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一年級學生每天被要求背一首古詩,這種死背的方法你贊成嗎?

誠實守信5419


從教育學,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小學階段的孩子,也就是6-12歲的孩子,他們正處於記憶的黃金期,這個時候的大量背誦,對他們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語文的學習,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誰的積累多,誰就有資本。有了積累,然後才有理解,才有消化,才有感悟。

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正揭示了語文學習的真諦,沒有死記硬背,怎麼能在需要用的時候拿得出呢?

但是,這並不是說需要一天背誦一首古詩。

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人在24小時內記住的東西是最容易忘記的,然後這個遺忘曲線開始變得平緩。所以,為了更好的記憶,我們需要及時重複。那麼孩子在記住一首古詩的時候,也是需要及時重複的。所以沒有必要一天一首。





伴生樹


根據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我的回答是:我十分贊同一年級孩子背古詩,但是我萬分拒絕一天背一首!

我是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的研究生,我個人的詩詞量大概在兩千首。我從孩子幼兒園階段開始引導她背古詩,嘗試了各種極其有效的方式(詳見我的頭條號:好媽媽大於好老師),收穫滿滿。

但我說的收穫有兩點∶一是孩子到小學快畢業時背誦了古詩詞大概300首,但我不是按照《唐詩三百首》去選的,而且由易到難,精挑細選的;二是孩子特別熱愛古詩詞,愛讀小古文,現在做初中文言文試題都沒有問題。我覺得這個結果我很滿意。

所以背詩詞一定是好事,是有用的,所以一年級正是記憶好的時候,大力支持多讀多背誦。

但是,一天背一首,那就是壓力,是負擔,是會讓孩子厭惡詩詞的,既不能理解,又不能牢記。只為了完成作業去做,成果說不定還不如十天背一首。

語文學習不可貪圖速度,要保證質量。風物長宜放眼量。


好媽媽大於好老師


小的時候,背誦的越多,對一個人的一生非常有用。所以,我非常贊同多背唐詩!我更贊成多背誦毛澤東詩詞!

記得我小的時候,父母從不要求我背誦詩詞,真浪費時間!十二歲,去了湖南外婆家。在道林小學讀四年級,那時湖南寧鄉道林鎮小學,隔著很遠就能聽到一片讀書聲。他們的小學教學要求背誦所有的語文課文。我上四年級,開始很不適應,一段時間適應了感覺特別好。與同學們比著背誦課文。

人們經常講,要理解了再背誦。但我的感覺是,背誦了就好理解了。比如說,背誦的時候還沒理解,但會背誦了,躺在床上,如果睡不著,就可以一邊默默的背誦,一邊想。提問也才知道該怎麼問。不會說怎麼問呢?

基於這樣的體會,孩子兩歲時,就開始教兒子唐詩,乘法口訣。記得兒子三歲時問的幾個問題,一個是‘媽媽,什麼是一一得一呀’,我說一個一,就是一,他問 ’媽媽,紅掌撥清波改一改行不行,改成紅掌輕輕撥’。我說可以呀,但意思不一樣了。我說紅掌撥清波,有水很乾淨的意思,輕輕撥就不知道水乾不乾淨了。

看看,因為背誦了,熟悉了,就開始有思想了,就想去改了!

我們每背誦一句話,大腦皮層都有新的蛋白質合成。背誦的越多,大腦皮層合成的記憶蛋白越多,記憶力越好。因為之後學習的知識,都與之前學習的知識有聯繫。前面積澱的記憶蛋白越多,後面所需要合成的新的記憶蛋白就越少。所以,之後聽到的知識點,很容易融匯到之前的知識點,成為大腦皮層新的記憶蛋白的內容。所以,要過一輩子,學一輩子,保持大腦皮層積極的血液供應和記憶蛋白合成狀態。

記得白巖松說過大學裡,老師把知識壓縮到我們的腦子裡,我們要用一生的時間解壓縮。我上大學學的是醫學專業。那時,內外婦兒四本書基本合上書能講下來。非常有用。現在有些二本的學生,不去多記,記住的太少。所以,很多人,大學唸了與沒念差不多!所以,現在很多大學生,感覺四年白唸了。

感覺,從兩歲開始背誦詩詞,乘法口訣,語文數學成績在初中高中大學都名列前茅。之後的成就很出色。而我,如果不說從兩歲開始,就是從六歲開始背誦,最後成就也會比我的現在強很多呀!


彭如心老師


我家兒子三歲多跟幼兒園老師學了沁園春雪,背得很好,我才發現孩子竟然能夠背出這麼長的詩。於是就開始教他被其它古詩,四歲多的時候,我們已經可以背誦岳陽樓記,桃花源記,木蘭詩這種300多字的古詩了。五歲前我們孩子已經可以背誦長短古詩120多首。每天一首我覺得有點少,就增加到兩首。每週背4-5天,大概8首左右。休息兩天,隔一段時間複習一下,加強記憶。雖然有時候也很辛苦,難的時候還會哭,但自始至終孩子並沒有牴觸,厭倦。每次成功背下來一首詩還很有成就感。寒暑假的時候我們就會停下來,不教新詩,只複習之前學的,都背熟後,再開始教新詩。通過背詩,他自己也掌握了一些背誦方法,因為自己的小成就,也會很驕傲,覺得自己很棒。所以我認為,一天一首根本不算什麼,還要看看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反應。我們平時經常帶孩子出去玩,業餘活動很多,玩的很盡興。但是該學習的時候就認真學。一天到晚的玩有點虛度光陰,積少成多相信不會有壞處的。


深藍233182530


這個問題真的問到我心坎裡去了,因為我小時候就是這麼過來的呀!

