請相信法律,及時拿起自己的法律武器維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