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為現代詩歌感到迷茫

先和您欣賞兩個人寫的詩,著名作家、詩人趙麗華的《一個人來到田納西》毫無疑問/我做的餡餅/是天下/最好吃的。《我堅決不能容忍》我堅決不能容忍/那些/在公共場所/的衛生間/大便後/不沖刷/便池/的人。

為現代詩歌感到迷茫

另一個風頭正勁的詩人餘秀華,《我愛你》(摘錄)巴巴地活著,每天打水、煮飯、按時吃藥,陽光好的時候就把自己放進去,像放一塊陳皮,茶葉輪換著喝:菊花,茉莉、玫瑰,檸檬。

為現代詩歌感到迷茫

歷史上曾出過一個女詞人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同樣都是女詩(詞)人,寫的詩放到一起比較,感覺五味雜陳。

為現代詩歌感到迷茫

格律詩興盛於唐宋,出現了詩聖、詩仙等一眾詩人,其作品也流傳千年而不衰,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感覺格律詩太束縛人的思想,於是現代詩出現了,賀敬之的《回延安》“千聲萬聲呼喚你----母親延安就在這裡,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紅旗飄飄把手招,白羊肚手巾紅腰帶,親人迎過延河來。滿心話登時說不出來,一頭撲進親人懷。”隨後又有了汪國真“風不能是我惆悵,雨不能使我憂傷,風和雨,都不能使我的心變得不晴朗。”可見不管格律詩還是現代詩,框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表達出人的思想,只要有感染力都是好詩。《隨園詩說》中說:“詩如天生花卉,春蘭秋菊,各有一時之秀。……音律風趣,能動心目者,即為好詩。”也就是說,詩歌的音律情趣,只要能打動人心的,就是好詩。

返回頭讀讀趙麗華、餘秀華的詩感覺不到詩人的思想和感染力,倒很像一句話斷成幾句話,沒有詩的美感,韻味。我們提倡百花齊放,前提是花,如果硬生生舉著一把稗草,楞要擠進花叢中,還標新立異地說這也是花,那就徒增笑料了,不僅誤導了詩歌的發展方向,還帶偏了青少年的文學之路。

歷史上寫詩的人不計其數,其作品能夠流傳至今的也就區區百人,時間就像一個篩子,淹沒的是沉渣,浮起的才是精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