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千金為出嫁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一男子這樣對,字字絕妙

對聯,是中華文化之一,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它多為兩句話,也就是上聯和下聯(有的還有橫幅)所組成,雖然看起來簡單,就是短短几個字、三兩句話,但其中的文字組成結構頗為複雜,如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等等,是中國漢語言文學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

編寫《聲調譜》的趙執信就說:“兩句為聯,四句為絕(句),始於六朝,元(原)非近體。”,也就是說兩句話就可以被稱作為一(對)聯,四句話也就是兩組對聯就被稱作絕(句),這種稱呼在六朝的時候就形成了,不是在近些年。

千金為出嫁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一男子這樣對,字字絕妙

可見,很早之前就已經形成了對聯,而且是詩詞歌賦組成的重要一環,與詩詞歌賦在我國曆史文學中佔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古代的文人墨客們閒下來時就喜歡對對聯,不僅可以打發無聊的時光,而且充滿了樂趣並可以充分體現出自己的才華,畢竟古代的娛樂手段沒有我們現在的多。

鄭板橋在任當地縣令時,一天知府孫嘉新派人前往鄭板橋處求字,鄭板橋當然知道孫嘉新不是什麼好官,經常搜刮民脂民膏,說實在的心裡面真是不想給他寫。但是,礙於種種原因因素,不寫又說不過去,於是鄭板橋寫了這樣的一對對聯,短短几個字,卻飽含深意:

上聯:交忠朝廷;下聯:因受百姓;橫批:前程金修。

千金為出嫁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一男子這樣對,字字絕妙

這對對聯很明確地指出了知府孫嘉新在下搜刮民脂民膏,在上討好朝廷,其前程都是用金錢換取來的。這樣,知府孫嘉新拿到這對對聯一看,也不能當面對鄭板橋發脾氣,畢竟字是自己讓鄭板橋給題的,又知道了別人都看不慣自己的這一套,屬於自討沒趣,之後自然會有所收斂。

據傳聞,宋代在京城開封,一位大財主的女兒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卻還是孤身一人,整日就與詩書為伴,父母很是操心其終身大事。

千金為出嫁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一男子這樣對,字字絕妙

因出生在富裕之間,而且其父母就僅僅只有這麼一個女兒千金,俗話說得好:“女兒是父母的千金,是貼身小棉襖。”,更是寵上加寵,有種“含在嘴裡怕化了,擱在手心怕掉了”的感覺。

這位千金對吟詩作對頗有天賦,在她很小的時候,便展現出了她過人的才華和文人的氣息。長大後,則更是飽讀詩書,出落得亭亭玉立、大大方方,併成為了當地著名的才女,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大財主年輕時做買賣也算是走南闖北的人物,大世面見得不少,看過得人也多,現在就一心琢磨著將自己的女人嫁給什麼樣的人。為了女兒的終身大事,這位父親天天夜不能寐、輾轉反側,就自己這家庭條件,一般的也看不上。

千金為出嫁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一男子這樣對,字字絕妙

女兒也知道父母在擔心自己的終身大事,更不想讓自己的父母為其為難、焦慮。於是,自己開始為自己的出嫁上心。那時候,大多大戶人家都選擇“比武招親”,就是電視上常見的哪位男子武功在眾多參賽者裡奪魁,那位就有娶這位大戶人家千金的機會。

但這位千金覺得“比武招親”未免太過庸俗,自己也不怎麼喜歡“武”,相比之下更是喜歡“文”。與自己父母商量了半天,最終決定就來一次“比文招親”。由自己出對聯,看哪位公子對出的對聯令自己滿意,便有機會做自己的郎君,父母也比較贊成。

千金為出嫁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一男子這樣對,字字絕妙

之後,父母各個方面都為其做了充足的準備,這位千金就出了這樣的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然後廣泛傳播,徵求好的自己滿意的下聯。

不管是才華和樣貌上,父母都層層把關,最看好的有三位,這三位最低學識頭銜的也是舉人,不說對出的下聯怎麼樣,就光是在樣貌上,個個都是清新俊逸、玉樹臨風。最後父母經過反覆的挑選考量,終將他們滿意的一位男子帶到了女兒的面前。

女兒就光是看了看這位男子的樣貌,便由內而外、情不自禁地透發著愛慕之情,瞬間臉頰也變得通紅起來,身上的血液無不在鼓舞著她勇往直前,邁出這人生中的最關鍵一步。

千金為出嫁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一男子這樣對,字字絕妙

女孩羞答答地低下了頭,看了看他在紙上寫的,他給出的下聯是:“山間清風迎面來”,可謂是字字絕妙,不僅對得嚴絲合縫,而且表達的意思和女子出的上聯也是緊密地關聯,細細品讀,還能品出雙方深深的愛意,可謂是心有靈犀一點通。

再來看看這一對對聯:“洞中泉水流不盡,山間清風迎面來。”,是不是有種深處大自然裡的心曠神怡之感,一幅山水畫展現於眼前,女子的愛意也如那洞中的泉水流不盡,正好這位男子如山間的清風迎面而來。

就這樣,大財主的千金和這位男子最終喜結連理,“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是他們的生活寫照,有相同的興趣愛好和對等的才華,無不讓世人羨慕。

如果當初你在,你會對出怎麼樣的下聯呢?有把握娶到她嗎?

搖搖晃晃,晃晃搖搖。品味雲端,墜入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