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有些小夥伴可能還記得之前我寫過一篇《如何尋找海外口罩供應商》的文章,原本只是出於好心寫給有需要的人看,後來很多人通過一些平臺找到我,讓我幫忙聯繫海外供應商,本著好意就做了中間聯繫人。


文章很長,舉證較多,先講結論。


1、目前全世界的口罩價格已經被抬得很高,一次性醫用外科在歐洲的出廠價已不低於2磅,N95的價格在國際上更是不低於30元人民幣,低於這個價格的基本都是假的,包括批發價;


2、一定要向頒發口罩資質證書的機構確認證書的真偽;


3、向鄧白氏對供應商做背景調查,轉賬的時候一定要確認對方公司賬戶和背調公司名字一模一樣,差一個點都不行;


4、如果聯繫人郵箱後綴並非和公司一致,基本為假;郵箱後綴和公司一致,也可能為假;


5、拿到單號後一定要去官方網站確認,不能只在供應商提供的網站查詢。


好了,逐條細說。


一、口罩價格


我聯繫到的這些供應商都是在知名電商平臺上找到的賣家,搜索surgical mask或者N95等關鍵字,篩選出其中的歐洲賣家(常規貿易中歐洲人口碑相對比較好,東西品質也更高)。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因為是B2B的生意,都是批發價,所以當時看到比較低的價格還是很歡喜的,而且基本上排名靠前的賣家價格相差無幾。於是對排名前幾頁的供應商,一一發了詢盤,大約隔天就會收到他們的郵件回覆,接著我加了他們的whatsapp後繼續溝通。


關於價格這一點判斷其實是“事後諸葛亮”,因為我們在這期間聯繫到了在歐洲當地的一些華人詢問,某位著名醫藥集團公司高管的孩子給到我們的信息是:口罩在英國的出廠價都不低於2磅,所以根本不可能有那麼低的價格。


二、資質證書真假辨別


在和近20個供應商溝通的過程中,我收到了十幾張各式各樣的證書,簡直眼花繚亂,難辨真假。


1、給的極爽快,一看就是假證書。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這張證書最大的漏洞就是沒有證書編號,連核實都不用核實,肯定為假。


2、給的比較爽快,PS痕跡較明顯。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這張證書乍一看瞧不出問題,但是仔細一看水印的“C”字缺了一段,而且其他水印都是完整的,這是明顯的PS痕跡。


3、給的比較爽快,PS痕跡不太明顯,難以判斷真假。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這張證書是一個英國騙子傳給我的,有背景色,所以並未找到明細的PS痕跡。後來我找到SGS的網站,查詢後,對方告知此文件並非為原始文件的。


在此給大家列幾個主要的認證文件查詢網站:

大家如果收到SGS的認證文件,可以上此網站進行查詢:https://rsts.cn.sgs.com/zh-cn/vpcc_cn.asp


大家如果收到TUV南德認證的文件,可以上此網站提交查詢:www.tuev-sued.de/certificate-validity-check


如果大家收到德國萊茵認證證書,可以上此網站查詢:https://www.certipedia.com/search/companies_and_their_certificates?locale=en


4、非騙子公司的證書,告訴你這是他們供應商或者工廠的證書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我們第一個遇到的就是馬來西亞的騙子,給了我們一張越南語的證書,詢問其原因,告知我們他們的工廠在越南,讓你無法辨別真偽。


三、背景調查


我們在第一次遭遇了馬來西亞騙子之後,就對之後尋找的供應商做了背調。正巧的是,國際上最著名的企業資信調查類的信用管理公司鄧白氏在疫情期間免費開放海外供應商信用報告查詢服務(這裡為鄧白氏點贊!),於是我們找到每一家公司都找鄧白氏做了背調,查了近20家公司,鎖定了幾家信用等級較高,風險較低的供應商。


1、荷蘭公司 AB HODLING BV


這是鄧白氏的信用報告: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從中可以看出該企業歷史8年,風險較低,再加上溝通比較順利,對方提供的口罩照片較多較豐富,於是我們決定向他們下訂單。


但是這家並未在下單前提供資質證書,堅持一定要下完單給,而且溝通人說所有中國人一直問他們要證書,從來沒有一個人真的下單,浪費他時間,講的跟真的一樣,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當時我還信以為真,所以趕忙向他解釋並緩和中國人在她眼中的印象,時候想想簡直太天真。後來我們決定付款時,讓對方做開票,對方反覆詢問我不下十次能不能保證付款,我們向他們一再保證能付,於是對方發來了合同和發票信息: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到此,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出問題。網址是真的,地址也和鄧白氏報告裡的一樣,那問題在哪兒呢?


