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寒假每日一練模擬高考作文預測題:時代浪花翻湧,節儉永立潮頭

寒假每日一練模擬高考作文預測題:時代浪花翻湧,節儉永立潮頭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節儉是一種德行,奢侈是一種惡行。“儉以養德”,通過節儉的生活來培養道德品質,是自古至今都被倡導的人生之道。古人認為儉有四利:養德、養壽、養神、養氣。可是現實生活中,有一些同學不認同節儉生活,不願意節儉。有的說:“過去中國窮,所以提倡節儉,現在國家富裕了,還節儉啥?”有的說:“我花自己家的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礙別人啥事了?”也有的說:“根據經濟學原理,消費促進經濟發展,提倡節儉豈不是打擊經濟?”此外,我們身邊確實有一些生活奢侈的現象。這引起了人們的深思。

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稱“國慶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新的時代,仍要節儉”,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並提出希望與建議。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文題解析】:

這是一則典型的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題,嚴格模擬2019全國卷“勞動光榮”的命題模式來設置情境與任務,旨在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維、批判思維和價值觀。而與2019高考題不同的是,本題還設置了具體的寫作背景“新的時代”。考生的論述必須在這一寫作情景的限制之下展開。節儉自古以來便是中華傳統美德,脫離了“新的時代”大談節儉的重要性是沒有意義的。另外,部分考生對“節儉”這一概念的定位不準確,節儉是我們應當繼承併發揚的傳統美德,而不是需要樹立的“新風”。對概念的正確定位可體現出考生的思維品質,而所提“希望與建議”可以體現出考生對社會生活的參與程度。

參考立意

切題立意:

1.世殊時異,節儉不移。

2.共築富強夢,節儉不可拋。

3.贊節儉之風,歌時代之魂。

4.以節儉奏曲,為時代發聲。

5.青春逢盛世,節儉彰美德。

6.儉以養德,奏時代絃歌。

偏題立意:

1.反對鋪張浪費,樹立節儉新風。(節儉是傳統美德,而不是“時代新風”)

2.勿以儉小而不為。(沒有體現出“新的時代”的寫作背景)

3.節約為本,反對鋪張。(將核心詞“節儉”偏離為“節約”)

寒假每日一練模擬高考作文預測題:時代浪花翻湧,節儉永立潮頭

【佳作賞析】:時代浪花翻湧,節儉永立潮頭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憑欄遠望,勤儉傳統伴隨中華民族走過五千年上下星河;放眼今朝,節儉美德依舊是炎黃子孫薪火相傳的精神座標。面對日新月異的當下生活,我依舊可以篤定地講:縱然時代浪花翻湧,節儉美德永立潮頭!

儉以養德,持之可以正己身、行大道。

“成由勤儉敗由奢”的古訓猶在耳,“耕讀傳家,克己恭儉”的傳統影響未消,有些人卻早已將“節儉”二字塵封遺忘。儉以養德、堅持勤儉不是迫使人們迴歸簞食壺漿、劃粥斷齏的清苦生活,而是讓你在富足生活中多一份留意,少一份妄為。倘若人人皆沉迷於聲色犬馬的意志消喪,留戀於紙醉金迷的膚淺生活,又何談立身天地、雄獅夢醒?又何談道德站立、民族崛起?節儉,是人立身之本。

儉以蓄力,持之可以饋鄉梓、強大國。

或許有人覺得當下生活富足,節儉已無必要。其言大謬!節儉不只為個人,也可以回饋家鄉和國家。馬旭老人清貧一生,節儉到每餐只吃一點麵條和青菜,卻將科研經費積攢多年,以千萬鉅額在家鄉捐助學校,灌溉一世的鄉愁。葉嘉瑩先生鮐背之年節儉過活,卻將退休金捐出資助學術研究,促進古典詩歌的傳播。節儉是為了將更多的資源運用到亟需之處。這樣的思想境界與奉獻情懷又豈是山珍海味可以比擬?

儉以傳承,持之可興炎黃、照四方。

勤儉之風是中華民族一直具有的精神特徵,它與經濟發展、國家富強並非冰炭同器難以相融。時代發展下的物質生活提高是表,但我們不能捨本逐末而忘記炎黃的根。提倡節儉,其實不只是為守好民族的傳承,更為開闢民族更加美好的未來。節儉,是華夏民族賴以傳承的核心品格。

同學們,新的時代的號角吹響,但節儉的美德卻永不能忘。做好身邊的小事,就是在踐行勤儉節約的風尚。或許因你的一分努力,我們可用的資源便多了一成,力量便強了一分。流沙成塔,涓滴匯海,就讓我們共同努力,將勤儉節約化作日常生活,讓其融入民族崛起的火苗,在浪花翻湧的時代中勇立潮頭、綻放光芒。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

點評

這篇文章勝在論述的力度。文章層層遞進,“儉以養德,持之可以正己身、行大道”談的是節儉可以修身;“儉以蓄力,持之可以饋鄉梓、強大國”談的是節儉可以強國;“儉以傳承,持之可興炎黃、照四方”談的是節儉可以傳承民族品格。既有對自身的關注,又有宏大的格局,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