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四川省一個縣,名字一讀就錯,總人口僅15萬

四川省,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位於中國大陸西南腹地。北宋真宗鹹平年間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後來簡稱“四川”,四川由此得名。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下轄18個省轄市,3個自治州,17個縣級市,108個縣,4個自治縣,54個市轄區。其中,就滎經縣來說,人口僅15萬,隸屬於四川省雅安市,位於四川盆地西部邊緣,處雅安市腹地,東北接雅安市雨城區,東南鄰洪雅縣,西南連漢源縣,西交瀘定縣,北靠天全縣。就滎經縣這一縣名,名字很多人都讀錯了。對此,你能讀對嗎?


四川省一個縣,名字一讀就錯,總人口僅15萬


首先,就滎經縣的“滎”字,存在兩個讀音,[yíng]:滎經(Yíngjīng),地名,在四川。 [xíng]:滎陽(Xíngyáng),地名,在河南。滎經縣隸屬四川雅安市,在地理位置上,滎經縣位於雅安市中部,北緯29°29′~29°56′,東經102°20′~102°56′。縣境:東北接雅安市雨城區,東南鄰洪雅縣,西南連漢源縣,西交瀘定縣,北靠天全縣,東西長61公里,南北寬53公里。就滎經縣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屬古蜀國的疆域。到了戰國中期,秦國消滅蜀國、巴國,並在該地區設立嚴道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四川省滎經縣一帶屬蜀郡嚴道縣。


四川省一個縣,名字一讀就錯,總人口僅15萬


西漢文帝前元五年(前175年),賜鄧通於嚴道銅山冶銅鑄錢。東漢時期,嚴道縣改隸於蜀郡屬國。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雅安市滎經縣一帶成為蜀漢的疆域。蜀漢章武元年(221年) 改蜀郡屬國為漢嘉郡,縣隸之。西晉懷帝永嘉五年(311年),縣治荒廢。南北朝時期,今滎經縣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楊廣這位皇帝在位時,再次設立嚴道縣,設治所於今雨城區,在今滎經縣城設滎經水口戍。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也即唐朝初期,設滎經縣,隸屬雅州。由此,就滎經縣來說,始於唐朝初期,距今已有1400年左右的歷史了。


四川省一個縣,名字一讀就錯,總人口僅15萬


唐代宗大曆十四年(779年),南詔與吐蕃破邛崍關,攻佔滎經等縣。宋孝宗淳熙中葉(1174年~1189年),於小坪山建雄邊寨。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滎經縣併入嚴道縣,今滎經縣一帶屬之。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朝派兵戍守黎、雅等處。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再次設立滎經縣,隸雅州。明英宗正統間(1436年~1449年),滎經縣的縣境得到擴大。明思宗崇禎二年(1629年),也即明朝末年,知縣張維斗首創編纂滎經縣誌。清朝取代明朝後,滎經縣先屬雅州,後雍正七年(1729年),升州為府,滎經縣屬四川省雅州府。


四川省一個縣,名字一讀就錯,總人口僅15萬


最後,到了1913年,滎經縣屬建昌道。到了1928年,滎經縣直屬於四川省。1981年,設立雅安地區,管轄雨城、名山、滎經、漢源、石棉、天全、蘆山、寶興8區、縣。2000年6月,撤銷雅安地區,設立地級雅安市,滎經縣隸屬於四川省雅安市。截至2018年底,滎經縣總面積達1781.04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15萬人。由此,在四川省的各個縣中,滎經縣雖然不是人口最少的縣,但是,其也是一個人口較少的縣了。對於名字一讀就錯的滎經縣,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