因為我在文章開頭已經提過,估計已經有朋友看出來,所有文件裡的公司名字和鄧白氏報告的差了4個點,對方從一開始就沒有用A.B. Holding B.V.這個名字和我聯繫,所以並無法從網址上做出判斷。如果買家未做詳細的背景調查,是很難發現的。


當然這個問題是我們付完定金,碰巧款項被對方銀行凍結了以後,“事後諸葛亮”發現的。


當時未確認對方是騙子前,對方稱因為接收了太多的中國款項,賬戶被銀行凍結,叫我們發起退款申請,並且付到他們另一個賬戶中以確保出貨。我們自然沒有照做。


再後來我方銀行收到這樣的國際電報(銀行說以前也從未收到過):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於是我們確認了這家公司存在欺詐嫌疑,所以銀行賬戶被凍結了,不幸中的萬幸。目前我們還在與荷蘭銀行進行退款事宜溝通中。


2、丹麥公司 BISCA A/S

這家公司的問題和上面那家荷蘭公司如出一轍,但其他細節做得更逼真。


對方和我聯繫時就用的BISCA A/S這個名字,這是鄧白氏的背調報告: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當時和對方溝通很順暢,對方的語言也很有禮貌。在要求他們提供公司註冊證書時,對方一開始沒同意,但是當我提出可以將公司名擋住,對方同意併發來。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圖片清晰沒有PS痕跡,背調結果又極好,是一家大公司,於是我們對他們印象極好,決定先下一個試訂單。對方開了票: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是的,這家問題也是我們“事後諸葛亮”發現的,付款賬號公司名字和抬頭、印章、甚至背調的公司並不一致,騙子公司名為“BISCA”,而真實公司名為“BISCA A/S”,這些是後話。


這家公司最高明也是讓我們堅信不疑的一點是,在我們付完款,告訴對方我們拿到證書後要下更大的訂單,要求對方儘快提供口罩資質證書,對方竟然發了一份真實的證書過來: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向TUV南德證實,這是一份真實的資質證: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到這裡我們鬆了一大口氣。然而,還沒完,後面再說。


四、關於郵箱


1、簽名中放上真實郵箱混淆視線

郵箱其實是很容易察覺問題的地方,但是當時我們被其他以上面的荷蘭騙子和丹麥騙子為例,對方用的都是gmail後綴,而郵件簽名中包含了兩個郵箱,其中一個為發件人的假郵箱,一個為真實公司的郵箱: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2、郵箱後綴與官網一致,仍為假

這是另一個荷蘭騙子的手法:告知我們自己缺貨,但是他們和荷蘭3M公司有合作,所以可以向3M公司推薦我們,於是過來兩天我就收到了這家所謂荷蘭3M公司的郵件,郵箱與官網一致,我們很興奮。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照例,我找鄧白氏做了背景調查,結果也相當好。所以即使鄧白氏的背景調查沒有問題,對方給你的郵箱後綴和官網一致,它還是有可能是假的,因為後來在查詢資質證書時我們發現它給的證書是假的,所以這家並不是我們查詢並且要找的那家公司。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五、提單號為假


1、肉眼可見為假

我們第一單的騙子供應商來自馬來西亞,我們付完定金,對方發了空運提單過來,如下: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這份提單最大的問題是明明是空運,卻是一家船公司署名,詢問對方,對方的說辭是這是一家物流公司,船運空運都有。但是上面的“AIR WAY BILL OF LANDING”這裡有PS痕跡,沒有抹乾淨。然後對方一直催著交尾款,自此騙局識破。


2、逼真的提單,假物流網站

還是說回上面那家丹麥公司,在對方提供了真實的資質證書後,我們心裡的石頭落地,後來對方發來了運單信息,按照對方郵件中的網站和單號查詢,可以查到物流信息,我們歡呼雀躍。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但是後來我們的清關代理公司提醒我們對方把運單上的金額寫錯,會影響清關,在和對方溝通中發現對方在單號上的公司名又與之前不一致: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詢問對方後,對方說這只是一個標籤而已,叫我不要在意。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由此引起了我的懷疑。


一家公司的名字怎麼會隨意改變呢?


當我再次仔細查看對方的物流信息郵件和網站後,突然一個細節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在阿里巴巴上聯繫了近20個口罩供應商,全是假的


因為寫公號的原因,我的瀏覽器安裝了小插件,當鼠標移動到圖片上時會出現“採集”的字樣。


可是,物流信息怎麼會是圖片呢?


在更新中的物流信息必定以文字HTML代碼的形式存在於網頁上,不可能是一張圖片,而這張圖片真的能夠被我下載下來並保存。


後來我們在EMS官方網站以及其他第三方單號查詢網站上都查不到這個單號,致電EMS客服也查不到,由此騙局識破。


本著好意卻沒想到找到的全是騙子,而且招數防不勝防。哪怕做了背調,哪怕查了證書為真,仍然免不了騙子,你以為你找到是“康師傅”,沒想到出現的全是“康帥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