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赤壁:移民扶持引鉅變 日子越過越紅火

在距三國赤壁古戰場3公里處,有一個六十年代三峽試驗壩——中央直屬陸水水庫樞紐工程庫區,整體搬遷、集中安置的移民建制鎮——柳山湖鎮。

如今,漫步柳山湖鎮,映入眼簾的是縱橫交錯的潔淨馬路,綠蔭蔥蔥的樹木,繪有村容村貌特色畫幅的房屋。身處這片蔥蘢中,誰能想到,這裡曾經是一個災害肆虐、四面沼澤、蘆葦叢生、釘螺密佈,自然環境極其惡劣的鄉鎮。

赤壁:移民扶持引鉅變 日子越過越紅火

1958年,國家為掌握三峽大壩建設資料,決定在全國選擇一處地方,修建一座三峽大壩試驗壩,為三峽大壩的修建夯實基礎。經過無數專家在全國各地的實地勘察,最後選中了赤壁市陸水河上游。從此,赤壁市(原蒲圻縣)南郊的2000多戶9000餘居民生命中,就刻上了一段無法言說的記憶。

上世紀80年代居民移居柳山湖後,形象的稱這個地方為“水窩子、蟲窩子、窮窩子、氣窩子”,過著愁住愁吃愁穿的艱難生活。遍地的沼澤釘螺密佈,血吸蟲氾濫,農作物難以種植。百姓只好在沼澤裡挖溝渠排水,將沼澤地曬乾,改種小麥、棉花。但由於地勢低窪,沼澤地裡人工挖的溝渠也不結實,只要稍有雨水,溝渠毀了,種下的莊稼就淹了。曾經在1996、1998、1999年,三年水災顆粒無收。

赤壁:移民扶持引鉅變 日子越過越紅火

如今的柳山湖,“林成網、田成方、溝渠通”的基本生產保障早已實現;如今的柳山湖, “綠色生態”與“綠色家園”、“物質富裕”與“精神富有”、“美麗風景”與“美麗風尚”相得益彰。

領導關懷與相關部門的支持。2008年,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賀國強同志將柳山湖鎮作為踐行科學發展觀活動的聯繫點,柳山湖移民問題得到了中央領導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提出“把柳山湖鎮建設成為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亮點”。近些年來,省水利和湖泊廳、省財政廳支持該鎮移民產業發展項目資金2000萬,省水利和湖泊廳支持我鎮田園小鎮項目資金500萬,支持每年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項目200萬左右,2018年支持美麗家園項目資金600萬元,2019年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各種項目建設源源不斷到來。

有了黨和政府撐腰,移民們幹勁更足了。近年,柳山湖鎮先後榮獲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全省十面紅旗鄉鎮、全省綜治維穩先進集體、全省文明鄉鎮、連續5年赤壁市紅旗鄉鎮、全國文明村臘裡山村等榮譽。幸福的日子,正朝著移民揮手致意。

充滿希望的未來

堅持以鄉村振興20字要求為總綱,全力打造田園柳山·移民小鎮品牌。

赤壁:移民扶持引鉅變 日子越過越紅火

建設農業觀賞體驗示範基地。在已建成的水生蔬菜、稻蝦共作、葡萄採摘觀光、優質稻、人工青蛙飼養等五大農業產業基地的基礎上,突出建好1000畝葡萄、1000畝水生蔬菜、1000畝稻蝦“三個1000” 標準化農業觀賞體驗示範基地,在示範基地內運用物聯網技術開展數字智慧農業。

赤壁:移民扶持引鉅變 日子越過越紅火

打造如詩如畫的田園柳山。以生態宜居為基礎,提升人居環境。以創建全國生態示範鄉鎮為目標,以植綠復綠、汙水處理、循環路網、立面改造、牆畫牆繪、標識標牌等為主要任務,讓人深刻感受到“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田園柳山鎮。

赤壁:移民扶持引鉅變 日子越過越紅火

增加百姓收入為目標任務。通過遠程網絡培訓、請專家講課、能人現場傳授等形式,組織群眾集中培訓學習,掌握實用技術和致富本領。努力踐行“三鄉”工程,讓能人返鄉、市民下鄉、企業興鄉,引回“鳳凰”、招回“飛鴿”、培育“永久”。與有創業意願的農戶結成帶富幫扶對子,促進先富帶後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