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孩子流感就醫記:病態的醫患關係,焦慮的父母

要問當媽的最怕什麼?

答案是肯定的,最怕孩子生病!

真的沒什麼比孩子生病更折磨人的了!

儘管平日裡沒少吐槽孩子的種種熊樣,可一到孩子生病,真的巴不得病的是自己,

1心累,看孩子難受心疼不已,分分鐘希望自己替孩子受罪,

2人累,照顧孩子幾天幾夜沒閤眼,累到站著都能睡著,

3腦累,各種搜索相關疾病醫學知識,想想就怕醫院爆滿的人,冷靜拆招醫生的亂開藥行為,應付家人無知的土辦法偏方,

4錢累,看個小病怎麼就那麼貴?當媽後越來越愛錢,不要說我們現實,看看前段時間的爆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就知道了。

如果說,心累,人累,錢累,都是可以忍受的話,那麼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腦累,孩子生病已經夠累的了,一團漿糊的腦子還得保持清醒,各種問題等著你面對處理,

家人間互相指責、科學育兒和經驗育兒的衝突、甚至還有斯通見慣的過度醫療、濫用抗生素。

今年的流感特別慎人,各大公號也紛紛發文,藥店的奧司他韋被搶空,以至於現在規定奧司他韋只能銷往醫院,某些有渠道的藥店偶爾有幾盒,能不能買到看運氣。

孩子流感就醫記:病態的醫患關係,焦慮的父母

01

這幾天cici感冒了,大概是當媽的第六感,孩子最初的症狀就讓我覺得有別於之前的普通感冒,以前發病症狀都是打噴嚏流鼻涕,而這次發病症狀卻是白天偶爾乾咳,當天晚上就低燒,而且睡到半夜還吐了,我心裡默默懷疑是流感,但還是希望是自己想多了,直到第二天出現反覆用了幾次布洛芬都沒辦法降溫時,我有點慌了,開始盤算著天亮就去醫院確診。

和上次來一樣,無處不擠滿了生病的孩子和父母,在進診室前我還是習慣把幾天的病情寫在手機備忘錄,畢竟醫生給每個家長敘述病情的時間可能不到一分鐘,我認為大部分人總結概括的能力沒這麼高,所以把病情寫下來也可以避免問診時有所遺漏,可醫生三秒內一目十行的看完了?不管怎樣,既然來了醫院就選擇相信醫生。

顯然我不是醫生待見的那種人,我問醫生『孩子會不會是流感,要不要咽拭子測一下』結果醫生回答讓我沒了底『福州沒有推廣咽拭子,費用高很多人不願意負擔,出結果要一週感冒也好了,只能血常規判斷』……

這答案真是不按常理出牌啊,我預想到醫生會開抗生素,可沒想到的是根本不能確定是不是流感?我突然不知道自己來醫院是來做什麼的了,明明幾十上百的檢查為什麼在福州就昂貴了?明明十幾分鍾就能得到的檢查結果為什麼在福州就要一週?

孩子流感就醫記:病態的醫患關係,焦慮的父母

敏感易怒的女兒採血過程極其撕心裂肺,醫生說根據血常規結果只能判斷偏向病毒感染,就按流感治療,對,你沒有看錯,雖然不能確定是流感,但還是治流感的藥先上,醫生只開了兩粒珍貴的奧司他韋,但是附加還被開了止咳藥,抗生素,這種開藥方式算是多管齊下嗎?

之前在網上看到醫療系統的人說,現在只要是疑似流感,就要開奧司他韋,否則後果自負,其實鑑於退燒藥都無法控制高燒的情況,我是推測流感,只是想來確診下,沒想到不能確診,且被醫生說沒意義…

咳嗽只是一種疾病的外在表現症狀,在不難受的前提下,咳嗽有利於排出分泌物,止咳適得其反,難道不應該找到病因用藥嗎?最令人費解的是為什麼開中成藥?不良反應和用藥禁忌都是尚不明確,怎麼敢吃?

