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都說盆景澆水三年功,應該怎麼做?

樹蟲兒幫你照顧小樹樁


盆景澆水有一定的方法“間幹間溼、不幹不澆、見幹就澆、澆則澆透。”但也要針對不同的情況靈活澆水,所以要給盆景做好養護,還需要掌握應看土澆水、看樹澆水、看天澆水的基本知識。下面將為題主分析以下關於盆景澆水的技巧。

水旱盆景

盆景澆水:看土

盆土如果不幹就不需要澆水,看土澆水就是辨別盆土的乾燥程度,來判斷是否要澆水了。正常的盆器很好判斷,如果是一些比較深的盆,盆土就有可能上幹下溼,這個時候可以用敲盆聽聲的方法來判斷,敲擊聲音清脆,就說明盆土幹,如果聲音濁悶,就說明盆土溼。

盆景與水壺

盆景澆水:看樹

看樹澆水包括看樹木的種類、看物候期、看生長表現等等。

  • 看樹木的種類:不同的樹木澆水的方式也不同,比如松柏類的樹木,主要是對葉面噴水為主、根部澆水為輔,所以盆土應該經常適當見幹;常綠觀葉觀花的樹,就更應該注重根部繞水為主,噴葉為輔;葬葉觀花觀葉樹則只以根部澆水為主,噴葉只是為了洗葉片而已!

  • 看樹的物候期:同一株樹木在不同的生長髮育時期,對水的需求也不一樣,比如生長期就要多澆水,休眠期就要少澆、開花期對水的需求大、花芽分化期則少。

  • 看植株的生長表現:生長表現對盆土水分狀況的指示最明顯,比如枝葉發軟或暫時萎蔫下垂,這些都表明供水不足。鑑別生長表現也需要學習,比如旱、澇都能讓葉子變黃,前者新梢頂心和新葉葉色都正常,根枯黃,後者則新梢頂心萎縮、嫩葉淡黃,根發黑。

盆景澆水:看天

看天澆水主要是看天氣和季節,晴天、熱天、要多澆水,陰天、雨天、冷天要少澆水,梅雨天或者下過大雨要防止盆中有積水。

夏季在早晚澆水、春秋在上午澆水、冬季中午澆水,但冬天盆景植株休眠要記得控制澆水。

“澆水有法無定法” ,只有結合實際,靈活進行,區別對待。才能做到澆水適宜。


集匠坊


樹木盆景盆小土少,水澆多了會爛根,澆少了會因乾旱而生長不良,對於新手來說,澆水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澆水的原則。樹木盆景澆水的總原則是見幹見溼,不幹不澆,澆則澆透,不澆半截水。



第二、澆水的次數。一般來說,盆景生長季節要保持盆土溼潤,生長旺盛時多澆水,休眠期少澆水,陰雨綿綿天氣要排水防澇,花果盆景為了促進花芽形成會在花芽分化前扣水(控制澆水,保持盆土偏幹,葉片微蔫)一段時間。


1.根據季節不同。春秋涼爽時,每天中午澆水一次;夏季高溫時除了早晚各澆一次水外,還需向枝葉、周圍環境噴水增溼降溫;冬季保持盆土偏幹,每隔3-5天選晴天的中午澆水一次。

2.根據土質不同。排水良好、透氣性強的沙壤土、沙土,水分散失快,澆水需略微頻繁些;而土壤粘重、板結,用盆透氣性差,環境不太通風,水分散失慢,要適當少澆水。


3.根據植物習性。喜歡涼爽乾燥的牡丹、芍藥、衛矛、梅花等盆景可保持盆土略微偏幹少澆水;而喜溼耐澇的榕樹、水楊梅、六月雪可多澆點水,但也不能積水。

第三、澆水的時間。氣溫低的冬季、春季在中午氣溫高時澆水,高溫酷熱時,則在早晚涼爽時澆水,水溫應與土溫接近。


第四、澆水的水質。盆景用水應潔淨衛生,無汙染。特別是水的酸鹼度應符合植物生長要求,不能給喜酸的杜鵑、山茶花澆鹼性水,給喜鹼性土的檉柳澆酸性水。

第五、澆水的方式。

1.灌根。直接將水澆灌盆景的根部土壤中。


2.噴灌。用噴壺、噴霧器向枝葉噴水。

3.浸灌。將盆景連盆浸在水中,使水從盆景底部排水孔滲進盆內,盆土表面土壤變溼為止。


4.虹吸。在盆景邊放桶水,用吸水性好的毛巾把桶中水與盆中土連起來,利用虹吸原理自動吸收的方法。

圖片均來自網絡


木頭工程師


天生歪材必有用,有花堪栽直須栽。我是林中斧,關注我,關注盆栽那點事。

盆景養活在於水,盆景養好在於肥。我玩盆景十多年,捫心自問,也僅僅處在基本養不死、大部分能養活的水平階段吧!將澆水的功夫提升到關乎盆景“生死存亡”的高度,足見澆水於盆景之重要性。

