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梅 潔:願疫情過後,愛回人間

北方散文||梅 潔:願疫情過後,愛回人間

據報導,疫情爆發至2月11日,已有3019名醫護人員被確診感染病毒,其中1502例為湖北醫護人員,已有十餘醫生、護士犧牲在抗疫戰場。

現在,情況有所好轉,因為已有近4萬多名來自全國各省的醫護人員在武漢、湖北的抗疫戰場上與病毒作殊死鏖戰。我們已清楚地看到,在新中國歷史上遭遇的第一場瘟疫SARS和第二場新冠病毒最殘酷的肆虐中,以生命迎戰的中國醫護者,是這場戰役裡最英勇的戰士!

沒有什麼時候讓我們看到過幾萬人穿防護服、戴護目鏡在與死神撕殺與搏鬥;

也沒有什麼時候讓我們每天看到這麼多著白色聖裝的人,齊刷刷天使般出現在生命呼救的疫情中心;

北方散文||梅 潔:願疫情過後,愛回人間

也沒有什麼時候,讓我們突然對這純淨無染的滿目白色,產生如此的集體敬畏和深深的感恩;

也沒有什麼時候,讓我因他們而流下這麼多的眼淚……

每天看著他們,感恩塞滿心胸,卻一個也叫不出他們的名字,不知道他們是誰。他們就是那一團團、一朵朵滾動的白雲,移動在醫院、病房,移動在每一個被救治人的床前。

當我第一次從他們脊背的防護服上看到用油筆寫下的姓名時,我流淚了;

當看到他們一排排地在醫院走廊的水泥地上,不脫防護服席地而睡時,我流淚了;

當看到他們趴在桌邊、歪在牆角、靠在門上“睡著了”時,我流淚了;

當看到一張張被護目鏡、口罩勒深的道道溝痕而突顯蒼老的臉時,我流淚了。他們原本是多麼年輕、漂亮、英氣的一群人!

北方散文||梅 潔:願疫情過後,愛回人間

武漢封城之前,醫院人滿為患,她在診療臺突然聲嘶力竭地大哭:“我受不了啦!”她的同事們坐在一旁,黙默地流淚,默默地吃著盒飯。護士長走過來,輕輕地撫摸她的頭,默默無語。我默黙無語地看著這一幕,淚流滿面;

他們穿著防護服,沒有時間上廁所,而上一次廁所,防護服就得扔掉另換,為了節省這最寶貴的防護裝備,他們只能是少吃不喝,只能如嬰兒一般,用上了紙尿褲。用紙尿褲他們又不習慣,常常很憋卻尿不出來。我看到這樣的報導,我心疼不己;

他們在厚厚的防護服裡,每天經受“桑那”般的汗蒸,汗水溼透了內衣內褲,溼透的衣褲裹著身體,冰冷如悸。看到他一天只吃了一頓飯卻已治療了50多個病人、疲勞得說話上氣不接下氣時,我的淚水和他護目鏡裡汗水一起滾落……

北方散文||梅 潔:願疫情過後,愛回人間

她例假期間依然在堅持上崗,,沒有了衛生護墊,經血流溼了褲子,流到了褲角;他連讀15天做搶救手術,累得已站不直身子,從電梯裡走出時重重摔倒,磕掉兩顆牙齒,可第二天他依舊站在手術檯前;她蹲在一棵樹下吃丈夫送來的午飯,丈夫摟著兩歲的女兒,站在遠處。丈夫特意領來了女兒,想讓她遠遠看一眼。離別了20天的女兒,懂事的偎在爸爸懷裡,不敢走近她。她也只能向女兒遠遠招手,然後背過身,一邊吃飯一邊流淚……

生命點點滴滴的承受,只因他們身上穿著天使白色的聖衣。

北方散文||梅 潔:願疫情過後,愛回人間

最悲痛的是他,劉智明,武昌醫院院長,武昌醫院是最早收治發熱病人的定點醫院。他治好了無數病人,卻最終因操勞過度被病魔奪去了生命。劉智明是作家野莽寫到的在疫情中犧性的七位“珞珈之子”之一,劉智明是我湖北鄖陽故鄉漢水邊的兒子。看著他妻子追趕運走遺體的車輛絕望地哭喊,我已淚流滿面;

最悲痛的還有他,撫摸著已停止呼吸的兒子的額頭說:“對不起,爸爸沒能治好你的病,現在還要捐你的器官給別的病友……”看到這裡我在心裡驚叫:“可憐的孩子已走,不捐器官不行?”可看到父親說一聲“兒子,走好”之後,仰起了頭顱,滿眼含淚卻無比堅毅。兒子走了,他還要用兒子年輕健康的器官去救別人!我在流淚的顫慄中理解著什麼叫“仁者為醫”;

最悲痛的還有她,看著已逝父親給她發來的最後信息:“爸爸找不到一家做透析的醫院,所有醫院都在收治發熱病人。知你很忙,爸爸不忍打擾你……”做護士的她忙得還沒顧上為父親聯繫醫院父親就走了。她哭著嚎著:“爸爸,對不起,我真的很忙,沒能幫上你呀,對不起呀,爸爸……”