也不記得是從小學三年級還是幾年級開始,每天早上的早讀課,校長都會在黑板上寫一首唐詩,然後教我們讀兩遍,就回辦公室喝茶去了。留下我們一個班二十七名小學生在那搖頭晃腦的的努力記下黑板上的唐詩。

類似於床前明月光啊之類的,每天一首詩,校長只負責早讀課教我們讀兩遍,有不認識的字幫忙標個拼音啥的,從來不跟我們解釋詩中的含義,反正,放學前大家都會背就行。

每天下午放學之前,像我一眾的學渣就要在各小組長那裡背今天剛學會的詩,小組長再到大組長那裡背書,大組長則去校長那裡背。

日復一日的學詩、背詩,搞得我一度都對上早讀課產生了陰影。校長從來不會跟我們解釋說為什麼要背,心情好的時候偶爾也會跟我們解釋一下詩中的含義,不過大多數時候,他都是說:等你們長大了,自然就明白詩中的含義了。

奇怪的是,伴隨著年齡的增大,很多當初靠搖頭晃腦死背下來的詩,長大了真的就漸漸開始領悟其中的意思了。無人點播,反倒有種無師自通的快感!後來才知道這就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不僅如此,因為讀的詩詞足夠多,當別人還在說:“我靠,風景真美”時,你脫口而出的卻是:“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種詩歌賦予的美感,對一個人的成長都是彌足珍貴的。

由此看來,從小多讀唐詩宋詞還是有好處的。所以我想,等我以後有了孩子,不管是男是女,不管學校會不會教,我也會要求他去熟讀唐詩宋詞,我也會和他一起重溫一遍,但絕不會強迫孩子每天必背一首,因為沒有意義。

至少不能讓孩子跟當年的我一樣,覺得讀唐詩宋詞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吧。





鄒可樂


這個問題不是我的強項,回答的不一定全面。


我的小孫今年上一年級了,春節後去閨女家住了幾天,正趕上閨女復導外孫背唐詩,我就問了一句,閨女說寒假期間背六首唐詩。有一篇是曹植的七步詩,小外孫背了十多分鐘了還沒有背過,向把這首詩的故事給他講了講,本想再給他解釋一下字的含義,又一想六七歲的孩連豆子長什麼樣都不知道,說了也沒用。還有一首是明日歌這麼長的詩小孩子什麼時能背過。

讓孩子背唐詩,有什麼用,孩子這麼小什麼也不懂,能開發孩子的智力嗎?只會增加大人孩子都負擔而已。打擊孩子學習的興趣。希望教育部門要注意瞭解一下。


智者的老師


一年級學生課業負擔不大,要求背古詩是恰當的,但每天背一首,感覺負擔有點重,孩子容易起逆反心理。

我家孩子6歲,也在背古詩,主要以朗誦為主。其實孩子現階段機械記憶能力很強,一般讀個十幾遍就能背誦,之後再用零碎時間複習就能記得很熟。

我給孩子選詩是按照季節或是應景詩,下雨就背與風雨有關的,過年《元日》不能少,學數字的時候還背過邵雍的《山村詠懷》。

孩子也會選詩,她是按詩文的配圖和有沒有她認識的字、聽過的物來選。

記得孩子5歲的時候,一次晚上我們在屋面看月亮,孩子居然指著月亮說:“媽媽,今天的月是微月。”

“微月”這個詞是她背的《聽流人水調子》中出現的,而她能與現實所見聯繫讓我驚喜。

總之,我贊同讓低年級孩子多背古詩,但不建議給孩子規定硬性任務,那會扼殺孩子對讀詩、背詩的熱情和喜愛。


心寶媽媽聊育兒


我家孩子剛好一年級暑假,我就是那個規定每天背一首詩的家長,孩子一年級放假那天揹回了一學期所有的書,我翻了翻孩子的書,好多書都是新的,其中有經典誦讀,詞語手冊,我個人覺得這個暑假應該把這兩本書新書讀一讀,就給孩子下了任務,每天背經典誦讀裡的詩一首,讀詞語手冊一課,就這樣一個月過去了,孩子每天堅持著,我也每天陪著背誦,有幾天孩子主動說今天我要背兩首,從她這句話裡我肯定她沒有討厭背詩,往後還有一個月繼續堅持,準備2年級也堅持習慣背詩,只是把頻率放低到一星期,希望也有一天,孩子可以觸景生情時的感慨是詩一樣的美!


