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孫儷:親媽選擇將我投井,我卻要給她100萬

《安家》熱播,嬉笑怒罵中,我們深刻體會到了,生活在底層賣房人的酸甜苦辣。


他們大都是一群掙扎在貧困線上的人群,只有通過自己"不要臉"的賣房,才可能擺脫困境。


這裡的每個人,既眷戀生養自己的原生家庭,又想努力掙扎出原生家庭的魔咒。


像房似錦:典型的"拼命三郎",為了開單"不擇手段" 。


但,如此鐵娘子,卻也輸給一個人:她親媽。她輸給了親媽的選擇性母愛。

孫儷:親媽選擇將我投井,我卻要給她100萬

01 選擇性母愛?


"給我打一百萬,要不然我弄死你"發這個信息的不是地痞流氓,是房似錦的親媽。


當房似錦看到這條微信時,她臉上一閃而逝的落寞,和一絲慌亂浮現出來,她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戰士",沒想到一條微信,讓她徹底的沒有了那份鎮定。


她馬上向翟總借錢,那一刻,她看起來很是無助。


也許是因為骨子裡的害怕。也許是她對那個家庭的妥協,對那個她認為"不配"做她媽媽的人的妥協。


當母親在她的門店外面大叫她的時候,她慌張地跑了出去。


母女倆沒有久別重逢的喜悅,親媽見面就羞辱房似錦"借錢不還"。最後,她用借來的二十萬打發走了親媽。可是卻寫下百萬欠條。理由是弟弟要買房。


其實,在房似錦給她親媽轉賬的時候,她就已經輸得徹底,輸得沒有了自己的底色


孫儷:親媽選擇將我投井,我卻要給她100萬

她家中三個姐姐一個弟弟,她是夾心餅乾,最受氣的那個。親媽對她沒有多少愛,只有嫌棄和絲絲恨意。這種恨大概是源於她的性別吧。


也許是貧窮讓這位母親失去了原有的溫情,也許是兒女太多,不再珍惜。她選擇將愛分給她的兄弟姐妹,唯獨不給她。


這種有選擇的母愛,在現實生活中也常常大行其道,我們每個人都或許遇到。


比如,在二寶的家庭,媽媽常常會對大孩說:"弟弟小,你要讓著他。"這就是一種選擇母愛,這一刻媽媽選擇小的。


再有,就是當哥哥和妹妹同時想要一個玩具時,媽媽會選擇給哥哥,再給妹妹一個其他玩具,這一刻,媽媽選擇的是兒子。


這種有選擇的愛,就是一種偏愛,母愛並非都無私,"母愛"也有自私的一面,只是我們每個人都不肯面對和承認,哪怕我們是那個被"虧待"的孩子。就像房似錦一樣。


02 只想得到一句“對不起”很難麼?

其實,這種選擇性母愛,從房似錦一出生就開始了,她親媽因為養不起,選擇將剛出生的她投井,讓她死。


所以,房似錦對徐姑姑無奈地說:"重新認識一下,我是房家那個差點兒被扔到井裡,排行第四的房四井。"


短短數語,我們就能看出她的辛酸和無奈。


生而不養,試圖遺棄,後來勉強養大,卻因為四姐妹要"公平",逼著考了全區第一的房似錦退學。


這一次父母選擇毀了她的大好前程。每一次的選擇都是插在房似錦心頭的一把刀。


孫儷:親媽選擇將我投井,我卻要給她100萬

幸好,爺爺是個明白人,救了她的命,還拯救了她的未來。

但,插在心上的刀子,留下的口子,卻結了一道無法恢復的傷疤。


房似錦越來越像一個男人,可以帶著客戶晚上看房,可以一頓吃四個包子,可以跑馬拉松成為冠軍,這一切都源於要離開那個家的信念,要擺脫噩夢的執念。


別林斯基說:"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可以讓自強者勝。


自強者可以征服山,征服海,因為他們走過荊棘,因為他們趟過大河,所以這些都不事兒。


可是,房似錦雖然是強者,但是無論在外面如何風光無限,也抵消不了心底的那份愛的缺失。她渴望母愛,渴望母親不要選擇放棄她。


她可以視金錢如糞土,將自己辛苦錢,毫無保留的給親媽,但她想要的也許就是一句"對不住了,孩子,虧待你了。"

孫儷:親媽選擇將我投井,我卻要給她100萬

因為往往"吃虧"的孩子,長大後,只想要父母的一句道歉,便可釋然。但這卻是那麼難。


相反,父母需要的是她的報恩。甚至是無止境的報恩。給他們錢,給她弟弟買房,都是她應該做的。這是父母的想法。


這一對矛盾體:我需要父母的一句道歉,父母卻需要我的報恩,《安家》中正在上演,現實生活中也在時時上演著。


也許,每一位多寶的媽媽,都應該警惕自己的選擇性母愛,是否出來橫行了?


作者簡介:碧霄,既是讀書種子,亦是散淡閒人,常常筆訴衷腸,時時字藏乾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