流清涕,白細胞沒有升高,淋巴細胞升高,提示是病毒感染,並不是細菌感染,那麼可以給我一個開抗生素的理由和依據嗎?雖說病毒感冒後期可能出現合併的細菌感染,但也不是一定的,這樣來一劑猛藥,會不會太早了?當然,濫用抗生素也是老生常談了。

這時,也聽到隔壁一個媽媽非常仔細的在問醫生為什麼開青黴素,人家說副作用比較大……醫生回答這些問題顯然不耐煩,問她誰說的,這個媽媽回答網上文章看的,醫生搖頭表示無奈,我能感覺到那個媽媽依然不相信醫生的答案,但卻無能為力,想必她回去還是會糾結該不該給孩子吃藥吧。

孩子流感就醫記:病態的醫患關係,焦慮的父母

02

回家後,我只在cici體溫超過38.5時給了布洛芬退燒

,雖然期間體溫都沒降到正常,但好在不影響精神狀態,能吃能喝能跑能跳,流感發燒的一個特點就是高燒不退,且半夜溫度會飆高,一共燒了三天三夜夜,每個半夜都是手腳冰涼燒上39度。

期間配合奧司他韋抗病毒,不得不吐槽一下奧司他韋膠囊裡的粉末苦到爆,對只需要小計量的孩子真的太不友好了,用甜味醬調了喂進去還是吐,在我放棄的時候,女兒的舅媽及時貢獻了半盒奧司他韋顆粒(不要懷疑,能做出此等雪中送炭好事的必定是個美女)。

後來我們外公又跑了幾十家藥店才買到了兩盒,長嘆一口氣,好好吃藥,好好休息,終於在第四天退燒了,再鞏固吃一天奧司他韋停藥,隨後就是有痰咳嗽,有點濃黃鼻涕的尾聲症狀了,至此這次感冒算是熬過去了。

孩子流感就醫記:病態的醫患關係,焦慮的父母

03

有多少媽媽被過度醫療,活活逼成半個醫生?但我們通常打破砂鍋問到底,只能得到一句『到底你是醫生,我是醫生?』

好吧,我承認網絡上的科普文章很片面,對於我們非醫學專業的人來說,看完文章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還有些文章就是錯誤的,事實上我們缺乏分辨的能力

但即便如此,也澆滅不了每個媽媽的求知慾,我們為的只是孩子能不被過度醫療,倘若每個醫生都對症下藥,且不濫用藥、多用藥,我們又何苦呢?

也許對於醫生來說,我的孩子只是你千萬個就診者之一,可對於我們而言孩子卻是全家的唯一。

當然,除了我們這樣較真的家長難纏之外,也有另一種家長不好惹,他們不會去研究這些醫學科普,但他們覺得醫生開的

藥吃一天馬上就得好,第二天沒好轉就覺得醫生能力有問題,藥開的不夠多覺得沒用,以為抗生素越高級越好,甚至還會主動要求輸液,加上輸液背後的利益驅動,所以動不動就讓孩子輸液也成了常見的事情。

04

醫生們都抱怨工作實在太難了,大部分的醫生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再學醫,因為太苦太累,匱乏的優秀醫療資源,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兒科屬於大家都不願意去的地方,少的可憐的診費,每天超負荷工作,也得不到信任,還很容易引起糾紛。

換位思考下也確實如此,但是作為家長我們也很尷尬,想信任醫生的同時,不免被過度醫療嚇得只能多看一些科普,萬般無奈結果卻是,我們本應是一同對抗疾病,卻成了對立面,在這樣病態的醫患關係中,沒人能夠獨善其身。

孩子流感就醫記:病態的醫患關係,焦慮的父母

但不管醫療現狀如何,該看醫生的還是得看醫生,盲目忌醫是非常不理智的,醫生始終是專業的,這不是多看一些科普就能替代的,可是很多病都是有自限性的,在家護理得當過了病程就會痊癒,一般來說不需要抱著孩子去醫院遭罪,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都不可偏激。

看病難,要遇到好醫生更難,這是所有人的困境,『以藥養醫』成了眾所周知的醫療詬病,只有從源頭解決這個問題才能真正杜絕過度醫療,我們真的不介意調高診費來彌補亂開藥才能拿到的提成,我們也真的非常願意選擇百分之百相信醫生,只是希望醫生在利益面前不要忘記了,曾經醫學生的誓言『健康所繫,性命相托』!

END

孩子流感就醫記:病態的醫患關係,焦慮的父母

歡迎轉發分享

有任何想聊的都可以給我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