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身為一個上海人,怎麼迴應身邊說上海人不好相處?

郭-小-妖


《一座開放包容的城市》。

上海是我的故鄉,是上海生我養我,我一直生活在我的母親河黃浦江畔。

上海還是小漁村的時候,英國人在浦東陸家嘴圈了一塊地,造起一座紡織城一倫昌,我媽十二歲進入了工廠。上海這座城市,外國人的進入是因為上海這塊風水寶地吸引著洋人。當然在中國的江浙一帶的不少人是到上海來討生活討生計來的。幾年下來,洋人和外來務工人員都適應了上海這個四季分明,風景優美的地方。說上海是個移民城市一點不假的,哈同一個猶太民族的小夥子,經過多年的打拚,成為了房地產的寡頭人物。許文強來了,硬是殺出了一條血路,出人頭地姓名四揚。就是住在滾地龍里的窮幫好漢,若干年後生兒養女的,日子一天天紅火起來。我當年居住的其昌棧小鎮,江蘇浙江山東安徽的人士,幾乎家家都是安居樂業,大家和睦相處,儘管南腔北調的,也不影響彼此的交流與合作。上海的開放和包容,是這座城市的精髓,那麼這個城市的另一個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它永遠不會滿足現狀,永遠進取,敢為人先天下先的精神,永遠驅動著上海的新老市民,向著世界的一流城市而奮鬥。


劉聲90883005


我會根據具體情況對症下藥積極回應。

本人是上海人,因為工作關係,在很多城市都有出差和居住的經歷,往北有哈爾濱、大連、天津、北京、石家莊,往南有廣州、深圳、海南、昆明,往西有武漢、鄭州、合肥、重慶、成都。接觸到的外地朋友多了,聽到關於上海人的負面評價也多,當然正面評價也不少,基本上是六四開,負面評價稍微多一點。

對上海人的正面評價有:有契約精神,遵守規則、注重生活質量、整體素質較高。

比較典型的負面評價是:上海人精明、小氣、做事不痛快、對外地人不熱情、排外,當著外地人的面愛說上海話、有莫名其妙的優越感,總結成一句話就是“上海人不好相處。”

上海人不好相處的說法源自誤解和道聽途說

接觸了那麼多外地人,我發現,絕大多數認為上海人不好相處的外地人其實並沒有接觸過上海人,他們的觀念來源於一些劣質的影視劇或者相聲小品,更有甚者來源於道聽途說。

上海和上海人之所以會引發那麼多爭議,我認為主要有2個原因:

一、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上海作為中國文明程度最高、最現代化的城市,自然會引來很多爭議和話題,上海人自然也容易捲入話題中心。

二、上海是外來人口最多的城市,外來人口多了,跟本地人接觸過程中的摩擦和爭議當然也就最多。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一些小摩擦往往轉化成對上海人的非議被廣為傳播。那些外來人口少的城市,外地人和本地人的摩擦和非議自然就會少很多。

碰到負面評價,我都會積極回應,以正視聽!

通常外地朋友不會上來就說上海人不好相處,往往是跟我關係比較熟悉了,茶餘飯後聊起這個話題。開場白一般會是“你不像上海人”。

這句話是讚揚我,因為我到外地都是公幹,完成業務交流之餘,我會主動請這些外地朋友吃飯或者喝咖啡。主動請客容易引發對方的好感,自然覺得你這個上海人挺大方的、好相處,於是一句“你不像上海人”就脫口而出了。

我會接著引出話題:“我哪裡不像上海人了?”通常會有以下幾種場景:

場景一:

對方:“大多數上海人都比較小氣”
我:“您怎麼會對上海人有這個印象呢,您接觸過多少上海人?”

對方“您是我第一個接觸的上海人,看到很多影視劇和小品裡都說你們上海人小氣”

我:“影視劇和小品通常為了表演效果,誇大事實,其實上海人並不小氣,大部分上海人都和我一樣,有機會你多接觸一些上海人就知道了”

場景二:

對方:“很多上海人做事都不像你那麼痛快,做事不爽快”

我:“我們上海人做事確實比較謹慎,因為我們答應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沒把握做到的事不會輕易承諾,可能給您留下了做事不夠痛快的印象吧。其實,我覺得謹慎一些、事先把條件談清楚,要比那種動不動拍胸脯很快答應下來,事後卻做不到要好很多,您說呢”

場景三:

對方:“聽說你們上海人很排外”

我:“您去過上海嗎,您接觸過多少上海人?”

