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南懷瑾老師講述:物必自腐而後蟲生,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譬如我們有些人,內在的思想與外在的表現卻完全兩樣。

有時候我們問一個人你好不好,他說好、很好。嘴上這麼說,實際上他肚子裡還在生氣呢!有很多事情內外都是兩樣的,他說好,不一定好;說不好,說不定還很好呢!這個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內在和外在的兩面。

一切外在的形態,都是從內在滋生而來。譬如你說這兩年運氣不好,因為你心中有一個東西丟不掉、放不開。如果你心中本來無事,就四季春風,天天太平了。可見內在是很重要的。因為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從內發生到達外面。大家看一個水果擺在桌上,它慢慢爛了,都是由裡邊先爛,當然也會有因外面細菌感染而由外爛起的。但是我們中國的名言“物必自腐,而後蟲生”,許多東西都是先從裡邊開始爛的。所以說“物必自腐,而後蟲生;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一個人不自重,侮辱了自己,然後人侮之,別人才敢欺侮你。換句話說,你內心有鬼,外面就有鬼了;如果內心沒有鬼,外邊也不會有鬼了。


由內到外,說明“物必自腐而後蟲生、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的道理。一個社會、一個國家都是這樣,自己站不起來,依靠旁人永遠沒有辦法。自己先自侮,沒有獨立的人格,那就沒有辦法。


——整理自《易經系傳別講》


南懷瑾老師講述:物必自腐而後蟲生,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佛說三千大千世界,譬如他方世界壞了,那些眾生業報未了的再到另一個世界來繼續受報。“眾生”,是指一切的生命,不是專指一個地球的事而已。這是一點。再說拿物理來講,人類自身把地球的物質資源儘量的自我消耗破壞,導致動物植物的生態環境,越來越不平衡,人口越來越密集。我們傳統文化,所謂的“物必自腐而後蟲生,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就是這個道理。



記得在三十幾年前,我答覆哈佛大學一位教授,講人口問題,我說你看到那個水果,擺在這裡一個蟲沒有,那麼水果的蟲怎麼生?裡頭壞了就生蟲,不盡是外面來的啊!不過外面有影響而已,裡頭越爛蟲越多,所以人類把地球越破壞,人口越來越密集,就是這樣的!這不是笑話啊!關於人種的來源,要曉得其它世界還有生命會過來的。


——整理自《二十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


-------------


“其傳為風消,其傳為息賁者,死不治。”


風是什麼?我們醫書上講“傳”,“傳”又是什麼?譬如我們傷風,我常常說傷風跟感冒是兩個東西。我們過去都講傷風了,受涼了,那是沒有細菌的,是風邪的進入,衣服穿得不夠,或者某一部分有風進來了。風從皮膚都可以進來,重點在鼻子。感冒有細菌,傷風不一定有細菌,不過傷風停留久一些就長細菌了。



水果放在那裡沒有蟲的,水果爛時,是從裡面爛起。所以有句古文,是說做人的道理,也是政治上的大道理:“物必自腐而後蟲生,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他說如果自己裡頭開始爛了,內在的功能不行了,慢慢才腐朽,水果才會生蟲,是物理的自然反應。做人也好,國家的政治也好,如果自己內部搞不好,出了問題,別人才乘機而來。所以學醫跟政治的原理常常是連在一起的。其實整個的社會,整個的國家,還有我們的身體都是同一個道理。


所以講到這個“傳”字,傷風感冒,外面傳進來先到鼻子,鼻腔裡有細菌的話,感冒停留十天八天,沒有另外併發,腸胃沒有不好,細菌在鼻腔裡就死亡了,變鼻水出去了。如果腸胃不好或者有其它的併發症,傷風馬上變成感冒。風一部分一部分地滲透過來,這個“傳”就是滲透。所以看中國古文的醫書,就要看清楚,才知道什麼叫做“傳”。


“其傳為風消”,譬如說傷風一進來,鼻子受涼,消就是深入嚴重了。我常常告訴年輕人,把領子拉高一點,尤其現在女孩子愛漂亮,受西方的影響,坦胸露背。我們中國人以前領子是高的,現在是越露得多越好,是時髦漂亮。我說將來下個世紀的人不要穿衣服了,最好把皮都扒掉,那就更是漂亮。現在人愛瘦,以前人愛胖,這個裡頭還有很多政治風氣的作用。這個進來的風,氣傳過來了,“其傳為息賁者,死不治”,他說我們裡頭的氣很充足時,雖然走動傳佈,並沒有關係,賁就是自己內在的生命本身的風力不夠時,氣息積結了,就死了。