乍一聽“盆景澆水三年功”好像有點誇張,其實自己掐指一算還是有根據的。一年365天不可能天天澆水,三年下來也就一千次左右。所謂做好事情要千錘百煉,不同的樹種又有對澆水不同的渴求,千百次能練好,算是不錯了。

如果背盆景澆水口訣:春秋季兩三天澆一次、夏季早晚各澆一次、冬季一星期澆一次,不澆半截水,不幹不澆、澆則澆透。一句話、半分鐘就懂了。似乎幼兒園的小學生都不覺得難,很多人為什麼做不好呢?

這就是理論和實踐的差距。理是那個理兒,死的、一成不變;而實際各有春秋、千變萬化。關鍵是怎樣準確判斷,靈活掌握。

比如說“半截水”:肯定是澆水量不夠了,但是若澆多了髒水到處流也不好。所以每一次澆水能達到欲流非流的狀態就“剛剛好”,完美。我原來用盆有大有小,但澆水基本都是滿滿一塑料水瓢。後來借換盆的機會,我特意觀察了澆完一瓢水之後大小盆之間的區別,發現大盆尚缺近四分之一的水量。明白了底細,接下來再澆水,心中有底、有的放矢,我就在大盆澆水時一瓢之外另加一小瓢。

比如說“不幹不澆”:怎麼是“幹”?乾的標準實在無法用言語十分準確表達,只能在長期實踐中用經驗去把握。恰似中醫的“望聞問切”,行家甚至老遠掃一眼盆土的顏色就能知道乾溼的程度;用手指輕彈一下花盆聽聲音悶脆也能知道乾溼的程度;不用眼觀、僅用手指在盆土表面摸一下軟硬還能知道盆土的乾溼、、、

比如“澆則澆透”:一般認為盆下滴水則為“透”。但是盆土空虛時澆水即流未必透,像上盆時土虛、水衝蟻蛀等都容易出現這種情況。不要以為盆下流水就是真的透了。盆土即使再疏鬆,澆水時也有逐漸吸收的時間過程,除非很小的盆,一般不會上面澆水下面立即流水的現象。

有時澆水要根據天氣情況:盆土確實幹了應該立即澆水,但五個小時或者十多個小時之後天將下大雨,不澆要死,澆則會多怎麼辦?不要死板硬套、要折中,這時澆半截水就不是錯、就是正確選擇。

同樣的季節、同樣的樹種,處於成長期的盆景為了加速增長澆水量會多一些,而處於成熟期的盆景為了保持造型可能澆水會少一些。同一棵樁材在開花結果的前中後期也是有增有減、各不相同。

上面講的都是水少的問題,一旦因人為或者自然的原因“水多”也屬於澆水的範疇。水多時要用乾燥物快速吸附掉多餘的水分,嚴重時要及時倒盆換土。

明白了盆土的乾溼程度不是一成不變的、對盆土乾溼程度的把握和認識也會因人而異、加之不同季節天氣和不同樹種之間的差異、還有同一棵樁材不同生長期之間迥異的道理,真正瞭解所養樹種的屬性,心中有數、對症澆水,靈活掌握、差異化對待,只有這樣做,盆景澆水的問題,才不是問題。

(因為頸椎病,很久沒有更新了。感謝盆友們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關注!用心創作有質量的內容,林中斧一直在努力)


林中斧亂侃


澆水是我們養護盆景裡最常做的事情,也是最基本重要的事情。下面我淺談幾個澆水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大致為水質、水溫、澆水時間及方式。

