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寶寶是來報恩還是討債?在產房裡一眼就能看出,醫生的話很有道理

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就是自己的小天使,每天都可以給自己帶來無盡的歡樂,孩子肯定是來“報恩”的。可是也有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個“討債鬼”,一刻也不願意讓自己省心。

寶寶是來報恩還是討債?在產房裡一眼就能看出,醫生的話很有道理

案例:

小雅跟自己的丈夫結婚兩年了,終有懷上了自己的寶寶,想到馬上就要當媽媽了,自己不禁既期待又害怕。期待孩子早點來到自己的身邊,同時也害怕自己不能照顧好這個小生命。值得一提的是,自從懷孕後小雅就覺得渾身不舒服,不僅平時行為不方便,還被孕吐折磨了幾個月。

寶寶是來報恩還是討債?在產房裡一眼就能看出,醫生的話很有道理

到了分娩的那一天,小雅疼了七八個小時,費盡千辛萬苦才把寶寶給生下來。護士姐姐每天帶寶寶去護理的時候,別打寶寶都乖乖的,只有小雅的寶寶一直哭鬧不止,只有回到媽媽身邊,寶寶才會安靜一些。對此,小雅忍不住開玩笑,自己的寶寶肯定是來討債的

聽到小雅的自嘲,旁邊一位婦產科醫生直言,孩子是報恩的還是討債的,其實在產房裡就能一眼看出。小雅頓時非常好奇,於是好奇地追問。

寶寶是來報恩還是討債?在產房裡一眼就能看出,醫生的話很有道理

醫生告訴小雅,隔壁病房有一位女士生產時就非常順利,由於分娩很順利,在醫院觀察了兩天就馬上回家了,寶寶出生後乖巧安靜,吃完就睡,實在是一個來報恩的寶寶,反之就沒那麼省心了。

寶寶是來報恩還是討債?在產房裡一眼就能看出,醫生的話很有道理

分析:

雖然報恩和討債只是一個具有玄幻色彩的玩笑,但是這位醫生的話是很有道理的

。對於這個現象,其實可以用兒童心理學來解釋。

其實,那些來報恩的孩子屬於低需求寶寶,所以養育起來非常省心,而那些“討債”寶寶則是高需求寶寶,因為更加挑剔,所以父母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照顧他。

寶寶是來報恩還是討債?在產房裡一眼就能看出,醫生的話很有道理

來報恩的寶寶和來討債的寶寶有什麼不同?

1、生活上

低需求的寶寶一般會讓父母感到很省心,只要身體沒有不舒服,吃飽穿暖的情況下,這類寶寶基本不會哭鬧,這就讓父母感到是個來報恩的寶寶。遇到這樣的寶寶,爸爸媽媽算是有福了。

而高需求寶寶則相反,由於對環境各方面都比較敏感,所以父母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去照顧他。比如一定要抱著才肯睡,不願意好好吃飯,對於這樣的寶寶父母一定要多一點耐心。

寶寶是來報恩還是討債?在產房裡一眼就能看出,醫生的話很有道理

2、身體狀態上

因為每個孕婦的體質不一樣,加上飲食各方面的差異,生下來的寶寶身體狀態也不一樣。低需求的寶寶一般身體狀態更佳,平時幾乎不生病,不容易受到驚嚇,讓父母非常省心。而高需求寶寶就不同了,身體狀態可能長期不太好,容易受寒感冒,這也讓父母更加辛苦,於是有了“討債鬼”的說法。

寶寶是來報恩還是討債?在產房裡一眼就能看出,醫生的話很有道理

3、性格特徵上

低需求寶寶總是給父母一種來報恩的感覺,這種類型的寶寶從小到大都比較乖巧安靜,也願意聽從父母的建議。

而高需求寶寶對事物總是比較挑剔,讓人感慨是個“討債”的寶寶。他們有的會非常怕生,四五歲了還是不敢跟周圍夥伴溝通,有的可能會比較調皮搗蛋,個性叛逆,甚至會跟大人頂嘴。為了改正這類孩子的性格,父母需要多一點耐心,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

值得一提的是,寶寶的屬性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孩子的成長慢慢變化。那些報恩的寶寶,如果缺乏父母的關心和管教,可能會變得脾氣暴躁,長大後成了討債的。而那些討債的寶寶,如果得到了父母的悉心照顧和教導,可能會變得乖巧懂事,給父母很大的驚喜。

你家寶寶是來報恩的還是來討債的呢?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