果寶


不贊成,我朋友就是這麼毀了他的兒子的。從小學一年級起,我朋友就要求她兒子每天晚上背當天教的課文,做二十道口算題,然後背唐詩一首,最後背英語單詞五個(後兩樣還要求默寫)……由於她抓得嚴,所以上小學時她兒子的成績還不錯;到了初中,她的要求更高了,臃長的文言文要求兒子倒背如流,最要命的還是她兒子的英語,每天晚上增加成二十個單詞背熟兼默寫,她的兒子煩都煩死了(她兒子討厭英語),結果初二就開始反抗,母子倆不光吵架,還打架……最後以我的朋友戰敗結束(因為她兒子以死相逼,當媽媽的只得放棄管教了)。現在她兒子考了個最差的專科(純粹是混日子的),我的朋友也充滿了深深地挫敗感!所以個人覺得,只要孩子自己肯學,那家長抓緊一點是好事呀?可是如果孩子自己不愛學,不想學的話,那家長的強迫是會讓孩子們產生牴觸情緒的,到時候會適得其反!


鳳146983974


肯定不贊同死記硬背。尤其對於一年級小學生來說,死記硬背等同於抹殺學習熱情。

我孩子上一年級時,也遇到這種情況,老師讓買《小學生必備古詩詞80首》,要求每天背一首,背誦視頻發家長群。

老師還很負責,每天早上都發出前一天晚上背誦情況的統計,弄的家長特別有壓力。

我記得開學第一週,背《長歌行》時,全班同學幾乎都被家長打罵了,上傳視頻裡,很多孩子都是拖著哭腔背的。

這種一天一首的背,讓很多孩子直言討厭上學,很多在上家長幼小銜接的家長直呼,讓娃學了拼音識字、學了混和加減法,沒想到還有個“必備古詩詞”這個攔路虎呢。

古詩詞是中國文學的精髓,我贊成背誦,但絕對反對這種不顧孩子身心發展水平的、強迫式背誦。

我家娃背的還算順利,多虧了幼兒園時期,我陪娃背誦了一些古詩詞,上一年級後,才好過些。

醫學研究,0~13歲,是人一生中記憶力最好的時期,所以孩子背不下古詩,巨不是記憶力不好,而是對於不感興趣和不理解的事物必定排斥。

古詩詞語言凝練,可是一年級孩子,難以理解古詩的意思,背不出,家長急孩子急,出現打罵孩子……造成孩子非常痛苦,就更加排斥。

如何讓孩子背的快些、順利些、輕鬆針呢?我總結出以下方法:


  • 1、斷句熟讀背誦法

和孩子一起,把每句詩詞斷成若詞彙,既能幫助孩子理解詩句的意思,時間長了,還能幫助孩子學會尋找連詞成句的規律。

如,《長歌行》,我就斷句成“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五言唐詩通常2,2,1停頓,七言則是2,2,3斷句,比如“天門/中斷/楚江開”

總之停頓合理,符合詩意,也更上口,孩子背誦起來夜裡快。


  • 2、講故事背誦大

小孩子都很喜歡聽故事,我常常把古詩表達的意思,講成一個故事。

比如背《涼州詞》,“欲飲琵琶馬上催”,我就給孩子說:

古代,有個大宴會,有很多好吃的、好喝的,葡萄呀、酒呀,還有小姐姐彈琵琶唱歌跳舞,聚會的人都是軍人………

給古詩穿上故事的外衣,孩子聽故事的同時,會在腦海裡補充解讀畫面,加深理解,讓背誦變得容易些。


  • 3、唱跳背誦法

一年級的孩子,幾乎都有上才藝班,把古詩詞和他們的才藝關聯起來,更有利背誦,記得也格外牢固。

我家孩子學的是舞蹈,她喜歡把每句詩編成舞蹈動作,一邊背誦一邊跳舞。

比如背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她就做出爬山、登高望遠的動作、頭上插根筷子當“茱萸”…

有時,還把詩句按上兒歌的旋律唱出來。這種唱跳結合的方式,場面有點像瘋子。

但卻能突破古詩詞難懂的問題,而且,背誦的過程還是一場深度的親子活動,至少是快樂背誦。


  • 4、思維導圖背誦法

對於有美術功底的家長來說,把古詩意境畫成一幅畫,更有助於孩子記憶。

還以為在學前階段,閱讀的主要方式就是讀圖,一年級時,讀圖能力依然很強。

我會畫思維導圖,有時會把古詩詞畫成導圖,和孩子一起看圖背誦。

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就讓孩子自己畫圖,他把古詩詞斷句、理解成什麼樣子,就會畫成什麼樣子。

以上就是我和孩子一起背誦古詩詞的經驗,充分調動多種感官,通過多種形式背誦古詩詞。

古詩詞之美,也是漢語言的文字美之最,很多名師大家都倡導背誦閱讀古詩詞。

品味漢語之美,本是好事,可一天一首的強記硬背,太過粗暴。

如果大環境無法改變,我們做家長的,唯有想方設法,儘可能的化解粗暴,讓孩子背誦的順利些,輕鬆些。

【我是麻呀,學生家長,如果我的分享對你有用,請你點贊,評論和轉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