微信公眾號:樹蟲兒,幫你照顧小樹樁!更多盆景技巧知識分享

1.水質自來水我就不多說了,其實很好很方便,如果在澆花前可以曬曬散散裡面的氯氣就更好了。

我要說的是淘米水、茶水、洗碗水是不適宜直接澆花的。淘米水、茶水(特別是帶著剩茶葉)裡的“營養”還沒有經過發酵腐熟,生生澆下去不但不能當肥水用,反而會燒根、板結土壤。如果要用的話,可以將這些水收集起來密封酸腐後再稀釋澆花。洗碗水裡的油汙和化學洗滌劑會讓土質惡化,植物根系窒息。含油汙菜湯的水是儘量都別澆了。

如果您家裡養魚、養龜呢,那我就要恭喜您了。養魚換下來的水特別適合盆景。尤其可以用這種水伺候嬌貴的南方花卉、觀葉植物的。魚缸裡的水是經過軟化的(如果你的魚缸裡有塊浮木就更好了),溫度和環境溫度一致,而且魚缸裡的水含有氮,這種稀薄的肥水最好。

如果您養了杜鵑、茶花、桂花等喜歡酸性土壤的植物的話,除了建議要用曬過的水或者養魚水外,適時最好化些硫酸亞鐵澆花比較好(千萬別用醋來澆啊!有位朋友以為用醋就可以把土壤變酸,笑死!)。硫酸亞鐵必須隨用隨配,不可以一次配很多留著慢慢用。因為硫酸亞鐵很容易氧化為高價鐵,那時就失效了。硫酸亞鐵花卉市場都有賣,注意避光涼爽保存。

2.水溫一定要高於等於土溫(或氣溫)。

所以我要建議大家曬曬水來提高水溫。另外老話說夏天高溫的正午不宜澆花也是指怕水溫低,把處在高溫態的土壤和根系猝然降溫傷害花木根系,但如果您用的是一樣熱的水澆水,那您儘可以中午澆水了。對水溫的敏感在杜鵑身上最明顯了,用沒曬過的低溫自來水澆杜鵑,驟然改變它的土溫,不久就落花落葉了。

3.盆景盆栽澆水的時間

對庭院木本植物更有指導意義。首先是“兩水”,即開凍水和封凍水。開凍水是促進植物萌動的關鍵之水,封凍水是保障植物順利越冬的關鍵之水。開凍水在北京最好在三月五日前就要澆第一次,要澆透。其後最好再連續澆兩次,間隔7天左右,再以後的慣常澆水要按植物各自的習性了,但一般的樹木每半月澆一次就可以了。封凍水在11月上旬到中下旬上凍前澆1-2次透水,最後一次水澆完後破了土耳護住樹根就萬事ok了。這一開一封兩水對您家的玉蘭、碧桃、海棠的效果尤為明顯,誰不想在春天早看見花,看到水靈的花呢!

每日澆水的時間雖然四季都有不同,但最簡單的方法還是就記住:最好上午10點以前澆水。尤其是夏季高溫季節,10點至16點土溫很高,低溫水很容易傷根。另外一個原因是這個時間蒸發量很大,澆水的效果不好,更因為正是這個大大的蒸發量會讓植物猶如置身於蒸汽中,會被蒸壞!如果再沒有風的話情況會更糟糕!16點以後澆水在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我還是建議大家為了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還是不要這樣。夜晚地表溼度過大,無論氣溫高還是低都容易產生病害。另外夏天夜晚溼度太大,那麼您家的花園就成了蝸牛、蝸蝓的樂園了。這些小傢伙胃口大,幾乎什麼都吃(草坪、花卉等低矮植物),而且它們留下的粘液也會危害植物。

4.澆水方式每次澆水水流宜緩不宜急,如果您用漫灌的方式,那麼要注意水流不要直接衝擊土面;如果用噴灑的方式,則要注意如果水柱大就不要離地太高“砸”水下去,會使土壤板結且容易引起病害。

如果您用乾淨水且在溫度不太高晴朗通風的天氣10點前澆水的話,可以掃掃冠,否則就不要這樣。澆水要等水滲下去後再澆第二遍、第三遍,直到澆透。

庭院植物在澆水前要做好土耳防止水四散。所有植物澆水後等土面稍幹後稍微鬆鬆土表或者把土面耙毛也行,這樣可以破壞土壤的毛細現象防止過分蒸發保證澆水效果。澆水後再鬆土除草是事半功倍的養護方法。

微信公眾號:樹蟲兒,幫你照顧小樹樁!更多盆景技巧知識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