生命裡最慘烈的生死訣別,只因他們身上穿著天使的白色聖衣。

今天一早,便接到女作家韓小蕙和我童年的好友賀玉華分別從京城和廈門發來的微信,告訴我同一個重大好消息:據疫情通報,武漢今天死亡人數首次下降一半,從每天一百多人,突降至五十多人。原因是病患遺體解剖發現死亡者肺部出現大量痰栓,痰栓是由呼吸機使用所產生,痰栓最終致人缺氧而死。昨天開始,急救改用吸痰機,一下子死亡人數減半。

這一要感謝遺體捐獻者,二要感謝同濟法醫系劉良教授團隊的努力。

北方散文||梅 潔:願疫情過後,愛回人間

看到這條消息,獨自隔離在家的我,真想大叫一聲。即刻上網一查,看到26日全國新增死亡病例下降到29例!早些時候可是每天一百例、幾百例啊!每天數百個家庭都在破碎!再一看,截止2月26日,全國還有8300餘名重症患者,此後,他們大多有救了啊!

好消息對抗疫中心的武漢人民,乃至全國人民都是重大鼓舞。

這次疫情災難,讓我們親眼看到能夠上戰場救命的都是那些視死如歸的醫生和護士,看著他們每天都在逆行,從全國各地奔向武漢;每天都在疫區中心奮戰、受苦、流淚、犧牲,內心的沉重無以言說。

平日裡並不覺得網上流行的一句話“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有多麼哲學、多麼好,現在面對這場戰役,才覺著這句話有多麼貼切、多麼真懇。這些醫護戰士原本都有自己的“歲月靜好”,他們是丈夫、妻子、兒女,他們也上有老,下有小,也有最愛最疼的人。但災情來臨,他們失去了所有的身份,唯留下一個向死而生的職業“醫生”!我們14億人,只能是坐在家裡,眼睜睜看著他們拚命,我們除了心疼、流淚,能有何用?

北方散文||梅 潔:願疫情過後,愛回人間

網上瘋傳一個小小男孩病癒出院時,突然轉身向護士長深深鞠躬,護士長曹玲玲也立即雙手扶膝,給小男孩鞠躬。這一純潔無瑕的一個大人和小孩的相互鞠躬致禮,感動了無數人的心!有人就此還搜索到一張百年前完全相似的一張老照片,照片上也是一個大人和小孩如此這般地在相互深深鞠躬致禮,在我大學同班發來的微信裡,不僅有這幅感人的照片,還查出那大人是百年前浙江二院前身廣濟醫院院長的英國人梅滕根,他查房後小患者向他鞠躬,他同以鞠躬回應了小患者。看到這照片和文字,我被深深感動,感動跨越百年如此相似的相互鞠躬致禮,不是模擬,不是巧合,不是穿越,是生命與人性的本源,是愛與感恩的真實呈現。我們把這樣的相互尊重的良好醫患關係丟失了多久?

如此感動著,想著以後上醫院治病一定要心懷感恩,即便不向醫生鞠躬,也要從心底尊重,有什麼比救命、比讓你恢復健康更重要、更值得感恩的人?此刻,沒有幾萬醫生護士的拼死奮戰,這場疫情災難怎麼過去?

北方散文||梅 潔:願疫情過後,愛回人間

醫生、護士,還有學校老師,原本是社會多麼應該受到尊重的職業!然而,什麼時候我們的醫患關係變得如此緊張,師生關係變得如此扭曲?我們互為漠視著、猜測著對方:不給他錢,他能給病人好好做手術嗎?不給班主任送禮,她能關心自己孩子嗎?於是,錢與禮品成為醫患者、老師與學生家長間最詭祟的交易。世間最純潔、最神聖、最需要相互愛與尊重的人際關係,變得骯髒,變得面目全非。甚至兇險到殘害、殺顱……是什麼導致了這一切?

願疫情災難過去,愛回暖人間,尊重回暖人間。沒有愛的世間,只能是遍佈惡行。沒有愛的世間,只能是滿城血淚……


北方散文||梅 潔:願疫情過後,愛回人間


北方散文||梅 潔:願疫情過後,愛回人間


梅潔,湖北鄖陽人,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已出版、發表《愛的履歷》、《生存的悖論》、《一隻蘋果的憂傷》、《淚水之花》、《飄逝的風景》、《西部的傾訴》、《大江北去》、《梅潔文學作品典藏》(七部集)等詩歌、散文、中長篇紀實文學33部集700餘萬字。曾獲全國“第二屆魯迅文學獎”、全國首屆、三屆、五屆“徐遲報告文學獎”及優秀獎、2017全國首屆“孫犁散文獎”、河北省“首屆孫犁文學獎”、第八屆北京文學藝術獎,及《十月》《長城》《作家》《黃河文學》《散文選刊》《中國作家》《人民日報》等報刊文學獎,計80餘種文學獎項。《童年舊事》《諦聽水聲》《樓蘭的憂鬱》《白髮上津城》《山蒼蒼,水茫茫》等多篇散文、紀實文學入選全國大、中、小學語文讀本、課本和教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