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別傻了,這才是歷史上真正的多爾袞

別傻了,這才是歷史上真正的多爾袞

清太宗皇太極暴斃而亡後,按理來說,此時乃是多爾袞奪得皇位的大好時機。卻為何又放棄皇位,扶持年幼的福臨登上皇位呢?

別傻了,這才是歷史上真正的多爾袞

事實上多爾袞是為了平衡各方勢力決定立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為帝,即順治皇帝。至於為什麼立福臨為帝,顯然不是網傳多爾袞和大玉兒的絕世愛戀而放棄皇位的。不過,多爾袞雖然位高權重,但皇太極的長子豪格手中也有著兩旗的支持。最終,在6旗的反對下,多爾袞在無奈下,扶持年幼的福臨上位。畢竟,如果自己執意稱帝,那麼便會激化內部矛盾,宮中必有一場血雨腥風。反觀扶持9子福臨,不僅能穩固自己的地位,更是能逐漸蠶食福臨的權力,以待時變。


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如果這時發生政變,清廷實力大減,別說入主中原,估計整個滿洲都有滅亡的危險。所以在不得已下放棄了暫時的皇位罷了。而且當時的福臨年僅6歲,更加好控制。所以,他以順治年齡尚小,無法親政,由自己和濟爾哈朗共同輔政。

別傻了,這才是歷史上真正的多爾袞

在滿族早期的一些習俗族規裡,盛行一種"兄死則妻其嫂"的習俗。大家可以理解為,兄長死後,其弟弟可以繼承他的財產以及娶他的妻子。有這樣的習俗,自然就更加篤定了"太后下嫁"的說法。另外,很多人也認為因為有了孝莊皇后下嫁多爾袞的事情,才讓後者沒有將年幼的順治帝取而代之。

別傻了,這才是歷史上真正的多爾袞

另外,前明遺臣張煌更是火上澆油,寫了"上壽觴為合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宮咋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這麼一首詩。

而且至於說是孝莊為了自己兒子的帝位迫不得已下嫁多爾袞,只能說問題不大。後來漢化的順治皇帝認為這違背綱理道德。所以痛罵多爾袞禽獸不如。而且當時的孝莊並不得皇太極的寵愛。

別傻了,這才是歷史上真正的多爾袞

所以皇太極死後,她害怕陪皇太極殉葬(多爾袞的母親就被迫為努爾哈赤殉葬)所以立福臨為帝無疑是救了孝莊一命。其次,順治母子孤苦無依,下嫁多爾袞未必是壞事;而不是傳說中的多爾袞和大玉兒的絕世虐戀和風花雪月。

別傻了,這才是歷史上真正的多爾袞


而且,在後來的日子裡,多爾袞一步步將濟爾哈朗排除政權之外,間接害死代善。成了清廷的攝政王。後來又強迫順治不斷加封自己為"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一步步走向那個位置。到時讓順治禪讓即可。可是,誰又能想到,多爾袞還沒熬到那個時候就騎馬摔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