——整理自《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


古人有言:“物必自腐,而後蟲生。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研究歷史,每一朝、每一代的末期,引發政權帝室變革的情況,大體歸納來說,只用“民不聊生”四個字,便可代表了一切衰敗的禍因。其實,所謂“民不聊生”的內在因素,以及時代社會演變的外界趨勢,它的前因後果,太過複雜,包括有政治、經濟、財政,尤其是賦稅和基層社會吏治(幹部)的敗壞等等,因此而造成歷史小說上的一句名言,就是 “官逼民反”的結果了。


人性是“重苟安而惡動亂”,大至國家社會,小到個人家庭,人人所最寶貴的,就是性命。如果可以“順時安命”,人們是絕對不肯起而革命的。“革命”一詞,是來自《易經》的鼎卦的象辭以及爻辭,所謂:“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鼎耳革,失其義也。”社會人民,碰到了“木上有火”,火上加油的苦難時代,就不得不起而拼命了。我們現在不是講歷史、政治哲學的課,只是略一涉及有關的問題,提起注意而已。

所謂“物必自腐,而後蟲生”、“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這是千古不易的定律。


——整理自《原本大學微言》


---------



我們這個身體生命的變化,同天體太陽、月亮、地球的形成是一模一樣的,是同一個法則,只是自己觀察不清楚。所以道家說人身是個小天地,換句話說,這個宇宙天地只不過是個大的人身。道家的觀念認為這個宇宙是一個生命的全體,因此中國古代不大主張開發地球,礦藏都不大開。我們挖石油、煤礦等於在身體上每個骨節抽骨髓、抽血出來用,慢慢抽久了,這個地球就毀壞了。


美國一個學者問,這個人口問題怎麼節制?我說那是你們的理論,人口越來越多,限制不了,這是中國道家的道理。我說你看那個水果,無論是橘子或梨子擺在那裡,一條蟲也沒有,所以說“物必自腐而後蟲生”,水果裡面開始爛了,外面那些蟲越來越多。我們人類就是地球外面的蟲,現在人類自己毀滅它,挖礦藏又採挖石油,都快要挖空了,地球內部像水果一樣開始爛了,所以人口越來越多。將來這個地球上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然後就毀壞了。



這是我們老祖宗道家的科學道理,所以人是限制不住的,結紮節育也沒有用,這是自然變化,不是笑話。我親身感覺到,在今天物質文明發達的科學世界修道,不但要懂這個道理,還要另外加一套方法去修,不然就很難修了。過去成仙很容易,現在成癲很容易,癲者瘋也。


——整理自《我說參同契》


---------



你的事業成功了,最後失敗的因素是什麼人?嚴格反省起來還是你自己。譬如外來的宗教或其他力量想來打擊一個宗教,那是不可能成功的,破壞的是自己內部;一個政治、社會、企業,甚至一個家庭也是如此。所以中國文化有句名言,“物必自腐,而後蟲生”。一個水果擺在那裡是不會生蟲的,除非內部爛了,蟲就出來了

。“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一個人一定是先把自己搞失敗了,然後才會招來外界的侮辱。


所以,佛在臨死前問已經皈依的魔王,我走了以後你怎麼來破壞佛法?魔王說:穿你的袈裟、讀你的經、吃你的飯,然後在裡頭破壞你。佛說,你真偉大,我鬥不過你,這樣做我一點辦法也沒有。因此佛講了一句名言:“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獅子是百獸之王,誰都對它沒辦法,但是獅子本身生病生了蟲,蟲便會把獅子給慢慢吃死。將來佛教也是這樣,這是佛在《涅槃經》上所說的話。因此我常告訴青年同學,將來做事業時不需去防範別人,你真正的敵人很可能就是你最親信的左右手,而且最嚴重的是,你自己的心破壞了你自己。真正的敵人是自己的慾望,最可怕。


——整理自《宗鏡錄略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