對方:“沒有去過,只是聽幾個從上海回來的朋友說的”

我:“其實上海人並不排外。你看上海登記在冊的常住人口有2500萬,其中上海人只有1300萬,外地人有1200萬;另外上海還有幾百萬沒有登記的外來人口,上海的外來人口總和已經超過了本地人。如果上海真的排外,怎麼會有那麼多外地人在上海定居呢?”

對方:“反正我朋友從上海回來都說上海不好,上海排外!”

我:“我想,可能是你的朋友在上海沒有混好,只好回來了。只不過承認自己沒混好很沒面子,於是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說上海排外。就像有些中國人從海外歸來,說國外種種不好,自己拒絕了國外公司開出的優厚待遇毅然回國,實際情況是無人聘請黯然回國。”(碰到不講理的,該懟就得懟)

場景四:

對方:“聽說你們上海人都很精明啊,不過,很多人都說上海人精明不聰明”

我:“今天的上海人其實90%都是外來移民的後代,其中絕大多數祖上都是江浙兩省的移民。你知道江浙地區做生意的比較多,普遍比較精明,上海人自然都傳承了祖輩的精明。不過呢,"精明不聰明"這句話本身就是個病句,要知道,精明是聰明的更高級形式,一個人只有聰明瞭,才有可能精明。所以,發明這句話的人,語文一定是體育老師教的”


綜上所述,外地朋友認為上海人不好相處往往源自誤解和道聽途說。身為一個上海人,我都會對症下藥、積極回應、以正視聽!


Byron體育


上海人半數來自外地,局部地區如大公交、地鐵裡、南京路、淮海路、外灘、城隍廟等地外地來滬長居短居者佔大多數。

這裡根系發達,留住一方水土,是什麼讓這裡留住人?歲月始於每一天,來自世界的經濟文化互相接納,互相包容。

她有她的人文,她是乾淨的,每天洗白、擦拭,擦去雜陳。有時花枝招展,往往過於妖豔。

不同於非移民城市,這裡每天南腔北調,每天需要聽懂各地方言。並且接受,學會,變成脫口秀。

她的語言從來不需要考慮你的感受,只要實話實說,只要說真話,她就敢說。

她不同於基礎文化,她是一首詩,隱喻晦澀,包容天下,海納百川。

五湖四海是她的發祥地。你來了,留下你的足跡,咖啡沏茶語言平和,你走的時候她送你到航站樓,虹橋揮揮手,翅膀搖一搖,說聲再會。

時光留不住,時光從來不留人,舊的走了,新的來了,每天都是新開始。

留不住的遺憾,遺憾走了。那些自責,自責也走了。責備之責備,否定之否定,相繼做出抉擇,權衡再三,這裡太大,魔都的磁性太魔。

負負得正,浦東浦西那條江,自由港開發,沒有框框,沒有恩怨,一個擺渡靈魂的地方。











呀丫芋頭


上海現代城市化已經一百多年了,在中國是特立獨行的存在。而其他絕大多數城市現代城市化是近三四十年的事更不要說廣大的農村地區,差距起碼是一代人。你現在和他們說城市人是要有“安全距離”的簡直像是與夏蟲言冰一樣,等他們深度城市化後自然會懂的。


聞聞77


格我倒是壹樣對蛋,上海人外地人才有好壞,好呃交了三十年師弟南昌人,同行通州二十多年了,一般白是不交,還勿講,種氣,品相差


實在二


不回應。有啥好回應的,人家都覺得你不好相處了,那就不好相處唄。


02333589


你說你的,我過我的,我是怎樣的人,不是你說就是,也不是你不說就不是。


忽忽胡16


用我們上海人的寬廣的胸懷包容他們的酸葡萄🍇心裡吧,不過不是每個上海人都忍得住的!


暢所欲言啊


上海人從來不解釋上海的驕傲。


文心雕蟲師


全國有那麼多地方為什麼總愛把上海作為負面“話題”(不含國際)?因為上海讓人羨慕嫉妒恨,不願無原則的媚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